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在战火纷飞中的军歌 不该忘记的一位作曲家

诞生在战火纷飞中的军歌  不该忘记的一位作曲家

哈尔滨 美丽的松花江畔

在美丽的哈尔滨松花江畔有一座人民音乐家郑律成纪念馆,每当人们走近它时就可以听见雄壮的军乐声,人们仿佛看到了一片万马奔腾、中国人民高唱战歌从胜利走向胜利壮观画面。

诞生在战火纷飞中的军歌  不该忘记的一位作曲家

人民音乐家郑律成纪念馆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一首旋律雄壮、铿锵有力的《八路军军歌》,后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以神奇无比的力量召唤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去建立光辉的功勋、鼓舞着解放军指战员们奋不顾身去英勇杀敌。这首歌在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中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功绩。那么这么一首震撼人心的歌曲作者是谁呢?

诞生在战火纷飞中的军歌  不该忘记的一位作曲家

郑律成年轻时照片

他就是继聂耳、冼星海之后又一位杰出的作曲家、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事业的开拓者,被誉为"军歌之父"的郑律成。

郑律成1914内出生于韩国全罗南道光州。1933年年仅19岁的他来到中国,参加朝鲜人抗日革命组织"义烈团"。1937年"七七事变"后,郑律成结识了冼星海,共同合作创作电影歌曲。同年10月郑律成怀着满腔热情奔赴延安,随后创作了《延安颂》、《延水谣》等大量的脍炙人口的革命歌曲。

诞生在战火纷飞中的军歌  不该忘记的一位作曲家

革命圣地延安

1939年由公木作词、郑律成谱曲创作了《八路军进行曲》、后来经过中央军委批准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同年郑律成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42年郑律成在延安与丁雪松结婚,丁雪松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我国第一位驻外女大使。

诞生在战火纷飞中的军歌  不该忘记的一位作曲家

共和国的功臣

1945年日本投降后,郑律成携夫人回到朝鲜,历任朝鲜劳动党黄海道委宣传部部长、朝鲜人民军俱乐部部长、朝鲜人民军协奏团团长等职,为朝鲜军民谱写了《八一五颂歌》、《朝鲜人民军进行曲》等十余部作品。

诞生在战火纷飞中的军歌  不该忘记的一位作曲家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志愿军横渡鸭绿江

1949年初郑律成与夫人调到中国,党的关系也由朝鲜劳动党转回中国共产党。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加入中国国籍,后被分配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工作。同年12月,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创作组的成员,郑律成去了朝鲜。他与欧阳山尊合作谱写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曲》和《志愿军十赞》。

诞生在战火纷飞中的军歌  不该忘记的一位作曲家

朝鲜民族歌舞

1956年郑律成调到中央乐团(后改为中国交响乐团)创作室作曲。1976年12月7日郑律成在北京与世长辞,安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2009年郑律成被中央宣传部、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诞生在战火纷飞中的军歌  不该忘记的一位作曲家

不忘革命先辈

为了纪念这位天才的作曲家,2009年5月在哈尔滨美丽的松花江畔建立了“人民音乐家郑律成纪念馆”,总面积达1350平方米,可供百人同时参观。今年五月正值该馆建立十周年,谨以此文深表纪念。 2019-5-3 21:26:5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