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婚姻現狀:外人眼裡的模範夫妻,家裡的“室友”,讓人畏懼

現在“刷小視頻”已經成為了一個新的潮流,大家在各種場合只要有時間都會拿出手機來刷一刷。吃飯時、睡覺前、工作前等等,很多人也會被視頻裡的情節深深感染。

有這樣一個情節的小視頻現在在網絡上很火“夫妻兩個白天是夫妻,到了晚上就成了室友”,雖然這只是一個搞笑情節,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當代年輕人的婚姻狀況。

關係不親密的夫妻,就像室友,讓人畏懼

很多人說“從蓋一床被子到兩床被子,從一個房間到兩個房間這樣的夫妻關係算是室友嗎?”

有很多夫妻在外人的眼裡簡直就是模範,平時恩愛有加看不到紅臉的時候,但實際上可能已經分居很長時間,更談不上親密關係了。

中國式婚姻現狀:外人眼裡的模範夫妻,家裡的“室友”,讓人畏懼

美美在大學的時候和老公談戀愛,一直走到了婚姻的殿堂,兩個人的感情特別好,恨不得時時刻刻黏在一起。結婚之前老公從來不讓美美做家務,家裡的大事小情都是老公做好,美美從來不用操心。

但這樣婆婆有些心裡不舒服,可老公每次都是站在美美這一邊並對他媽說:“娶媳婦是用來疼的,我可捨不得讓我媳婦幹活。”

但是結婚之後有了孩子,聽美美說她的生活就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了。

每天晚上美美把飯做好等老公回家,給老公打電話回家吃飯的時候,老公就說要加班,而且總是很不耐煩。

老公對美美越來越冷淡,甚至幾個月都不會碰她一次,偶爾的一次也都是美美主動,而老公則是草草了事。美美因為要帶孩子,也沒有太多精力維護夫妻之間的感情,就這樣兩個人生活的就和“室友”一樣,維持他們夫妻關係的恐怕只有孩子了。

有一本書叫《只想和你好好生活》

在這本書裡,有一則專門針對著名婚姻家庭治療師約翰*貝曼博士的採訪,其中他對中國的婚姻關係表達了自己的看法,讓人印象十分深刻那就是“夫妻關係不親密”。

主要有以下表現:

家庭的重心都在孩子和工作身上,而夫妻彼此之間相互關心比較少,有的時候有了矛盾甚至都懶得吵架。

彼此之間互不干涉,你幹你的我幹我的。

長時間沒有親密接觸,擦不出愛的火花。

中國式婚姻現狀:外人眼裡的模範夫妻,家裡的“室友”,讓人畏懼

一些心裡的秘密是,即使是最親近的人也不想讓知道,讓彼此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約翰·貝曼博士說:

大部分的夫妻在孩子出生後,角色發生了變化。“丈夫”變成了“爸爸”,“妻子”變更成了“媽媽”,夫妻的互動越來越少。丈夫忙著工作,沒時間陪伴家人;妻子忙著照顧孩子和做家務,沒精力和丈夫交流。

雖然兩條線都向同一個地方延伸,但是彼此之間卻沒什麼連接和互動。

在知乎上有一個很經典的回答

婚姻中最絕望的瞬間是什麼時候?答:無話可說時。

生活在同一屋簷下而沒有親密關係,這樣的關係不是夫妻而是室友。

造成夫妻之間不親密的原因什麼?

從2010年以來,我國的離婚率呈逐年上升趨勢,2010年為2.0%,然而到了2017年已經達到了3.2%。

在《只想和你好好生活》一書中約翰博士說:“不夠親密的原因之一是夫妻不懂得如何處理彼此間的差異”。

很多人在面對自己的另一半時總是以自我為中心,自己的感受、想法比另一半的重要,那麼這樣對方自然就會感覺自己被冷落和不重視,於是夫妻關係就出現了裂痕。

  • 雙方父母的過多參與

一樁婚姻造就了兩個家庭的結合,如果雙方父母能夠早早的退出年輕人的生活,那麼夫妻倆在處理事情上就會更舒服一些。

  • 一開始的結合就不是建立在親密的基礎上

當年齡大的時候,耳邊就會充斥著各種聲音,“該找對象了、趕緊結婚吧、媽想抱孫子、姑娘再大點就沒人要了”等等催婚的聲音。這個時候為了應付家裡的老人,很多人會選擇妥協,找一個不適合自己的人草草成婚,這樣一來也勢必為以後埋下了不和諧的種子。

中國式婚姻現狀:外人眼裡的模範夫妻,家裡的“室友”,讓人畏懼

​提升夫妻之間的親密度也有很多方法

一提到親密大家就會想到身體上的接觸,其實其他層面的親密也是不容忽視的,甚至比身體上的更重要。

比如情緒、審美、娛樂和社交、智力等方面,這些方面如果夫妻之間能產生共鳴,那麼在身體上的親密則會更加和諧。

好的婚姻是夫妻兩個人都會對對方有興趣、接納對方,也好奇,在感到無力脆弱時,渴望與愛人一起面對,可以一起應對風雨,這樣也是在把愛傳給你的孩子。

但又有多少人可以一直做到這樣?婚姻需要用盡一生去經營,同時也會滋潤你的一生,希望我們都可以擁有幸福的人生,擁有知心的另一半,這樣對孩子的成長也是有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