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散文)

文 | 一片葉子

悟(散文)

小時候看大戲,就是那種鄉村裡有紅白喜事的時候,主家請來戲班子唱上幾天的大戲,搭個高高的戲臺,生旦淨末醜各角色都粉墨登場。當年五六歲的自己還聽不懂戲文,只是跟著大人看人多看熱鬧。

在我們中國七八十年代的時候,像這樣走村串戶的戲班子為數也不少,他們被稱為"戲子",在人們的觀念裡"戲子"、"剃頭匠"都屬於下等的職業,他們飄泊無所,衣食無定,往往也只是勉強餬口,遠不如現今唱戲的被稱為藝術家,從當年的演員化妝衣飾上就可以看出來,他們總是經濟窘迫,捉襟見肘吧!因為總見這些演員的臉上抹的"白粉麵"掉渣子像鬼臉一樣難看,衣服也似乎是穿著半個世紀的舊裝,戲班子老闆根本捨不得換臺幕,破爛不堪勉強維持著。

悟(散文)

我不怎麼喜歡看戲,除非確實沒有玩伴了,才陪長輩們來看場戲為了打發無聊的時間。在看戲的中間最精彩的是苦情戲,我見不少爺爺奶奶為之嘆息,還有偷偷抹眼淚的;另有戲中殺了奸人大快人心的,臺下吆喝一片的,那是年輕力壯的漢子們為之叫好的聲音。當年的鄉下人們唯一的休閒生活恐怕就是這了,簡單容易打發的鄉村人,其中我最記得清楚的是,戲中有一些老生唱的哭戲,先是怒髮衝冠吹鬍子瞪眼,重頭的戲,往往是白髮白色長鬍須老翁,被氣得渾身發抖,一手拖起長白的鬍子從口中吐氣將嘴前的兩條鬍鬚吹出老遠,另一手又在身前不停的發抖,就那樣抖著、唱著、並拉著長腔,好久好久,這似乎也是一種功夫。那時自己總覺得,就生氣嘛為何抖得那麼厲害,動作未免太誇張了吧,因為不理解,越發不喜歡看戲。

而今步入中年,各樣家務瑣事纏身、工作壓力加增,自己也難免生氣發火,起先還不覺得,這兩年身體欠佳才發現暴怒之後手也會發抖。這不,中午為了一事氣極,想不到拿東西的右手立馬抖得穩不下來了。看來,生氣時唱戲老生不停的抖手並非誇張而是真實的反應,藝術確實來源於生活。古人說,不到花甲之年,不知花甲之事。如今己到不惑之年的自己,經歷了一些事,不禁了悟嘆息,真可謂:

"兒時不懂稀巧事,此般經過方醒悟"。

悟(散文)

ㅡ END ㅡ
作者簡介:一片葉子。事如春夢了無痕,逝去的時光,若不以筆墨記下來,便了無蹤影,未免辜負蒼天厚愛。

關注頭條號“等你FM”,更多精彩每天等你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