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名城—鄧州

鄧州是一座古老的歷史文化名城,出土文物表明,人類在此定居,距今至少有6000多年,見於文字記載的也有4000多年。約公元前21世紀,夏朝的第三個國王仲康封子相於鄧,始有鄧國。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置鄧州,自此始有鄧州之說。鄧州亦稱鄧穰或穰鄧,意即豐收、茂盛,土地肥沃,物阜民豐。鄧州為豫鄂陝三省雄關,左襟白水,右帶丹江,前列荊山,後峙熊耳,據漢江之上游,處秦楚之扼塞,人稱“中原之雄區,天府之亞選。”

歷史文化名城—鄧州

鄧州地處河南省西南部,北依伏牛,南連荊襄,西納漢水,東接宛洛,有豫、鄂、陝“三省雄關”之稱。國土面積2369平方公里,轄28個鄉鎮(街、區)、626個行政村(社區),178萬人,260萬畝耕地。是國務院確定的丹江口庫區區域中心城市、河南省直管縣(市)。是全球華裔“鄧姓”發源地、醫聖張仲景故里、《岳陽樓記》誕生地。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省級衛生城市、省級文明城市。

鄧州歷史悠久。境內的八里崗仰韶文化遺址,距今已有6400年曆史。夏朝的第三個帝王仲康封其子於鄧,始有鄧國。秦設鄧縣,隋改鄧州,中華民國二年(1913年)複稱鄧縣,1988年撤縣建市,2014年全面省直管。春秋時期鄧國侯吾離陵,為鄧氏祖塋。北宋福勝寺塔出土的金棺銀槨、舍利子,為國家級文物。明朝時形成的“回”字型內外城河,為北方城市所獨有。
鄧州人文薈萃。鄧州特有的知書達禮的書香文化和勤勞節儉的農耕文化,曾孕育了1位聖人、62位侯王、11位宰相、3位狀元、21位著名軍事將領。傑出代表有醫聖張仲景、唐代忠烈名將張巡、語言學家丁聲樹、教育家韓作黎、“曲劇皇后”張新芳、著名作家姚雪垠、二月河、周大新、“抗震救災英雄戰士”武文斌等。唐宋三賢韓愈、寇準、范仲淹先後在鄧州任職,范仲淹知鄧時在花洲書院寫成千古名篇《岳陽樓記》,其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至今傳唱不絕。

河流

湍河:發源於伏牛山腹地寶天曼的西北巔,出內鄉縣後於羅莊鄉岑子村流入鄧州境內。

刁河:即南北朝時期北魏酈道元名著《水經注》中的朝水,因水勢迅猛而得名,發源於內鄉縣廟崗鄉滾子嶺,流經內鄉縣、淅川縣、鄧州市、新野縣四縣。唐德宗貞元十三年,吳少誠所開刁溝即此。又名文明河,距州西十五里,舊開小堰,引灌外城壕。

涅水:俗名“趙河”,源自鎮平縣岐棘山(五朵山),經涅陽故城南(今穰東鎮),又東南經安眾故城西,在東李窪村與嚴陵河交匯一同流入於湍河,東晉咸和七年,桓宣破石勒大將郭敬於涅水,就是此地。

嚴陵河:源自鎮平縣五朵山,流經百餘里,在白牛鄉娘娘廟村與趙河交匯,世傳嚴子陵曾釣於此。

沐河:又稱默河,源自鎮平縣五朵山,經過馬山口鎮、王店鎮、灌漲鎮、最終在羅莊鎮境內流入湍河,相傳光武帝得龍馬浴於此,故名。

茱萸河:源自禹山,東南流經古代冠軍縣界,又東南徑鄧州南境而入新野縣界,流經的主要鄉鎮有彭橋鎮和陶營鄉。

排子河:源自杏兒山,經林扒鎮,過襄樊界,最終匯入白河,流進漢水。

爬魚河:又名扒淤河或扒魚河,古名曲河,源自內鄉縣,在曲河鋪(今文曲鄉)匯入湍河。

山脈

靈山:位於內鄉縣南,鄧州西北。

禹山:位於西南部,山上有禹王廟,山下有龍潭,相傳大禹治水時曾在此山駐紮,故名禹山。西5公里為上禹山,山上也有大禹廟。

覆釜山:又名土谷山。《明嘉靖南陽府志校注》記載:“土釜山在(內鄉)縣東南二十里,與孤峰山相對,其形上銳下廣,如覆釜之狀。縣誌俗呼吐霧山,南屬鄧州,北屬內鄉。”明嘉靖《鄧州志》載:“其山峰不甚聳起,如覆釜然。上有清禪寺,其右為五龍泉,水四時不竭。山左有先主山,上有先主廟。右為鰲峰山,峰左有濟源泉,北為界山,有雅祖洞。”現在的寺廟、泉、洞都無影無蹤了。唐代詩人錢起先後兩次到清禪寺,寫下了《春晚尋覆釜山》和《登覆釜山遇真人》兩首詩。

洞兒山:俗稱杏兒山、杏山,位於鄧州西南約50公里,綿延數5公里,北抵三尖山,古代有許多山洞,相傳孟琪曾在此用兵。

析隈山:位於鄧州南35公里,《名勝志》左傳僖公二十五年,秦人過析隈,因記其地而名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