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來認識一位我們國家的科學家,他叫舒紅兵

讓我們來認識一位我們國家的科學家,他叫舒紅兵


讓我們來認識一位我們國家的科學家,他叫舒紅兵

舒紅兵,男,漢族,1967年1月出生,重慶市榮昌區人,無黨派人士,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舒紅兵主要從事免疫相關的細胞信號轉導研究。1987年畢業於蘭州大學,1990年獲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碩士學位,1995年獲美國埃默裡大學博士學位。201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武漢大學教授、副校長、醫學研究院院長。

1983-1987蘭州大學生物學系動物學專業,學士

1987-1990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細胞生物學研究室,碩士。

1992-1995美國Emory大學細胞及發育生物學專業,博士。

1995-1997美國Tularik公司David Goeddel實驗室,博士後。

1990-1992美國密西根大學醫學中心,研究助理。

1997-1998美國Magainin製藥公司,資深科學家。

1998-2003美國猶太醫學研究中心及科羅拉多大學健康科學中心免疫學系,助理教授

2003-2005美國猶太醫學研究中心及科羅拉多大學健康科學中心免疫學系,副教授

2000-2004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長江學者計劃特聘教授。

白春禮院士授予舒紅兵中國科學院院士證書

2005-2013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院長。

2011年 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3-2014 武漢大學教授、副校長。

2014-2019 武漢大學教授、副校長,武漢大學醫學研究院院長。

2019- 武漢大學教授、副校長,武漢大學醫學研究院院長,武漢大學免疫與代謝前沿科學中心主任。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屆學科評議組(生物組)成員,教育部科技委生物與醫學學部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生物技術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湖北省知識分子聯誼會常務副會長,湖北省人民政府參事,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五屆諮詢委員會委員等。

主要從事免疫相關的細胞信號轉導研究,在抗病毒天然免疫反應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國際影響的成果。發現了多個在病毒感染誘導細胞表達I型干擾素的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的信號蛋白,為了解細胞抗病毒反應的分子機制做出了重要貢獻;發現了多個負調控I型干擾素過量表達的蛋白和作用機制,這種精細調控機制避免機體產生過激的免疫反應;發現了新的腫瘤壞死因子家族成員,闡述了腫瘤壞死因子家族的多個成員信號轉導的早期分子事件,為了解相關免疫疾病的分子機制做出了貢獻。

作為首席科學家承擔了2項973/重大科學計劃項目,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抗病毒天然免疫”創新研究群體負責人。

在國際刊物發表論文160篇,被SCI引用12000餘次,其中通訊作者論文單篇最高被引用1200餘次,第一作者論文單篇最高被引用350餘次。

2014年10月8日,Cell子刊Cell Host & Microbe發表生命科學學院舒紅兵院士研究組在抗病毒天然免疫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博士生周倩為第一作者,舒紅兵和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王延軼為通訊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