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高懸達摩克利斯之劍?格力無實際控制人?美的格力之深度對比

美的集團(股票代碼:000333)和格力電器(股票代碼:000651)作為同為廣東走出來的白色家電上市公司,無論在消費市場,還是在資本市場上,都免不了拿來被對比一番。兩者作為行業翹楚,各自都有自身獨特的優勢,今天,我們就從

股權結構、業務板塊、財務數據方面看一看,他們到底有哪些不同之處。


Part 1 股權結構

美的集團:

大股東為美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1.77%;美的控股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何享健(94.55%,剩餘股權由兒媳盧德燕持有),原美的集團董事長。

何享健曾表示,期盼美的能夠可持續發展,打造百年老店,而很多企業的沒落和家族式管理、傳承脫不開關係。因此,何享健於2012年卸任美的集團董事長,交棒於職業經理人——方洪波,不久後何享健更是退出集團董事會。如今美的的決策層裡,沒有“何家”的任何親屬。

格力電器:

2019年,對於格力電器的頭等重大事項莫過於股權轉讓。格力電器原大股東為格力集團,持股比例為18.22%,實際控制人為珠海市國資委,具有深厚的國有背景。自2019年4月發佈股權轉讓消息,至2020年2月公佈實際控制人變更,格力電器徹底完成國企混改,格力集團出讓15%的股份,高瓴資本斥資400多億元接盤。此後,

格力電器將無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也許此次股權改革引入的高管激勵計劃、無實控人結構等現代化企業管理方式能夠給企業帶來新的活力,2020年格力電器的經營風格是否會發生轉變很值得期待。

美的集團早早開始了家族式企業的轉變,格力電器如今也開啟了現代化企業管理之路,無論是家族企業的隱退,還是國有企業的混改,初衷都是為了企業能夠獲得更長久的發展。


Part 2 業務板塊

美的是一家消費電器(廚房家電、冰洗、小家電等)、暖通空調(空調、中央空調、供暖及通風系統)、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庫卡集團、美的機器人公司等)、智能供應鏈(安得智聯服務平臺)的科技集團,業務與客戶已遍及全球,業務涉及 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根據2019年上半年公司年報,美的集團主要家電產品線下、線上市場份額及排名(按零售額)如下:


美的高懸達摩克利斯之劍?格力無實際控制人?美的格力之深度對比

美的集團線下份額一覽表


美的高懸達摩克利斯之劍?格力無實際控制人?美的格力之深度對比

美的集團線上份額一覽表

格力電器是一家多元化、科技型的全球工業集團,旗下擁有格力、TOSOT、晶弘三大品牌,產業覆蓋暖通空調(家用空調、商用空調、冷凍冷藏設備、核電空調、軌道交通空調、光伏空調等)、生活電器(廚房電器、健康家電、環境家電、冰洗)、高端裝備(智能裝備、數控機床、精密模具、機器人、精密鑄造)、通信設備(物聯網設備、手機、芯片、大數據等)等四大領域。

2019年《財富》世界 500強榜單,美的集團排名第 312位,格力電器排名第 414 位。格力電器公司年報指出,在上榜的 129 家中國企業中,格力電器淨資產收益率(ROE)位列第一。

美的集團在家電領域全面開花,行業龍頭地位不可撼動,輔之以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佈局未來高端產品、以智能供應鏈延伸產業鏈條。

格力電器主要依賴在空調領域的品牌優勢,持續進行技術及產品更新換代,同時帶動冰洗等行業領域發展。


Part 3 財務數據

由於2019年年報還未公佈,我們選取兩家公司2017年年報、2018年年報、2019年半年報公佈的數據來進行比較。

1. 主要財務指標分析

美的高懸達摩克利斯之劍?格力無實際控制人?美的格力之深度對比

二者營業收入、扣非歸母淨利潤、經營活動現金流均呈現持續增長態勢,美的電器雖然營業收入高於格力電器,但是扣非歸母淨利潤卻與格力差不多,甚至略低於格力電器,說明格力的盈利能力還是略勝一籌。但是,請注意,美的集團的淨利潤增長速度遠高於營業收入增長速度,而格力電器的淨利潤增長速度則低於營業收入增長速度,說明美的集團的業務盈利能力進一步增強,格力電器雖然營收持續增長,但盈利能力開始下降。

接下來,我們通過毛利率來看看能否印證上述觀點。

美的集團2018年毛利率為29.16%,較上年增長2.65%,2019年上半年毛利率為30.93%,較上年同期增長2.36%。

格力電器2018年毛利率為34.11%,較上年降低1.69%,2019年上半年毛利率為35.39%,較上年同期增長1.78%。

美的集團毛利率穩步上升,與淨利潤增長速度遠高於營業收入增長速度的趨勢一致;格力電器2018年毛利率降低,與淨利潤增長速度低於營業收入增長速度的趨勢一致,但2019年上半年毛利率提高後,淨利潤增長速度依然略低於營業收入增長速度,通過查看2019年半年報,主要是投資收益較上期降低78%。

毛利率的變化趨勢,基本能夠印證上述觀點。

2.存貨分析

首先,我們看一下二者的存貨跌價準備/存貨賬面餘額情況,美的集團2017、2018、2019年上半年分別為0.7%、1.27%、1.96%;格力電器2017、2018、2019年上半年分別為1.28%、1.38%、1.42%,二者比例接近且略有小幅提升,說明二者存貨管理方面比較成熟,在計提存貨跌價準備方面區別不大,略有趨嚴趨勢。

其次,再來看一下存貨週轉天數,美的集團2018年、2019年上半年存貨週轉天數分別為57.09天、44.61天;格力電器2018年、2019年上半年存貨週轉天數分別為48.28天、53.9天;美的集團存貨週轉天數縮短,表明其銷售能力有所增強,而格力電器則呈現出相反的趨勢。由於數據有限,這一結論也可能是暫時性的。

3.商譽

2019年6月30日,美的集團商譽291.04億元,佔總資產比重為10.25%;格力電器商譽3.61億元,佔總資產比重為0.13%。

美的集團商譽主要來源於收購庫卡集團(222.44億元),相比于格力電器,要格外關注一下商譽減值的風險。

關於美的斥資收購德國機器人巨頭庫卡集團併購案,有很多不同的觀點,庫卡股價近年來幾乎一路下跌,2016年美的收購時股價為每股115歐,而目前股價在每股35歐左右。目前,美的集團雖未對庫卡商譽計提減值準備,但是幾乎等同於美的集團全年淨利潤的222億商譽,也是不容忽視的風險因素。

4.研發費用

2017年、2018年,美的集團研發費用佔收入比分別為3.78%、3.52%;格力電器分別為2.69%、2.44%。根據2018年美的集團年報,“據科睿唯安統計,美的在家電領域的發明專利數量連續三年穩居全球第一”。根據2018年格力電器年報,“格力電器則具有全球最大的空調研究中心,連續三年成為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發明專利授權量雙進前十的唯一一家家電企業”。二者在家電行業都是注重研發和創新的公司,在研發能力方面幾乎不相上下。

5.銷售費用

2017年、2018年,美的集團銷售費用佔收入比都在12%左右,格力電器分別為9.54%、11.24%,略低於美的集團,考慮到美的集團產品品類較多,而格力電器空調業務核心地位明顯,實際上二者體現出的銷售驅動力相差不多

美的集團與格力電器可以對比的地方還有很多,但無論如何,二者都是中國白色家電領域的龍頭,隨著物聯網和智能家居的不斷髮展,傳統家電領域也許會出現新的競爭格局,與此同時,美的和格力也在積極拓展自身業務線,憑藉品牌優勢和運營優勢,相信未來能夠更加精彩。(個人原創,轉載請聯繫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