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賑災往粥裡丟沙子,文武百官罵聲一片,災民卻為何感恩戴德?

儘管已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但和珅能位列紫光閣功臣,我個人相信其自有過人之處。對歷史人物的評價要一分為二,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一好百好,一壞百壞!在回答問題前,我們先來認識下真實的和珅:

1.和珅早期為官,並沒有貪汙。和珅處理外交事務的能力曾為英特使馬戛爾尼所讚賞。他步入官場之初,精明強幹,正直清廉。在李侍堯一案中展示了他的能力,也鞏固了他的地位。乾隆皇帝對其很是信賴,還將自己心愛的幼女固倫和孝公主嫁給和珅長子豐紳殷德為妻。但,隨著權力的增長,和珅的私慾也膨脹起來,利用職務之便,營私舞弊,打擊政敵,取得不義不之財。最終 成為歷史罪人。

和珅賑災往粥裡丟沙子,文武百官罵聲一片,災民卻為何感恩戴德?


2.雖然貪汙使和珅身敗名裂,但他的才華還得到了後世認可。我們常說乾隆朝的三大中堂,就是指和珅、劉墉和紀曉嵐。能與這二位相提並論,說明他的才華是卓越的。

3.和珅一生喜歡學習,讀書甚多,還精通四書五經和滿、漢、蒙、藏四種語言。另外,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能保留下來,也有和珅的功勞。

現在的電視劇把和珅塑造成了奴顏媚骨的人,是靠溜鬚拍馬、阿諛奉承獲得上位的,這不符史實。其實,他世事洞明,人情練達,為當時的朝廷解決很多棘手問題。

和珅賑災往粥裡丟沙子,文武百官罵聲一片,災民卻為何感恩戴德?


和珅賑災往粥裡丟沙子,文武百官罵聲一片,災民卻為何感恩戴德?

乾隆時代,有一年碰上了水旱天災。為體現自己愛民的形象,乾隆派和珅前去賑災。和珅作為這次賑災的欽差大臣,到達災區開辦的粥場,見到嗷嗷待哺的數以萬計的災民,也如法炮製,煮了很多粥,分發給災民。可連續不斷地煮 ,災民連續不斷地領,一天下來,仍有災民沒有領到粥。抱怨聲起!

和珅喑忖:煮了這麼多鍋的粥,應該人人有份了。為什麼依然不夠分呢?他開動思想機器,找原因,想辦法。

和珅賑災往粥裡丟沙子,文武百官罵聲一片,災民卻為何感恩戴德?


第二天,和珅下令煮了與第一天同樣多的粥。但每鍋粥在發放之前,和珅要求屬下往鍋粥裡灑一把沙子。部下不解其意,和珅也不解釋,部下只能照辦!等一天下來,效果出奇地好。所以有災民都領到了一份粥,而領到粥的人並沒嫌棄有沙子而浪費掉,都欣然入肚,再沒有一人餓肚子了。這小九九,人們都看不穿,他也不說明。

這事慢慢地傳入中央,乾隆也知道了。朝臣中也有人開始唾罵和指責和珅了。乾隆帝鄭重其事,立即派員調查,並讓和珅回奏緣由。

和珅賑災往粥裡丟沙子,文武百官罵聲一片,災民卻為何感恩戴德?


和坤說:民以食為天,真正飢腸轆轆的災民會飢不擇食的,哪裡還會在意粥中是否有沙子呢?他們只想撐起自己的胃,因為捱餓的滋味誰也不願意承受。可是,來粥場領粥者,有相當一部分人並非真正的災民。這些假"災民"家中根本沒有到揭不開鍋的地步,他們到粥場是蹭吃蹭喝的搞“加餐”的,根本不是解決飢餓問題。往往這樣的人家裡比較富有,好日子過習慣了,一旦他們發現粥中有沙子,就不會主動領粥了。他們不再領粥,真正的災民們就都能領上粥了。

有粥就能保命 ,所以,災民都為乾隆感恩戴德。這樣,賑災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乾隆聽後,恍然大悟,自然沒有責備和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