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肺癌腦轉移,她的這個決定挽救了自己

患者辛女士,36歲,診斷為四期肺癌。於2017年5月26日發現左肺上葉腫物(左肺上葉舌段見不規則結節影,與側胸膜相牽拉,更大截面積2.6*1.7cm,與遠端阻塞性改變分界不清,左肺上葉舌段支氣管截斷)。2017年7月6日行左肺上葉切除術,術後病理示:中低分化腺癌:大小為2.6cm,(左肺上葉腫物)腺癌;(壁層胸膜結節)纖維脂肪組織中見腺癌浸潤。基因檢測:EGFR第20號外顯子插入突變,KRAS未檢測到突變。TMB: 1.6個突變/Mb. MS: MSS型。

術後於2017年8月8日至2018年3月行化療10個週期,具體方案如下:第1-2週期:培美曲塞800mg d1+卡鉑400mg d1,q3W;第3-6週期改為:培美曲塞800mg d1+卡鉑400mg d1+貝伐單抗400mg d2,q3W。2017-12-29複查胸部CT,評價為SD.於2018年1月8日開始第7-10週期:培美曲塞800mg d1,q3W維持化療。複查胸部CT:療效評價為SD.

2018年3月22日頭顱核磁示右側扣帶回可見直徑約9mm小片狀強化影,無明確邊緣,周圍未見水腫帶,需除外轉移。2018年5月19日複查胸部CT示左側新增少量胸腔積液,餘病灶同前。於2018年5月31日、6月22日再次給予化療2週期:培美曲塞800mgd1+貝伐單抗400mg d1,q3W。

2018年6月20日複查B超提示左側中量胸腔積液。7月17日B超示左側胸腔積液(中量),較前次檢查量增多。於2018年7月18日抽取300ml胸水,同時胸腔注入400mg卡鉑。

2018年7月19日行頭顱MR示:右側枕葉可見卵圓形不均勻信號影,較大截面大小約15*21mm,考慮轉移灶可能大。於2018年7月20日給予化療:培美曲塞800mg d1+貝伐單抗400mg d1。

經過10餘次化療,出現腦部轉移,患者希望瞭解美國的治療方案,於是委託愛諾美康進行肺癌的遠程諮詢。愛諾美康根據患者肺腺癌的特點,推薦美國治療肺癌最好的醫院麻省總醫院進行遠程諮詢。並且預約了NCCN肺癌指南的制定者,Inga T. Lennes進行遠程諮詢。

36歲肺癌腦轉移,她的這個決定挽救了自己

--美國國家綜合癌症聯盟(NCCN)肺癌指南制定者

--麻省總醫院癌症中心臨床醫療質量主任

--麻省總醫院癌症中心帶瘤生存項目主任

Inga T. Lennes 醫學博士本科畢業於曼荷蓮學院,隨後進入麻省大學醫學院接受醫學教育並獲得醫學博士學位。之後,她在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完成了住院醫師培訓,期間她還擔任過總住院醫師。專科進修階段,Lennes醫生加入丹娜法伯/美國聯盟醫療體系癌症專科培訓項目,接受血液學和腫瘤學培訓。目前,Lennes醫生是麻省總醫院癌症中心臨床醫療質量主任及帶瘤生存項目主任。

其專業特長包括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醫療質量保障和改進、醫療安全。

Inga醫生認為:肺腺癌四期伴腦轉移。此種情況下,建議停止化療,使用抑制EGFR基因20號外顯子活性的靶向藥。如果患者無法赴美治療,可以考慮使用激酶抑制劑奧西替尼(osimertinib)、其他化療(紫杉烷)或免疫療法;鑑於過去幾個月轉移瘤增大,患者也可考慮腦部放療,建議用立體定向放療(SBRT)或等效的靶向放療方案,以儘量減少放療的副作用,但我建議首選靶向治療。另外,在此推薦考慮麻省總醫院開放的兩個臨床試驗:1)阿瑞雅德(Ariad)或者2)波齊替尼(Poziotinib);這兩個臨床試驗所涉及的藥物對於腦部轉移灶,目前顯示結果良好。阿瑞雅德單臂臨床試驗,正是針對一線化療後病情進展、出現腦轉移的患者,因此該臨床試驗非常適合。

EGFR第20號外顯子插入突變較為罕見,總體而言,對靶向性病變使用免疫療法方面知之甚少,很多臨床試驗也排除了突變患者。某些情況下我也會嘗試免疫療法,但優先考慮靶向療法。化療聯合免疫治療可作為一線療法。一般來說,我們會把免疫療法(派姆單抗、阿特珠單抗或納武單抗)作為二線或者更靠後的療法。由於人體存在血腦屏障,許多藥物無法進入腦部,這也是造成肺癌腦轉移難以預防和治療的原因。

之後患者根據美國的建議,在北京接受了腦部放療,並給予化療聯合免疫。2019年複查顯示患者病情穩定。美國醫療不是必然,但更多的選擇,就有更多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