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不愛,姐姐不疼,張愛玲弟弟才是最悲劇的那個人

出名要趁早。

張愛玲做到了,她憑藉著自己的才華一炮而紅,成為近現代最出名、最受追捧的女作家。

在出名的背後,是張愛玲來自於原生家庭的傷痛,以及一生情感的不順,諸多天不遂人願之事,讓這位女作家一生都在追求愛,卻始終愛而不得。

媽媽不愛,姐姐不疼,張愛玲弟弟才是最悲劇的那個人

逃不開的原生家庭

張愛玲原名張瑛,生於上海的大戶人家。她的父親張志沂是標準的民國遺少,她的母親是新式女性,留過洋的貴族之後黃素瓊。

父母輩的情感不和,父親的封建遺少作風為張愛玲童年帶來了無法彌補的傷害。

母親的離去,父親的再婚都讓年幼的張愛玲處於驚慌之下,而她的弟弟張子靜也和姐姐一樣,在支離破碎的家庭環境中艱難成長。

媽媽不愛,姐姐不疼,張愛玲弟弟才是最悲劇的那個人

要說張愛玲的成長是艱難的,缺愛的,但是稍微年長一點,張愛玲有了姑姑的照顧,去投奔母親,也供她上學。

而母親離去,姐姐也離去之後,張子靜試圖出走,離開這個舊時代的家庭。

當他抱著一雙球鞋去姑姑處見母親,母親一句負擔不起便將他打發了。

姑姑也一樣,連頓飯都不留他吃。

都說姐弟情深,張子靜和姐姐張愛玲之間又沒有血濃於水的親情。他去找姐姐,十有八九是見不著面的。

媽媽不愛,姐姐不疼,張愛玲弟弟才是最悲劇的那個人

張愛玲童年時期在家中飽受苦楚,親情的缺失導致她性格上極為冷漠。面對弟弟張子靜的窘迫,作為姐姐的張愛玲沒有伸出援助之手,甚至拒不相見。

姐姐和母親,甚至是姑姑都是冷漠之人,面對親人,不能說好物感情,但是他們不會去關注張子靜需要什麼,她們能給與的只是一些無關緊要或者說是雞毛蒜皮的事情上的關注。

他們不像普通的“庸俗”之人,能夠給予家人更多的情感關注。

一生無愛,與繼母相依為命

父親為了抽鴉片,敗光了家產,因為沒錢,張子靜的婚事也被耽誤了。

此外,張子靜在極度缺愛的家庭之中成長,自幼缺乏教導,他的人生之路走的也很不順暢。

畢業之後的他,也曾染上賭博,這或許是遺傳自父親。

他曾在銀行工作,後來轉為老師。當老師的時候,他生活在上海的郊區。

媽媽不愛,姐姐不疼,張愛玲弟弟才是最悲劇的那個人

父親去世之後,張子靜就也繼母相依為命,雖然繼母對他談不上感情深厚,但是對他也算過得去。還將家中出租房屋的租金分了三成給他花。

繼母為了養老,打算將房子賣掉跟弟弟一起買房子,屋主寫弟弟。張子靜對此激烈反對,這樣的話他就很難再回到上海市區了。

面對張子靜的反對,繼母理解他,於是作罷。而後,張子靜的戶口落在了繼母的戶口簿上。

繼母去世之後,將14個平方的小屋子留給了張子靜,雖然房子不大,也算是一份遺產。

孤獨生活的張子靜試圖去尋找姐姐張愛玲,姐姐卻對他說“沒有能力幫你的忙”。

媽媽不愛,姐姐不疼,張愛玲弟弟才是最悲劇的那個人

張愛玲去世之時,作為大紅的作家,版稅沒有留給唯一的親人,而是贈給了自己的朋友。

張子靜孤獨的生活著。

他的這一生,沒有得到了任何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