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108人,如果按武功排名的話,誰是第一?

高培楓


施耐庵雖然在梁山大聚義時對一百零八人進行了大排名,但卻沒有排出武功榜,誰的武功更強,誰是梁山泊武功第一高手,並沒有明言。而在前六十九回書中,很多武將沒有直接對陣,即便是直接交鋒的高手,也大多是不分勝敗。因而,很難講誰就是梁山武功第一人。

不過,如果細究施耐庵的文本,還是能夠得出一個大概的結論:梁山好漢的武功也是有排名的,第一名就是大刀關勝。

梁山好漢是如何排名的

《水滸傳》梁山好漢的排名,是按照龍虎山伏魔大殿的石碣名單,一一對號入座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不以武功論英雄,不以資歷排高低,而主要是以綽號所隱含的人物性格,與星號的含義相對應,依照星宿的固定順序逐一落座的。比如,排名最後一位的段景住,綽號金毛犬,對應星號地狗星,等等。

但是,北斗七星群一百零八個星宿並不能完全反映梁山好漢的狀況,按星宿順序排位,顯得呆板,又不能準確概括一百零八人的故事,達不到收束梁山大聚義的效果。更顯不出宋江量才為用,打造梁山優秀團隊的能力。因而,又參照武功、資歷、履歷,以及在《水滸傳》中的象徵意義,對一百零八人進行分工,在劃分天罡、地煞兩大系列的前提下,又產生了一個排位榜單。

在這個榜單中,施耐庵力求職務與能力對等,儘量做到人盡其才。因而,地煞系列的朱武,能夠進入到梁山核心決策層,與吳用、公孫勝共驤軍機。而武將則按照武功實力,設置五虎將、八驃騎、步軍頭領、小彪將、步軍將校,等等。

這個榜單基本能夠反映梁山好漢的能力,是綽號、星號綜合平衡之後,比較合理的大排名。唯一的缺憾,就是武功高強的病尉遲孫立被下方到地煞系列,位居小彪將第二名。孫提轄排名偏低,有很多方面的原因,綠野老道有專門文章,分析了這個比較獨特的情況,在此不再囉嗦。

總而言之,梁山大排名是非常合理的,宋江既秉承“天意”,又照顧方方面面的因素。榜單揭曉,“眾人同聲發願:但願生生相會,世世相逢,永無間阻,有如今日!”可見,這份最終的排行榜,得到了梁山所有人的認同。

既然梁山好漢都認同大聚義的排名,那就是沒有任何異議而非常服氣了。因而,對於按照武功實力排出來的五虎將、八驃騎的順序,自然也是沒話說了。

梁山作戰以馬軍為主,步軍輔之,所以,武將排名應當以五虎將當先。五虎將第一名乃大刀關勝,梁山武功第一,非此人莫屬。

關勝排名五虎將第一實至名歸

大刀關勝出場較晚,直到梁山攻打大名府救盧俊義的時候,才被俘投降,加盟梁山隊伍的。但是,此人出場便顯得與眾不同,不用誇讚其武功如何,便會讓讀者因關羽而聯想到關勝,這等家世,武藝必定相當了得。

書上也確實是這樣說的。《水滸傳》第六十二回“宋江兵打大名府,關勝議取梁山泊”中這樣介紹關勝:

此乃是漢末三分義勇武安王嫡派子孫,姓關,名勝;生得規模與祖上雲長相似,使一口青龍偃月刀,人稱為大刀關勝;此人幼讀兵書,深通武藝,有萬夫不當之勇。

這是醜郡馬宣贊口中的關勝。而當蔡京見到這員大將時,又從蔡太師的視角,描寫了梁山第一戰將的容貌:端的好表人材:堂堂八尺五六身軀,細細三柳髭鬚,兩眉入鬢,鳳眼朝天;面如重棗,唇若塗朱。

這不是關雲長再世嗎?因此,蔡京大喜。這等人才,誰見了不喜?

關勝領兵到了梁山,宋江列隊迎戰。雙方對罵了一回,林沖忍耐不住,便要出戰,卻被宋江喝住。霹靂火秦明卻按捺不住,揮舞狼牙棒打頭陣。林沖一見秦明出馬,生怕他搶了頭功,也挺丈八蛇矛出陣,雙戰關勝。這一場打鬥,是《水滸傳》最高水平的對決,梁山五虎將排名前三的武功高手一齊上陣,含金量特別高。


三員虎將在陣前打得像走馬燈一樣熱鬧,戰馬揚起的征塵如燈影般迷濛。這三人打了好一陣,宋江忽然叫鳴金收兵。林沖、秦明回到陣中,質問宋江:“正待擒捉這廝,兄長何故收軍罷戰?”

關勝回到營寨,心中也犯嘀咕:“我力鬥二將不過,看看輸與他了,宋江倒收了軍馬,不知是何意思?”

不說宋江是何意圖,單論這一次打鬥的實力比較。關勝的確是“看看”輸與了林沖、秦明,但依然沒有到輸的時候,林沖、秦明所言有點誇張。三員虎將“轉燈”般鬥在一起,而且,戰馬揚起了征塵,回合一定不少。五虎將第二名、第三名雙戰關勝,僅是“看看輸與他了”,可見,若是單打獨鬥,關勝對陣任何一人,都能佔到上風。

林沖戰鬥力非常強,秦明也是“萬夫不當之勇”之輩,勢均力敵,如此兩員猛將,關勝都能夠一人力戰,可見其武功實力確實非同小可。關勝如此能打,排名五虎將第一實至名歸。

關勝能打贏盧俊義嗎?

首先給出答案,關勝秒殺盧員外。何以見得?

盧俊義的武功是宋江吹出來的,但此“盧吹”與別的“盧吹”不一樣,宋江誇讚盧俊義“一身好武藝,棍棒天下無對”,是另有所指,並非說盧俊義武功天下第一。其實,盧員外的武功很平常,恐怕要排在梁山第十五名開外了。梁山泊好漢在盧俊義之前的武功高手大致有這麼些人:五虎將、八驃騎,步軍頭領中除燕青以外的九人,小彪將中的孫立。真實這樣嗎?

第一,盧俊義的武功僅是“棍棒天下無對”而已。梁山好漢中,獨門武功“天下無對”者數不勝數,關勝的青龍偃月刀,林沖的丈八蛇矛,秦明的狼牙棒,呼延灼的雙鞭,董平的雙槍、花榮的箭術,張清的飛石……,以及魯智深的禪杖,武松的拳腳,李逵的板斧,史進的三尖兩刃刀,孫立的單鞭,等等,都可稱得上“天下無對”。

所以,“棍棒天下無對”並不等於“武功天下第一”。魯智深“一身好武藝,禪杖天下無對”難道不可以嗎?至於方臘陣中寶光國師也有一條禪杖,也不能與魯智深相比。花和尚的禪杖六十二斤,鄧元覺的才五十斤。何況,這是續書《徵四寇》,不是《水滸傳》。所以,《水滸傳》中只有魯智深的兵器是禪杖。

第二,盧俊義棍術不精。假若盧俊義棍棒真的是“天下無對”,那他如何從來就不用棍棒打架呢?盧俊義出場後,有兩次作戰經歷。這兩次對敵交戰,施耐庵講明瞭是要“活捉”對手的。但是,盧俊義用的兵器都是朴刀。假如盧員外棍棒技術乃《水滸傳》第一人,何以不用棍棒生擒對手,一棒打翻了,傷及敵人性命的概率遠比朴刀小,更能達到“活捉”的目的。

更為搞笑的是,梁山口大戰李逵等人,盧俊義不僅不用棍棒,還把李固帶出來做防身用的杆棒綁在了朴刀上。這件自制兵器,真的很搞怪。施耐庵這是在隱寫盧俊義的武功不行,宋江要的是“玉麒麟”而不是盧俊義。

第三,棍棒是林沖第一。梁山之上,林沖乃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其武藝是槍、棒俱佳,堪稱梁山第一。怎麼講?《水滸傳》中,有多處寫到使用棍棒的情節,其中比較著名的有三處。第一處是王進教訓史進,第二處是林沖棒打洪教頭,第三處是武松用哨棒打虎。最精彩的一處則是林沖在柴大官人莊上的這次打鬥,施耐庵寫得很詳細,分明是在證明禁軍槍棒教頭的棍棒實力。

因而,有實戰才是真本事,盧俊義從來就不用棍棒,還別出心裁的把棍棒綁在了朴刀上。這有點像咱們這裡砍荒用的畲刀,同樣一把柴刀,裝上一根長把,以防砍荒時荊刺傷到自己。盧俊義虛張聲勢,加長刀柄,內心還是非常害怕梁山好漢傷到自己的。

如此“棍棒天下無對”,純屬“盧吹”。金聖嘆說過,“玉麒麟”是一匹馬。據此,綠野老道按圖索驥,得出“玉麒麟”是一匹神仙坐騎,專門對付“照夜玉獅子”的。至於這其中的蹊蹺,綠野老道寫過很多分析文章,此處不再重複。總之,盧俊義的武功真的是宋江浮誇的。

盧俊義的武功被揭了底,梁山上還有誰比關勝武功更高?

步軍頭領中有高手

梁山作戰,以馬軍為主,步軍頭領的武功主要體現在未上梁山之前。在十大步軍頭領中,武松的拳腳功夫是《水滸傳》第一人,假如讓關勝下馬與武松比拳腳,恐怕獲勝者就是武二郎了。

那麼,武松能不能號稱梁山武功第一人呢?恐怕不能。梁山的軍事實力主要靠馬軍,武松的拳腳功夫自從上了二龍山便不再有施展的機會,梁山大排名時,這個參考因素便被弱化,而是馬軍佔得了上風。所以,按照梁山排名,武松也是“一身好武藝,拳腳天下無對”。這是實打實的,與盧俊義大不一樣。

魯智深的綜合實力要稍強於武二爺,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馬上實力能與五虎將比肩。花和尚曾經在桃花山大戰呼延灼,雙方打了四五十回合不分勝敗。呼延灼排名五虎將第四,如果僅論馬上功夫,魯智深自然是超不過大刀關勝了。但是,若要論綜合武功實力,魯智深則是關勝在梁山上最強勁的對手。

書中沒有交代關勝力氣如何、步戰如何,這一點就不如魯智深了。但是,從兩人使用的兵器看,關勝的膂力當可與魯智深並列。書中說,關勝的兵器是青龍偃月刀,而且,施耐庵反覆提到關勝乃關羽之後,這口刀也就是關家祖傳的了。

魯智深在打造禪杖時,與鐵匠鋪待詔商議重量,就提到了關爺的青龍偃月刀重八十一斤。這樣,論兵器而言,兩人就差了一十九斤。不過,魯智深也說過,自己要打一百斤重的禪杖,還說:“俺便不及關王!他也只是個人!”魯智深是可以使得轉一百斤重禪杖的,其膂力當與關勝不相上下,都是善使重兵器的高手。

但是,魯智深禪杖的重量畢竟只有六十二斤,這也是施耐庵在暗示魯智深不能超過關王。所以,在《水滸傳》中原本可以馬上作戰的魯智深,便與武松一樣,做了步軍頭領。以此觀之,施耐庵還是認定關勝武功梁山第一。

前文講到,梁山排名是綽號、星號、個人特質(包括象徵意義、武功實力等),關勝既然能夠總排名位居第五,五虎將第一,武功實力也是一條重要的參考依據。畢竟,大刀關勝乃武聖嫡派子孫,施耐庵以“天勇星”對應,就是把他當做了梁山忠勇、武功的一大象徵。


綠野萍蹤01


1、盧俊義,武力值:110,盧老二實力還是非凡的,公認水滸第一。

2、王寅  ,武力值105,方臘下手最能打的,實力在林教頭之上。

3 、王進 , 武力值100,作為前一任八十萬禁軍教頭,幾下教出史進這樣的人物,實力恐怕還在林教頭之上。

4 、林沖 , 武力值99,絕對的強者,一身未逢一敗。最多是平手。

5  、武松 , 武力值99,熱血青年武二郎地位是步軍頭領中僅次於魯大俠的,但實力估計還在大俠之上。

6、石寶  武力值98,不容小覷。

7 、 關勝 ,, 武力值98,關勝憑著優良血統,關二爺後代,後來居上,坐第五把交椅,在林教頭之上,實力不容小覷。

8 、史文恭 , 武力值97,可惜一身本領,只是得罪了梁山。

9 、 魯智深 , 武力值97,大俠魯智深,唯一一次敗績是餓著肚子單挑生鐵佛二人,後得史進相幫,成功搞定。

10、鄧元覺 , 武力值96,方臘的大和尚實力與魯大俠相當。

方臘(1078-1121年),又名方十三,北宋歙州(今安徽歙縣)人,後遷睦州青溪縣萬年鎮(今浙江淳安威坪)碣村保正方有常家當傭工(一說方臘是漆園主,為睦州青溪縣人)。

北宋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十月組織起義,聚眾百萬,攻佔六州五十二縣(包括今浙江省全境和安徽、江蘇南部、江西東北部的廣大地區),被奉為"聖公",年號"永樂",設置官吏將帥,建立政權。宣和三年(1121年)四月,起義軍最後一個據點青溪幫源洞被宋軍攻破,方臘父子等39名首領被俘。同年八月二十四日方臘在汴京被處決,起義失敗。


影視蘑菇菌


排名第一:玉麒麟盧俊義

梁山好漢裡,論武藝誰厲害,恐怕大多數人會認為盧俊義或者是林沖,有人會說林沖一生單挑無敗績,武藝梁山第一,至少也應該排在五虎之首。也有人會說盧俊義斬殺史文恭為晁蓋報仇,理應第一。依小編來,單挑無敗績並不一定就能說明有多厲害。我們先來看看林沖的戰績。

林沖和楊志,戰平。有人說因為林沖是步鬥影響了發揮,但是楊志馬上照樣是高手,換上馬估計雙方戰鬥的結果也很難說。有人說林沖用刀不順手,但是作為禁軍教頭的林沖一定是18般武器精通。難道18般兵器不包括刀嗎?我們姑且先不論林沖以逸待勞的優勢,不管怎麼說這戰是打平了的。

林沖和祝龍30合不分勝負,?既然只打30合而且不分勝敗,那我們只能把他們實力劃上一個約等於號了。 鬥呼延灼50合不分勝負,不用多說,兩人間差距夠小的了,說林沖能贏呼延灼的不過是自己一相情願。

林沖和王煥70餘合不分勝負,老將軍70多歲的人了,怎一個牛字了得。 斗山士奇70餘合不分勝敗。沒辦法,林沖想贏也贏不了啊。 10合賣個破綻生擒一丈青,林沖的光輝之處,不過當時扈三娘一個人先遇上李逵帶七八十人,轉身就跑,林沖又帶一群人攔截,扈無心戀戰,只想逃命。

綜上所述,從林沖的對手來看,比如扈三娘吧,呼延灼也曾10多回合嚇跑扈三娘。林沖碰上一流高手基本上都是平了,並且和秦明聯手打關勝的時候還不能明顯佔優勢,“三騎馬向征塵影裡,轉燈般廝殺。”可見關勝還不是被兩個人全部壓下去,還有攻有守。此外,林沖運氣非常好,從來沒有和一流高手戰過,像20多合就一簡把山士奇打下馬的酆泰,山士奇和林沖70餘合不分勝負,林沖都為對手喝彩,一招刺死酆泰的卞祥,20合戳下秦明的史文恭,戰平盧俊義的杜礩,孫安,北國第一上將兀顏光等等都沒有和林沖打過。要是林沖對上任何一人,勝負真的好難說,所以,盧俊義才是梁山第一人。



鑑真佛友會


個人覺得應該是河北玉麒麟盧俊義!

一招生擒史文恭、酆美、孫安、卞祥、李助等一流高手!斬殺耶律宗霖、杜壆、厲天閏、方翰、方垕五位一流高手!單挑遼國四王子。史文恭曾二十回合刺傷“梁山五虎”之一的秦明,而關勝、呼延灼、索超、徐寧四大高手聯手也只與遼國四王子平手而已。上梁山時乘船逃走被浪裡白條張順活捉!


長春小猴子


施耐庵雖然在梁山大聚義時對一百零八人進行了大排名,但卻沒有排出武功榜,誰的武功更強,誰是梁山泊武功第一高手,並沒有明言。而在前六十九回書中,很多武將沒有直接對陣,即便是直接交鋒的高手,也大多是不分勝敗。因而,很難講誰就是梁山武功第一人。梁山好漢裡,論武藝誰厲害,恐怕大多數人會認為盧俊義或者是林沖,有人會說林沖一生單挑無敗績,武藝梁山第一,至少也應該排在五虎之首。

也有人會說盧俊義斬殺史文恭為晁蓋報仇,理應第一。依小編來,單挑無敗績並不一定就能說明有多厲害。我們先來看看林沖的戰績。在歷來評說水滸傳的的書中,都對天罡星盧俊義推崇備至,當然,盧俊義自然有資格排進前五,就憑他以一人之力斬殺遼國四將一戰就可以看出,盧俊義的本領無論是在梁山之上,還是整個大宋王朝,都是非常有實力的人物。

那麼,除了魯智深,梁山前五名,還有誰呢?張清靠的是飛石絕技,僅僅暗器一項功夫比較了得,身上其他武功似乎比不上其他四位。小李廣花榮和張清一樣僅僅有一項絕技,雖然射箭比較厲害,但是近戰武力值似乎還比不上秦明等人。


若風的追求


施耐庵雖然在梁山大聚義時對一百零八人進行了大排名,但卻沒有排出武功榜,誰的武功更強,誰是梁山泊武功第一高手,並沒有明言。而在前六十九回書中,很多武將沒有直接對陣,即便是直接交鋒的高手,也大多是不分勝敗。因而,很難講誰就是梁山武功第一人。梁山好漢裡,論武藝誰厲害,恐怕大多數人會認為盧俊義或者是林沖,有人會說林沖一生單挑無敗績,武藝梁山第一,至少也應該排在五虎之首。

也有人會說盧俊義斬殺史文恭為晁蓋報仇,理應第一。依我看,單挑無敗績並不一定就能說明有多厲害。我們先來看看林沖的戰績。在歷來評說水滸傳的的書中,都對天罡星盧俊義推崇備至,當然,盧俊義自然有資格排進前五,就憑他以一人之力斬殺遼國四將一戰就可以看出,盧俊義的本領無論是在梁山之上,還是整個大宋王朝,都是非常有實力的人物。

所以,我個人也還是認為盧俊義為水滸中武力值第一。


冬天的小草1


水滸傳以其獨特的魅力,恢宏壯大的氣勢吸引了大量的讀者,從出書以來,就備受讀者們歡迎,甚至到現在,各版電視劇翻拍不下十次,尤其是年輕人,特別喜歡水滸傳的熱血英雄。

我們都知道水泊梁山共有108位好漢,但是絕大多數人基本上就是混數的,比如說朱貴、蕭讓、宋青等人主要負責的是梁山上的後勤事務,梁山上真正能夠上陣殺敵的好漢屈指可數。

說實話,梁山上真正有本領的人並不是很多,在江湖上真能排得上號的,也不過十指之數。那麼,山寨之中都有哪些人有資格能夠排進前五名?

一、盧俊義

在歷來評說水滸傳的的書中,都對天罡星盧俊義推崇備至,當然,盧俊義自然有資格排進前五,就憑他以一人之力斬殺遼國四將一戰就可以看出,盧俊義的本領無論是在梁山之上,還是整個大宋王朝,都是非常有實力的人物。

那麼盧俊義的本領,他能排得上第一名嗎?

在晁蓋死的時候,曾經留下遺言,誰能夠殺了史文恭,誰就是下一任的梁山之主,我們可以試想一下,他為什麼要留下這樣的遺言?他留下這個遺言的時候,盧俊義還沒有上山,當時梁山之上有能力和史文恭一戰的,就只有林沖了,也就是說在晁蓋看來,林沖是有能力戰勝史文恭的。

二、林沖

林沖的實力,在水泊梁山之上排進前五沒有人異議,很多人都認為,林沖應該是盧俊義之下第一人,因為林沖幾乎沒有敗績,無論對手是誰,他都能戰勝或者戰平。

但是梁山上還有一個好漢應該和林沖是不相上下的,雖然他屬於後上梁山的人,但是在梁山的分量卻一點不輕,甚至排位在林沖之上,他就是五虎上將之首大刀關勝。

三、關勝

關勝一直以關羽後人自居,就連兵器也都使得是大刀,勢大力沉,在他攻打梁山的時候,與秦明大戰數十回合穩佔上風,最後林沖幫忙才打了個不分勝負,從這一戰就可以看出關勝的戰力穩穩可以排進前三。

四、魯智深

相信很多人就會問了,能夠打死老虎的武松在裡面能夠排什麼位置呢?我們可以來看一下武松的戰績,武松幾乎是無敵的存在,所有和他作對的人幾乎全命喪他的刀下。

但是,武松屬於那種拼命型的高手,越戰越勇,但是如果光算武功的話,似乎武松的武功甚至比不上魯智深,所以我認為魯智深應該可以排進前五,而武松應該在前五之外。

那麼,除了魯智深,梁山前五名,還有誰呢?張清靠的是飛石絕技,僅僅暗器一項功夫比較了得,身上其他武功似乎比不上其他四位。小李廣花榮和張清一樣僅僅有一項絕技,雖然射箭比較厲害,但是近戰武力值似乎還比不上秦明等人。

其實真正能排進前五的,還有一位雙鞭呼延灼,呼延灼是北宋名將呼延讚的後人,是一雙混鐵鋼鞭,力大無窮,而她也可以說是梁山上所有好漢武力值的標榜,因為他幾乎和梁山上可以稱得上高手的人都過過招,他曾經戰平林沖,也戰平過魯智深,所以把他排進前五無可厚非。

梁山好漢就是一個悲劇,徵繳方臘,梁山好漢死了十之七八,留下來到朝廷的只有23人,那麼有幾個人真正得到善終了呢?

首先,便是公孫勝,徵繳方臘他並沒有去,而是跟隨羅真人學道,仙術有成,雲遊四方。武松斷臂之後,出家為僧,壽至80而終,也算是一個善終了。胡延灼戰死疆場,作為一個軍人,這樣的死法也對得起祖國了。阮小七不願受封,回到石碣村贍養老母,打魚為生,也有一個善終。


孤城影隨


個人認為歸人中呂布莫屬啊,你想呂布能聽關羽、張飛三十合而不敗,絕對是三國裡武功第一。

其實關羽,趙雲,張飛,典韋,曹丕,黃忠,馬超,許儲,顏良,文丑這十人都是超一流高手,除了顏,文兩人在特殊情況下其冤無比地被關羽殺害。



觀眾生相bruce


首屬玉麒麟盧俊義,當之無愧的第一!其他的不好排名,比如豹子頭林沖,行者武松,黑旋風李逵,沒羽箭張清,花和尚魯智深都是一等一的好手,最厲害的是玉麒麟,當年賺玉麒麟上山的時候可是幾大好漢一起上,卻不佔上風! 盧俊義何許人也 宋江說他是“一身好武藝,棍棒天下無對”,“大名府第一等長者”(第60回),玉麒麟武藝天下第一,財富大名府第一。北宋有四京:東京開封府,西京洛陽府,南京應天府,北京大名府。能在四京之一的北京財富第一,想必在當時整個大宋朝也排在頭幾位。且盧俊義一表堂堂,凜然如天神。其藝其業其身其號,無一不是人中龍鳳。 如仍不是很清楚,可以去看看水滸第61回,


怪獸網絡視頻


以本人所見,水滸108將以武功排名沒有第一之說,當然,排名是暫時的。

原因:世上沒有所謂的第一,此一時,彼一時也;就是矛與盾一樣,你有你的優勢,我有我的長處,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任何事物都是相生相剋,相輔相成的。

有人說林沖的槍,有人說花榮的箭,有人說魯達的禪仗,更有人說武松的刀……須知:萬物皆相剋,一物降一物,誰強誰弱,又怎能分出一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