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批評,是因為愛得深沉

疫情的爆發,使得很多問題紛紛浮出水面,我們開始發現,原來惡那麼真實,卻隱藏得那麼深。這讓人開始重視批評。真正的批評不是發洩憤怒的情緒,而是指出問題的根源;不是橫眉冷對居高臨下,而是溫柔有力地喚醒人的靈魂。


1 負面情緒與批評

被疫情困擾的一個月,焦慮在不斷地蔓延,負面情緒也開始爆發:厭惡不知情的攜帶者把病毒傳染給了別人;不滿社區管理和交通限制帶來的不便;埋怨總是想摘口罩的家人……憤懣表現出來就成了對相關人的痛斥和自己的強烈要求。

負面情緒的焦點是個人的缺失與渴望。人本來就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一旦總是盯著自己 ,就更會以為我的需求是當前最重要的事情,我的願望必須在第一時間得到滿足。此時的發聲不是批評,而是對外界沒有滿足自己的憤怒。再大再多的聲音也都是為了個人的想法。自我為中心使得人把自己當成了整個世界,全然不顧秩序與規則,也看不到社會最大的需要。

這並不是說負面情緒是“錯誤的”,相反,個人的經歷與感受極其寶貴,因為只有進入過深淵的人,才知道黑暗的所在。只是,人首先要擺正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不該出現在“首先滿足”的寶座上。但是,更大的缺失得到滿足時,個人也會得到滿足。這樣的看見激勵人從個人經歷出發,去看群體乃至社會的需要。這就是批評的基礎。


真正的批評,是因為愛得深沉

2 指責與批評

批評指出問題,是想讓對方受益;指責指出問題,卻是為了樹立自己。

一種樹立自己的方式是藉著對學識的標榜。托爾斯泰在《復活》中寫過一位副檢察官,他在指控罪犯時不顧現實,只想展示自己的學識與口才,並倚靠著這種能力讓被指控者受到最嚴厲的刑罰。他用變換的聲調高談各種犯罪理論,即使被法官認為是廢話連篇,卻仍然沉浸在自己的演說中。這一人物形象生動地展示出很多指責者的心理:不顧事實與全局,藉著個人專業來一波“強行分析”,吸引讚譽甚至是崇拜。很顯然,這並不是批評,而是藉著對知識的推崇來粉飾對自己的推崇。

還有一種樹立自己的方式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很多時候,我們控訴著別人的罪惡,言語之間充滿了嫌棄與憎惡,卻完全不知道,自己也是同樣的敗壞。你說不戴口罩的人自私,可家裡還有一個口罩的時候,你戴上就出門了,完全沒有考慮過愛人和孩子;你說亂吃野味的人貪食,可每次去吃自助餐,你桌上都會剩下很多食物,出門還需要去買消食片。不知道人性共同的黑暗,不知道自己的苦毒,就會居高臨下地訓斥和教導別人。


真正的批評,是因為愛得深沉

3 批評的前提:正確的人

至此我們看到,批評的前提,是要成為一個正確的人。

正確的人心靈澄澈。這樣的人多受傷痛,但得到了醫治,所以不再呻吟,反而成了負傷的醫治者;這樣的人經歷過仇恨,但得到了饒恕,所以不再是口誅筆伐,發洩怨恨,而是藉著自己的經歷看到了群體的需要,以祝福的心指出當下的問題。饒恕後不是“沒有了敵人”,而是知道了誰才是真正的敵人:是罪惡,更是屈服於慾望的自己!因此,他們不會站在被批評者的對立面上拋擲石塊,而是溫和地讓對方看到自己身上的毒瘤;同時,因著對自己的正確認識,他們明白:我們都是一樣的,我們都需要批評。

正確的人認識自己,願意擔當。有一個人問一位老牧師:“牧師,看到現在的社會這麼多腐敗的現象,你是不是非常痛心呢?”

老牧師回答說:“我不敢說‘痛心’,因為我沒有資格,我一點兒也不比別人強。上帝給我更多的恩典,不是因為我有什麼好。相反,在上帝的光照中,我更看到了自己的不好。這些更多的恩典, 不是為了讓我自我滿足和自我欣賞,而是讓我分享出去,因此更多的恩典只讓我感到對大家更多的虧欠。無論是誰讓上帝痛心,都是我在上帝面前的責任。”

這樣的責任不是過犯導致的彌補責任,而是因為愛而產生的保護與重建的責任。


真正的批評,是因為愛得深沉

4 真正的批評,是因為愛得深沉

1885年5月22日,一輛抬著棺木的靈車通過法國凱旋門,此時,四周已聚集起兩百多萬人。人們踮起腳尖,爬上梯子和石像,只為目送這位被稱為“法蘭西靈魂”的老人。第二天,法國宣佈為其舉行國葬。這位老人,名叫維克多·雨果。

雨果一生深愛自己的國家,只是這份愛沉重而特別。1851年,雨果因反對拿破崙三世的獨裁專政而被流放。流亡時,他既寫《小拿破崙》《一件罪行的始末》《懲罰集》揭露並怒斥當權者的敗壞行為,又寫《悲慘世界》,描述社會的黑暗與下層人民的痛苦。當他得知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寫信給他的朋友、參加過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巴雷特大尉,強烈譴責本國軍隊的暴行。1870年,雨果終於回到了法國。普法戰爭期間,他發表演說鼓舞人民鬥志,並報名參加了國民自衛軍。巴黎公社失敗後,他呼籲赦免全體公社社員,四年後,當局終於頒佈大赦。

在雨果身上,我們看到了這份純粹的、火熱的愛。這愛將人征服,讓人完全獻上自己,所以無論是大聲指出社會與民族的弊病,還是勇敢地保衛自己的祖國與人民,都是完全為了對方的益處。這樣的愛不是一種品格或道德,顯然是高於人類意志與情感的存在。說到底,可以愛,是因為愛先降服了我們。

願這片土地上有更多的人被愛征服,成為愛得深沉的批評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