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華》中徐濱對孫若微一生痴情,歷史上的徐濱卻沒這麼無聊

倘若評選《大明風華》中的第一情種,非徐濱莫屬。

跟孫若微一樣,徐濱也是靖難遺孤,被漢王利用,由於刺殺朱棣事件,而進入人們視野。從此朱瞻基、孫若微和徐濱,就捆綁在了一起,或說是朱瞻基和徐濱為了爭奪孫若微,展開了各種鬥爭。

這是第一階段的矛盾,直至發展到朱棣跟建文帝會面,解決了關鍵矛盾:靖難遺孤問題後,才暫時分出了勝負!

《大明風華》中徐濱對孫若微一生痴情,歷史上的徐濱卻沒這麼無聊

此刻的孫若微已放下了仇恨,得到解脫,成為自由之身。但朱瞻基和徐濱的私人矛盾卻隨之爆發,最終朱瞻基娶孫若微,而徐濱則跟著鄭和下西洋。這才使得三人矛盾,暫時解決。

但從此後,徐濱就成了孫若微的撒手鐧。尤其是朱瞻基病死,“土木堡之變”爆發後,徐濱因深愛孫若微,心甘情願協助已經成為太后的孫若微,鎮住局面,推出朱祁鈺當皇上,並去瓦剌保護孫若微的兒子:明英宗,巧殺太監喜寧,救回了明英宗。

《大明風華》中徐濱對孫若微一生痴情,歷史上的徐濱卻沒這麼無聊

此刻,矛盾點就又轉移到了徐濱和明英宗,爭奪孫若微之上,並在 “奪門之變”後爆發。徐濱拒絕輔佐明英宗,帶著即將病死的孫若微出海,了卻一生心願:帶著心愛之人,遠離爭鬥,遠離是非,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哪怕是一天時間……

《大明風華》中徐濱對孫若微一生痴情,歷史上的徐濱卻沒這麼無聊

所以徐濱這個人物,是非常討人喜歡的,既有男兒一言九鼎,百死不屈的血性,又有兒女情人,專純如一的深情,堪稱完美!此刻,自然有人就要問了:歷史上有徐濱這個人嗎?答案非常肯定:沒有!但卻有歷史原型,叫:袁彬!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袁彬根本沒有《大明風華》中的這些兒女情長。須知對於惜字如金的史書來言,能被記載的人物,兒女情長這種事純屬無聊。所以,袁彬只有男兒一言九鼎,百死不屈的血性。

《大明風華》中徐濱對孫若微一生痴情,歷史上的徐濱卻沒這麼無聊

袁彬的老爸是錦衣衛的校尉,在朱瞻基去世後,他子承父志成為了錦衣衛的一員。所以,一個錦衣衛,一個太后,是沒機會擦出啥火花來的。袁彬真正的出名,是在“土木堡之變”發生之後。

明英宗被瓦剌首領也先活捉,護衛袁彬,太監喜寧等,也都成了俘虜。“沒有根”的太監喜寧,投降也先,出賣了許多大明機密。一面幫著也先籌謀奪取大明城池,一面對明英宗這條“鹹魚”,進行各種摧殘。

《大明風華》中徐濱對孫若微一生痴情,歷史上的徐濱卻沒這麼無聊

所以,明英宗被活捉後,過得非常狼狽。但好在身邊有袁彬,忠心耿耿地照顧他的生活,慰籍著他的心靈。這才使得明英宗挺過了最初艱難的時期。

《明史》載:在明英宗被俘階段,袁彬寸步不離,精心照料一切。由於北方天寒,明英宗凍得夠嗆,袁彬便就把明英宗的雙腳,裹在自己懷裡——這段,便出現在了《大明風華》之中。

《大明風華》中徐濱對孫若微一生痴情,歷史上的徐濱卻沒這麼無聊

由於條件太過惡劣,袁彬玩了命的照顧和保護明英宗,結果自己卻得了重病,昏迷不醒。這可嚇壞了明英宗,再也不顧帝王體面,撲在袁彬身上就放聲大哭。哪料這一撲,卻反而起到了保暖作用,袁彬醒來了——這一段,也同樣出現在《大明風華》之中,只不過變成了徐濱救活明英宗。

《大明風華》中徐濱對孫若微一生痴情,歷史上的徐濱卻沒這麼無聊

喜寧眼見明英宗不但活了下來,且越活越堅強,便再生毒計,慫恿也先把妹妹嫁給明英宗,想以此“玷汙”大明帝王的名節。

於是,也先派人提親,袁彬識破詭計,對明英宗說:“老大你本是大明帝王,若娶了外族女人,不但氣節喪失,有辱大明,且這事一旦傳回大明,人們會怎麼想你?在被俘期間卻還貪圖女色,就別想活著回去了。”

《大明風華》中徐濱對孫若微一生痴情,歷史上的徐濱卻沒這麼無聊

明英宗這才醒悟,推掉這樁婚事。但喜寧卻又唆使也先,送來6位美女,說是:為了伺候明英宗。袁彬便教明英宗回答也先:“等回到大明後,就會派人娶你妹妹當老婆,那時這6位美女,再一起跟著來吧,專門伺候你妹妹!”

經過這件事後,喜寧對袁彬是恨之入骨,明白了想要讓明英宗就範,就必先除袁彬。於是挑唆也先殺袁彬。明英宗為了救袁彬,再次不顧帝王尊嚴,哭拜也先面前,這才把袁彬從刀口下救了回來——這段,也出現在《大明風華》中,只不過變成了徐濱劫持也先,救明英宗!

《大明風華》中徐濱對孫若微一生痴情,歷史上的徐濱卻沒這麼無聊

所以,明英宗被俘初期,與其說是跟也先在戰鬥,不如說是跟喜寧在搏命。只要喜寧在,無論明英宗,還是大明,就都別想安穩。袁彬更看得真切,便說服了明英宗,讓他去跟也先談判:你瓦剌想破大明的關隘,就應讓喜寧當瓦剌和我的雙料使者入京,這才能有作用。

也先同意後,明英宗便寫了封密信,縫在一位信得過的隨行人員褲內,以這種方式送出情報,最終把喜寧除掉了——這段,同樣出現在《大明風華》中。

《大明風華》中徐濱對孫若微一生痴情,歷史上的徐濱卻沒這麼無聊

但可惜的是,袁彬雖如此大義擔當,卻在奪門之變後,跟于謙一樣被明英宗給害了,以至於花甲之年被下獄遭受毒打!而明英宗卻說:“任汝往治,但以活袁彬還我!”即,隨便你們如何整治,只要袁彬活著就成!

這大概就是為何《大明風華》中,徐濱對孫若微一生痴情,並最終能帶著孫若微出海的初衷設計吧。袁彬對明英宗有再造之恩,既然在歷史上,明英宗沒給袁彬一個交代,那麼就只能用這種方式,還袁彬一個交代——你袁彬是大明功臣,哪怕無聊,也要讓你無聊的有情有義,有始有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