江西撫州為什麼被稱為“才子之鄉”?

桃花間一壺酒


因為從古到今,江西撫州真的出了許多名人。下面進入裝逼模式

唐宋八大家的兩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臨川人(今江西東鄉上池村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家。北宋帝國首相、新黨領袖。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

曾鞏(1019年—1083年),字子固,漢族,建昌軍南豐(今江西省南豐縣)人,後居臨川,北宋散文家、史學家、政治家。曾鞏出身儒學世家,祖父曾致堯、父親曾易佔皆為北宋名臣。曾鞏天資聰慧,記憶力超群,幼時讀詩書,脫口能吟誦,年十二即能為文。熙寧二年(1069),任《宋英宗實錄》檢討,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元豐五年(1082年),卒於江寧府(今江蘇南京),追諡為“文定”。曾鞏為政廉潔奉公,勤於政事,關心民生疾苦,與曾肇、曾布、曾紆、曾紘、曾協、曾敦並稱“南豐七曾”。曾鞏文學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沖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稱“南豐先生”。

再就是


湯顯祖(1550年9月24日 - 1616年7月29日),中國明代末期戲曲劇作家、文學家。字義仍,號海若、清遠道人,晚年號若士、繭翁,江西臨川人。在中國和世界文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陸九淵(公元1139--1193年) 字子靜,自號象山,人稱象山先生,荊門老百姓稱之為陸夫子。南宋高宗紹興九年二月(公元1139年4月)生於江南西路撫州金溪縣(今江西省撫州地區金溪縣)延福鄉青田裡。光宗紹熙三年十二月(公元1193年1月)卒於荊湖北路荊門軍(今湖北省荊門市)知軍事任內。南宋著名理學家,教育家,與朱熹齊名,人稱“朱、陸”。創立心學,后王陽明發展,陸王心學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撫州臨川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

生於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歲以神童入試,賜進士出身,命為秘書省正字,官至右諫議大夫、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禮部刑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知永興軍、兵部尚書,1055年病逝於京中,封臨淄公,諡號元獻,世稱晏元獻。晏殊以詞著於文壇,尤擅小令,風格含蓄婉麗,與其子晏幾道,被稱為"大晏"和"小晏",又與歐陽修並稱"晏歐";亦工詩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詞》、《晏元獻遺文》、《類要》殘本。

晏幾道(1038年-1110年),北宋著名詞人。字叔原,號小山,漢族,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

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與其父晏殊合稱"二晏"。詞風似父而造詣過之。工於言情,其小令語言清麗,感情深摯,尤負盛名。表達情感直率。多寫愛情生活,是婉約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詞》留世。

吳伯宗(1334—1384),名祐,以字行,金溪人。洪武四年,廷試第一。時開科之始,帝親制策問。得伯宗甚喜,賜冠帶袍笏,授禮部員外郎,與修《大明日曆》。明朝第一個狀元

還有些對現在不那麼出名的

陳彭年(961~1017),字永年,江西省南城縣人。北宋大臣、文學家、音韻學家。

曾肇(1047-1107),字子開,號曲阜先生。宋建昌南豐(今屬江西省)人。曾易佔之子。曾鞏異母弟。世稱“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紘、曾協、曾敦)。北宋政治家、詩人。歷任吏、戶、刑、禮四部侍郎。 自幼聰慧好學,師承其兄曾鞏。重儒學,博覽經傳,為文溫潤有章法。

吳與弼(1391~1469年)初名夢祥、長弼,字子傅(一作子傳),號康齋,明崇仁縣蓮塘小陂(今江西省撫州市崇仁縣東來鄉)人。崇仁學派創立者,明代學者、詩人,著名理學家、教育家。在清代黃宗羲的《明儒學案》一書中,《崇仁學案》位列第一,吳與弼為《崇仁學案》的第一人,顯示了吳與弼在明代學術思想界的重要地位。

元德昭(890-967)本姓危,字明遠,南城東興鄉蘇源村(今屬江西省黎川縣荷源鄉)人,寄籍錢塘(今杭州市)。五代吳越丞相。撫州刺史危全諷之侄。

吳道南(1550—1623),字會甫,號曙谷,崇仁二都石莊(今石莊鄉石莊村)人。歷任浙江主考官、東宮直講學士、禮部侍郎等職。為明代後期的名宦。

李覯(1009—1059),字泰伯,號盱江先生,北宋著名的學者和思想家。

陳希曾(1766~1816),字集正,亦字雪香,號鍾溪。新城(今江西黎川)人。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癸丑科潘世恩榜進士第三人。陳希曾是陳元次子,與他的兄弟一起跟從魯仕驥求學。他善於作文章,熟習掌故,辦事幹練。陳希曾參加鄉試中舉人,癸丑科經會試得貢士,殿試欽點一甲第三名進士及第,授翰林院編修。

曾致堯(947-1012),字正臣,江西南豐人,北宋散文家、詩人。官至尚書戶部郎中。是曾鞏、曾布之祖父。

吳澄,中國元代哲學家。字幼清﹐學者稱草廬先生﹐撫州崇仁(今江西崇仁縣)人。

趙長卿,號仙源居士。江西南豐人。宋代著名詞人。

李劉(1175-1245),字公甫,號梅亭,崇仁白沙(今江西省崇仁縣張坊鄉沙洲村附近)人。南宋後期駢文作家。

譚綸(1520——1577),明朝江西宜黃人,字子理。自幼飽覽詩書性格沉穩有雄才大略。嘉靖二十二年1543中舉次年登進士第。二十七年授南京禮部主事。不久補兵部郎中。時有倭寇逼近南京城下官員驚慌失措將士“怯懦不前”。譚綸請命募壯士五百擊退倭賊以能用兵聞於朝廷。

真的還有挺多的,能力有限,希望你來補充。


金溪小城金網網絡


唐宋八大家,曾鞏、王安石”,“江南四才子,陳、羅和章、艾”。“江西詩派”前期25人,臨川有謝逸、謝過、汪革和被陸游稱為“詩僧第一”的堯節。全國兩宋詞人867人,江西為153人,而撫州就佔44人。特別是北宋著名詞人晏殊、偉大改革家王安石、文章大家曾鞏、南宋心學大師陸九淵、明代劇壇偉人湯顯祖等,不僅對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而且贏得了世界性的崇高聲譽。


瓷都公安


《過撫州觀夢園牡丹亭》

瓊樓碧水畫春屏,映日夢園楊柳青。

聞道臨川盛才子,至今還唱牡丹亭。

—— 戊戌春 閒人

(作於2018年4年19日撫州夢園)





天下第一閒人4



工程師008


用一副對聯來權釋一下江西撫州被稱為才子之鄉,上聯是,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出才子,下聯,東南一隅臨川之筆寫華章。橫批孝悌賢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