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生長正長,在鼓夾期豆莢發生乾枯,產生秕粒,請問是生了什麼病,如何防治?

一葉障目是非分明


大豆生長中可以為害豆莢的病害有多種,但是由於沒有豆莢乾枯秕粒的圖片,不是很好判斷具體病害,不過近就你所述來講,若真是所謂的大豆生長正常,葉片沒有明顯異樣,只是在大豆鼓粒期間豆莢乾枯,形成秕粒的話,80%是大豆的莢枯病為害引起。

大豆莢枯病是大豆生長中為害較大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在大豆開會結莢後至鼓粒成熟期間為害豆莢,造成豆莢乾枯,形成秕粒或腐粒。大豆莢枯病屬於半知菌亞門真菌性病害,病菌在種子上或田間的病株殘體上越冬,當田間溫溼度適宜時,就會開始萌發並藉助氣流等侵染豆莢進行為害,尤其在大豆結莢期間遭遇連陰雨天氣多,田間溼度過大,或田間密度過大,植株鬱閉,通風透光不好時容易普遍發生為害較重。豆莢感病後一般先變為褐色,然後變為灰白色,上面會有密集小黑點,一般豆莢感病後多不能正常結實,而形成秕粒,而幼莢感病一般則直接脫離,即使豆莢為害較輕能夠結實,一般豆粒皺癟,無光澤,味苦。所以不僅影響產量還會影響大豆品質。

對於大豆的豆莢病一般田間零星發生時,即要立即選用10%苯醚甲環唑1500倍液,或500倍液的70%百菌清或70%甲託,或1000-1500倍液的百泰等藥劑輪換交替噴施防治兩到三次,七天左右一次,同時注意做好清溝瀝水,降低田間溼度,保持田間通風透光等,利於有效控制豆莢病發生為害。對於豆莢病除發生後進行噴藥控制外,一般在播種前選用福美雙或先正達滿適金等藥劑進行常規拌種,或選用無病種子,合理輪作,大豆收穫後清除乾淨田間植株殘體,併合理密植,避免栽種密度過大,科學施肥,提高植株抗病性,也有利於預防減少豆莢病發生為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