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媳婦對我愛答不理的怎麼辦?

郭暉


她對你愛搭不理,可能因為你有些事沒做到位,也有可能是她缺少家教。兒媳婦麼,只要你把你該做的做到了,她依然愛搭不理,那就表面上差不多得了。和你老公兩口子努力為自己養老存點錢吧。反正我還只是別人兒媳婦,我公公婆婆對我特別好。不過兩代人難免有意見不統一的時候,哪怕有我不樂意的事情,也是我老公拒絕,我從不拒絕。在公婆面前,我不說什麼,讓幹嘛幹嘛,我不是他們親生的,老公和他們有矛盾也都不會放心裡去,不會隔心。他們主張不和我們一起住,說怕住久了有矛盾,所以老人都很努力的對我好,我也得知足,努力對他們好就行了


茜茜的茜126716


很不幸,我也是這種媳婦。為啥用很不幸,因為我知道,家和才能萬事興,但是過了半年才知道真的不行。我們結婚時,彩禮八萬,幾乎都陪嫁過來了,沒要房車,我們在外上班,每次回去都會買衣服,買零食給他吃,一週跟婆婆打兩三個電話,聽到哪裡不舒服,馬上買藥帶回去,有時候在家出去吃夜宵都會想著帶一份給公婆,然後轉折點來了,我懷孕以後,孕四月份時候在婆家住了兩個星期,每天睡到八點起床,他嫌我懶,孕吐是孕四月才結束,桌上真的連肉都很少看到,然後她對我說以後崽就放在外婆家帶吧,我說除了改姓,或者出生活費就可以,她不說話了,第二天對我說,她如果明年種不了地就沒有收入,讓你媽媽過來照顧月子吧,我說讓你崽照顧吧,你繼續種地沒關係,她不肯,說她崽照顧不好。孕四月的時候人真地很吃虧,因為孕吐才結束,營養沒跟上,人的心情不好,經常坐在沙發上休息,然後她跟我說,有人問她為啥不見你媳婦下田幹活,說完這句話,她就望著我。肯定會有人問為啥你要住婆婆家,因為不住她家,她會很委屈的跟別人說,我媳婦不回來的,就跟我崽回來一起住兩天,也不曉得哪裡得罪她了。過年邊上還發生了一件事,現在正是少食多餐的時候,那天在飯桌上說起來了,她說,多餐的就沒有東西吃,你說我該怎麼對她熱情的起來。


劉米糖


我就是那種對婆婆愛答不理的兒媳婦,我為什麼這樣?

我剛和老公是真正的裸婚,沒婚禮沒彩禮,但是這些我都不計較,畢竟我是看上老公這個人,只要他對我好,有上進心顧家就行了。剛進老公家門時,我也想婆婆帶大老公不容易,要好好對她,剛開始的兩年我也確實是這樣做的,每次回家給公婆和小姑子都買衣服,跟婆婆聊天,但是慢慢的婆婆有點得寸進尺,可能是看我脾氣好,以為我傻,經常當著外人在我面前說以後小姑子要我老公供讀書這種話,我每次聽到這話心裡特不舒服,這憑什麼?公婆都懶得要死,你養不起別生啊(小姑子比老公小14歲),反正這樣的事多了,我漸漸的不想跟她說話了,我現在結婚八年了,我和老公辛辛苦苦買了房買了車,孩子我自己一邊上班一邊帶,我就是不想跟婆婆有過多的牽扯,也不想理她


小雪薄荷檸檬你besos


你是不是對她也愛答不理呢?

1.是,那就是彼此都不搭理,那是兒媳婦的不對,婆婆為老不尊,兒媳婦得有禮貌,不然婆婆出門怎麼被人笑話!

2.不是,婆婆辛苦幫著兒媳婦,熱臉碰上冷屁股,兒媳婦的不對!婆婆應該離開他們,過自己的生活,逍遙自在!

我認識一個老太太,平時我都稱呼她為劉大娘,說說她的故事

劉大娘結婚後生了三個孩子,兩個女兒是雙胞胎,兒子是後來才有的。所以對兒子,劉大娘可謂是全心全意的栽培。而且劉大娘的性格很強勢,一家之主不是她的丈夫,而是劉大娘自己。而且劉大娘喜歡控制,小到今天吃什麼菜,大到孩子們上什麼大學、幹什麼工作,她都要管。

直到後來,三個孩子都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了,關於孩子們的另一半,劉大娘可謂是“盡心盡力”。擇偶標準不是孩子們喜不喜歡,劉大娘只要看不順眼,不管對方什麼身份,都不要!經過一番挑選,終於全都順利結婚了。兩個女兒嫁得很近,就在本地,婚後只要一有空,就回孃家來看劉大娘。
兒子結婚的時候,劉大娘沒有準備婚房,就在自己家裡辦的。兒媳婦小佩是個慢性子,對這些也沒有多想,畢竟很多人結婚後都是和父母一起住的。因為兩個小姑子天天往家裡跑,家裡每天都很熱鬧。小佩喜歡安靜,只能吃完飯打掃過後,去附近的小公園裡才能清靜一會兒。

小佩之前沒談過戀愛,畢業後父母身子不是太好,小佩就在家裡附近找個一個工作。後來也是經人介紹認識了劉大娘的兒子,兩個人相處都很不錯,到了合適的年紀,也就結婚了。但是,結婚後才發現,丈夫家裡是婆婆獨大,誰都不能反對婆婆的話。再加上兩個小姑子天天往家裡跑,小佩因為上班也沒有時間給他們做飯。有天小佩工作完回家,婆婆就讓小佩辭職,安心在家裡做個家庭主婦。

小佩不想辭職,等丈夫回來後,和丈夫說了這件事,想讓他說說情,但是丈夫卻站在了婆婆那面,讓自己在家裡好好的,早日懷上孩子。小佩沒有辦法 ,只能辭職。這以後,小佩才真正瞭解到了婆婆的霸道。每天從早忙到晚,劉大娘還是不滿意,小佩為了不讓父母擔心,電話裡也是報喜不報憂。

在這個家裡,小佩從來沒有享受過,每天伺候完婆婆,還要給兩個小姑子做飯,小佩感覺比上班還要累。直到小佩懷孕,這種情況才有所改善。但是也只維持到小佩生下女兒的時候,婆婆一看是個女孩兒,喜悅的心情就一下子淡了不少。雖然在小佩父母面前,還是慈善婆婆的樣子,但小佩知道,婆婆是希望自己生下個兒子的。

小佩出院後,就在家裡坐月子了。婆婆卻天天在外面打麻將,不給小佩做飯。兩個小姑子也成天不見人,小佩只能下床自己隨便煮點兒東西吃,自己捱餓沒關係,不能讓孩子沒吃的啊。

小佩父母一過來,婆婆就換了種嘴臉,說一定會好好照顧小佩的,不會讓她受委屈。小佩也是看清了婆婆的本性,但為了不讓父母操心,也就沒說什麼。但是月子裡沒好好調理,營養沒跟上,奶水少得可憐。孩子沒奶吃,只能大聲哭表示抗議,小佩就算心疼也沒辦法。有次丈夫回來的時候,孩子正好在哭,就問小佩怎麼了。劉大娘當著小佩的面就說:“她不給餵奶,孩子能不哭嗎?”

小佩快要氣炸了,直接爆發了,把婆婆在月子的所作所為,想吃飯還得自己做等事情全都說了出來。但是沒人相信自己,兩個小姑子自然是幫婆婆說話的,她們說自己不懂感恩。丈夫也說自己不懂事,小佩一氣之下想到了離婚。但是看著剛出生的女兒,小佩忍了。

後來兒子出生,婆婆雖然卻孫子很上心,但對自己還是老樣子。日子一天天過去,小佩的一雙兒女也開始工作了,婆婆的身體也一天不如一天。兩個小姑子在婆婆倒下之後,也是能有多遠跑多遠,丈夫每天要上班,家裡只有小佩一個人能照顧劉大娘。

想想從前受的委屈,小佩照顧婆婆也是愛答不理的,劉大娘回想自己以前的做法,也很後悔,都是自己作的啊。


發現感知


我的建議\b是:涼拌!(笑)

現在的年輕人,與老年人根本沒有共同語言,啦不到一塊去,所以愛搭不理很正常。其實你只要認真觀察一下,兒子兒媳甚至和孩子之間也交流並不多。因為他們都忙於看手機。

我的兒子兒媳晚上來看孩子,兩人進家往沙發上一坐,就不抬頭也不吭聲了。有時小孫子感到受冷落,故意抗他爸媽一下,或趴在其身上,兒媳總是把身子一扭:去,一邊玩去!(笑)

兒媳對婆婆愛搭不理,還有一個可能是:生性木訥,不善於和別人打招呼。

我兒媳剛結婚時,還和我們住一起,上班走不說一聲:爸媽我上班去了。下班回來,有時兒子不在家,我們給熱好飯菜端上來,也不會說一聲:謝謝爸媽!(笑)

那時我一般早起出去鍛鍊,有時碰上她下夜班回家,走對臉了,她走她的、我走我的,就像不認識。我倒沒覺什麼,老伴頗有微詞,兒子說,她就那樣,回孃家她媽媽都嫌她見了老親四鄰不打招呼。於是釋然。

分開住以後,晚上來,進門仍不打招呼,但走時知道說一聲了:爸媽,我走了。

我對老伴說:這不是進步嗎?年輕人不懂事,大兩歲就好了。再說不搭理又咋了?我們又不少塊肉。只要他們好好過日子,比啥都強!

大家說老李的看法對不對?


嶧縣西門裡老李


哎!同病相憐呀!我兒媳婦也是這樣,也不知道為什麼,也可能就是性格原因?也或許對咱有啥不滿?

怎麼辦?好像也沒什麼好辦法。不答理就不答理吧,現在年輕人惹不起。不要說兒媳婦,有時候咱兒子也是那樣。

惹不起咱就躲吧。離他們小倆口遠點。我這兒子結婚才半年,也沒孩子,所以也不需要咱幫忙。所以就:遠離。

這一冬天都沒見他們,本來說初一聚聚,結果疫情嚴重,也沒讓他們過來。

我們做婆婆的,就是人家需要咱就去幫,人家不需要,咱就遠離,不給人家添麻煩。


SmileO615


我就是這種兒媳婦,為啥呢?畢竟咱當初也是奔著孝敬公婆,家庭和睦,大家一起歡歡喜喜把日子過好來的。但是你把人家當親人看,人家不一定也是這麼想的啊!舉幾個例子吧,你可能就能理解一點了。

15年生大寶那會,東西絕大部分都是自己準備的。當時是冬天,雪白天化晚上凍,,路上一層冰。自己實在出不去,還有大卷的衛生紙沒準備,就說:“媽,你出去買菜順便給我帶回一包大卷的紙。”人家說,醫院啥都有,到時候再買也來得及。就這樣從我住院到生孩子,婆婆也沒提買紙的事,最後還是我自己媽在醫院超市買的。

坐月子,我婆婆說,月子裡不能吃葷腥。她當初就這樣。[我想靜靜]

出月子的時候,我媽讓我給婆婆點錢,畢竟人家伺候半天。她沒有給她的第一個孩子任何見面禮的情況下,反而拿走了兩千。

以後每餐都是我帶孩子,人家先吃。甚至等到我吃飯,就剩下一個雞頭。

再以後,我上班了。人家帶孩子就成上班了,只要我在家,孩子肯定不沾手。我上班回來,喂孩子吃飯,從來沒午休過,帶孩子玩一中午,婆婆中午睡覺。等我上班要走人家過來帶孩子,然後再哄孩子睡覺,這一覺基本就能到我下班了。(老公不作為[打臉])

關於育兒,從來不聽,不給孩子加鹽,不跟孩子用一套餐具,親孩子,用桌布給孩子擦嘴,給孩子玩手機…舉不勝舉。

給婆婆買雙鞋,人家當面直接說,最便宜的吧!

到後來,懷二胎。婆婆說要不是這邊人丁單薄,多個閨女不算啥,就讓我做流產了(我二胎還是女寶)[淚奔]沒因為懷孕給我準備過任何吃食,卻把同事送給我袪胎毒的鵝蛋吃完[贊]月子裡不做飯,就算我生病晚上也不幫忙帶孩子,,晚上發燒到渾身發抖,我跟對象要去醫院,人家也沒起床看一眼。

結婚後,給婆婆買過鞋,買過衣服,給過錢,給公公買藥,在一起住,日常的東西也買。這些錢都是我工資出。我沒從她手裡接過任何東西。

從結婚起從沒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上輩子做了多大孽,結婚前腦袋是有多昏,才進了這個家門。

不想再回憶了…我盡力在走出來,不在被這些記憶折磨…

沒有一個女人是帶著仇恨,走近一個家庭的。只是大多數被寒了心。


何必230417196


我也是那個兒媳婦,我現在跟她在一個屋簷下真的一天也呆不下去,她一來我就要抑鬱的那種,公公不在了,她也老了,每年來我家過年,想想每年最多隻在我家住兩個月,我也只能忍,所以選擇儘量不說話,以免自己更抑鬱原因有很多,我做了二十五年的兒媳婦,受她的氣夠夠的了,不想再提那些糟心的事


手機用戶62875314665


我就是一個不愛搭理婆婆的人,但公公例外。固執,脾氣臭,什麼都要聽她的,按她的來,沒人能做合她意,嘴特別愛念,什麼都想管著,心眼小,氣量度量都不大,生小孩住一起多半年,那滋味就是煎熬。觀念不一樣,說半句話都覺得多,甚至有有時候說句話被懟的死死,她孃家人總跟我說她有多好多好,我保持沉默。而且事特別多,是那種明面上,不相處久了,感覺不到的那種,我自己也感覺得到她內心深處也不怎麼喜歡我,我嘴不甜,不圍著她轉,在這個家,她自我為中心慣了。沒有誰對誰錯,合不來就保持距離,保持邊界感,懶得為了生活中的小事情引起不必要的矛盾,沒有血緣關係的兩個人,也沒必要要求對方為自己付出太多。子女一但結婚,一定要獨立,雙方父母少干涉,學會放手,保持距離,距離產生美。


玲體驗


我是太悶了,性格內向,一天說不了幾句話,只和對象說,嫌棄我不嬉皮笑臉,不和她聊天,不像對親媽那樣對她,親媽相處多久,她多久,關鍵是我的性格在這,大家都知道,我媽說我三腳排不出個屁,我媽都說,我能怎麼辦,為了這事來說我,疙瘩就開始了,後面因為這又吵我,我都不還嘴不敢,現在,我沒那麼軟弱了,說一句回一句,真好,自己以前真憋屈,所以呢,關係很僵了,我也看透了,過自己的日子儘量過好,能不被影響就不被影響,影響了我也沒辦法了[笑哭][笑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