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婚跟二婚的區別是什麼?這個42歲的二婚男人用8個字就講明白了

前段時間,我做了個採訪,採訪的主題是:頭婚和二婚的區別是什麼。

頭婚跟二婚的區別是什麼?這個42歲的二婚男人用8個字就講明白了


接受採訪的,都是一些二婚人士,每個人都從自己的角度和經歷談了二婚跟頭婚的區別,但遺憾的是,大多數人的回答,都顯得較為狹隘,缺乏概括性的回答。

唯獨有個42歲,來自湖南,現在在北京打拼的二婚男人,他只說了8個字:頭婚是車,二婚是路。

這到底是個什麼鬼?我一頭霧水,什麼車什麼路的,到底有什麼聯繫,到底又有什麼區別。於是我追問了他。

他說,頭婚啊,就像開車,兩個人第一次結婚,你們坐在同一輛車上,至於要去到那裡,其實你們並不知道,只是先上車,去到哪裡算哪裡。

坐在車上,有時候會顛簸,有時候會疲倦,有時候還會在停車的時候,採一採路邊的野花。

如果開車的那個人喝醉了,那這個車可能就會開到危險的地方,甚至車毀人亡。如果兩個人在車上發生分歧,一個要往東,一個要往西,那車就沒法開了。如果開車的那個人執意要往他想去的地方開,那另外一個人必然會不舒服,於是矛盾就多起來了。

但不管怎樣,頭婚,只要是還沒出問題,你們兩個人始終都會覺得——你們是同一輛車上的人,再不開心、再有矛盾,你們會指責對方、你們會怪罪對方,但你們始終是同一輛車上的人,你們一直都覺得兩個人的命運始終是捆綁在一起的。

直到後來車開到了一個人無法忍受或者兩個人都無法忍受的地方,才迫不得已分道揚鑣。頭婚的分開,一般都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

頭婚的解散,是你們作為一個整體的解散。這就是頭婚是車的解釋。

至於二婚,二婚為什麼是路呢?

在第一次婚姻失敗後,受傷的那個人,或者受傷的兩個人,或多或少的都建立了一種保護機制,都給自己的內心穿上了一層防彈衣。

說實話,二婚的兩個人,很難再被視為一個整體了。兩個人或許都有孩子了,就算沒有孩子,也都有了故事——婚姻的故事跟戀愛的故事還不太一樣,戀愛的故事,最大的問題,是感情的問題——但婚姻的故事,問題可能就不再是感情本身,而是更具體、更理性、更物質、更赤裸、更講究契合——沒有誰想那麼累了,因為已經累過了。

所以,二婚的主題,是關係。是連接兩個個體之間的關係,也就是路。

就像一個在北京,一個在上海,大家都知道北京就是北京,上海就是上海,已經不想、也不能改變他們了,唯一在乎的,就是北京通往上海的這條路。

只要這條路是通暢的,那萬事大吉,如果這條路斷了、爛了,那你還是你,我還是我——要散,容易得很,甚至不掉一滴眼淚都是常事。

在二婚的婚姻裡,兩個人都有所保留,也都有所忌憚,不是完完全全的自己,有的人矯枉過正,有的人杯弓蛇影,在兩個人的相處中,總是有意無意的暴露出他過去的故事——沒有人能擺脫過去的婚姻對二婚的影響。

具體點講,假如你是一個男的,你犯了跟你二婚老婆的前夫一樣的錯誤,他一定會更難以接受——有時候甚至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只要觸碰到了她曾經受傷的那個點,她也會上綱上線的升級為大問題。

相比起頭婚,二婚的離婚率更高——就算沒有離婚,二婚裡想離婚的人更多、出現頻率更高——從根本上來講,他已經離過一次了,他不怕離婚了。

頭婚出了問題,你們會修車,修車的成本是比較小的,而且你們會一起修。但二婚出了問題,那就是路的問題,到底誰來修路,難得有人會主動攬責,因為兩個人都有自己的車,而修路又是一個勞民傷財的事,假如路途遙遠,投資更大。

“各人自掃門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當頭各自飛”用來形容二婚,要比用來形容頭婚更準確一些。

所以,二婚的人,很少有願意修路的——假如相處不下去了,他們會想——算了,要不換個人吧,或者乾脆就一個人過得了。

對於二婚的人而言,只要路是通的,一切好說,但如果路不通,很快就會散了——本來,兩個人也沒有真正的在一起過,散得甚至不痛不癢。

很少有人因為離過婚,所以更懂得珍惜、更懂得包容、更懂得理解,反而是因為離過婚,上一次婚姻帶給他的傷痛、帶給他的打擊會一直難以從心底真正抹去,以前的傷口,要是再被觸碰一次,就會起應激反應。

嗯,以上就是那位大哥對“頭婚是車,二婚是路”的解釋,我整理和擴散了一點,但大部分意思還是他的意思。

我覺得他講得還是很有道理的,因為在任何一個國家,二婚的離婚率都要高於頭婚的離婚率。在中國沒有具體的數據,但在美國,頭婚的離婚率是41%,二婚的離婚率是60%,三婚的離婚率是73%,所以,人不會因為離婚越多越懂得珍惜,而是離得越多越不當回事。

所以,如果你婚姻不幸福,第一反應不應該是離婚,而是能溝通儘量溝通,能反省儘量反省,尤其是自我反省——不要指望下一段婚姻會更幸福。

就像我今天刷到的一個小視頻,一個老者講的:

如果你離婚,是想自由,那我管不了;但是,如果你離婚,是為了追求下一段婚姻的幸福,你還是省省吧。

配偶這個事啊,想來想去,有點像我做廣告的時候,甲方一直要求改方案,不斷想花樣,不斷的改來該去,大多數時候,甲方最後的意見——還是覺得第一版最好。

所以,頭婚是車,二婚是路。好好開車,好好照顧好你的乘客,不要想著修路,畢竟路太長太寬,一但壞了,以你的個人能力,你修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