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要買什麼筆”孩子天生膽小沒主見?錯!是忽視獨立性培養

諾諾今年5歲了。在別人眼裡,諾諾是個聽話懂事的好孩子,平時不用媽媽多操心。他的媽媽還引以為豪,經常向別人誇耀自己的孩子多麼聽話,從不用自己操心,無論做什麼事都會事前“請示”自己。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媽媽發現諾諾無論做什麼都要“請示”自己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比如,孩子連買一支什麼樣的筆都沒主意,要媽媽做主,見了陌生人不敢打招呼,不敢獨自出門買東西。與同齡人相比,諾諾顯得非常膽小沒主見。曾經讓媽媽引以為傲的孩子,現在讓媽媽變得很是苦惱,媽媽不知該如何教育才好。

“媽媽我要買什麼筆”孩子天生膽小沒主見?錯!是忽視獨立性培養

生活中,像諾諾媽媽這樣苦惱的父母並不少見。他們往往認為孩子還小,沒有自己選擇的能力,很多事情不懂,需要事事由父母代辦。父母為孩子包辦一切,作為父母的,認為這是對子女“愛”的表現,卻沒有想到這反而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不利的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父母包辦一切的缺陷逐漸顯露出來:孩子在父母“愛”的關懷下逐漸變得膽小沒主見,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無論大事小事都等待父母做決定,跟同齡人相比相差甚遠,讓父母很是苦惱。

其實,這是父母忽視對孩子獨立人格培養的結果。孩子膽小沒主見並不是天生的,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的教育。

“媽媽我要買什麼筆”孩子天生膽小沒主見?錯!是忽視獨立性培養

一、錯誤認為孩子不存在獨立人格

著名的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很早就提出,“孩子本身也有其獨立人格”。作為父母,一定要承認且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幫助孩子認識到自己的人格,並且幫助孩子塑造健康積極的性格。

然而,在傳統的家庭教育當中,孩子的人格似乎總是被忽視,有的父母甚至認為孩子根本不存在人格,父母對孩子的管教是理所當然,對孩子的各種管教方式諸如打罵或是包辦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在孩子真正長大成人或者在父母眼裡“長成大人”之前,孩子並不能得到家長從內心對他們人格的重視和尊重。

“媽媽我要買什麼筆”孩子天生膽小沒主見?錯!是忽視獨立性培養

二、注重孩子的物質需求,忽視人格培養和精神追求

在孩子幼年時期,父母往往更注重孩子的物質需求,更關心他們的身體健康,而沒有重視孩子的人格發展和精神需求,導致孩子的身心發展不夠平衡和健康。很多父母會埋怨孩子膽小懦弱,沒有擔當,其實孩子變成這樣很大原因就是在孩子幼兒時期造成的。

“媽媽我要買什麼筆”孩子天生膽小沒主見?錯!是忽視獨立性培養

幼兒時期是孩子本身人格迅速發展的時期,但是很多父母因為孩子年紀小而忽略孩子的獨立人格,強制孩子聽從自己的安排,孩子如果不聽話,就會責罵或冷落孩子。父母的行為可能當時讓孩子順利“聽話”了,卻讓孩子錯失培養獨立性的機會。父母以“愛”的名義,剝奪了孩子很多選擇的權利。長期以往,孩子的自信心受到打擊,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無論大小事都以父母的判斷為準則,對父母產生強烈的依賴性,對其性格的發展極為不利。

“媽媽我要買什麼筆”孩子天生膽小沒主見?錯!是忽視獨立性培養

三、不可忽視的獨立性培養

世界上最偉大的、最無私的情感,當屬父母對孩子的愛。但是,父母的關愛也時常伴隨著一種危險,稍不留神,保障孩子健康成長的關愛就變成了孩子身心獨立發展的阻礙。一個沒有獨立人格的孩子日後是無法真正獨立的,因此,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千萬不能忽視孩子獨立性的培養。

“媽媽我要買什麼筆”孩子天生膽小沒主見?錯!是忽視獨立性培養

1、樹立正確的育兒觀。作為父母,首先要把孩子當做一個獨立的個體看待,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承認並且尊重孩子獨立人格,孩子感受到被尊重,才能更加大膽自信。在跟孩子交談時,父母要比平時更為溫柔和細緻,不要用粗暴的方式給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創傷,將他們正在甦醒的人格意識扼殺在搖籃裡,這對孩子日後性格的形成是很不利的。


“媽媽我要買什麼筆”孩子天生膽小沒主見?錯!是忽視獨立性培養

2、與孩子平等溝通,而非命令口吻解決問題。傳統教育當中,父母認為孩子還小沒有選擇的能力,於是便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和要求為孩子制定“規則”,並要求孩子“聽話”。然而,父母時時刻刻的耳提面命會讓孩子的健康發展受阻,孩子逐漸萌芽的獨立意識就會被磨滅,漸漸變得沒有主見。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說過:父母蹲下來和孩子說話,不但拉近了與孩子的物理距離,更拉近了與孩子的心理距離。蹲下來這個動作對家長來說簡單易行,但對於孩子來說卻是意義非凡的,因為他們能感受到父母的尊重和平等對待。蹲下來,與孩子平等溝通,而非命令孩子;為孩子出謀劃策,而非替孩子做主,這樣孩子才能學會獨立思考,做一個有主見的人。

“媽媽我要買什麼筆”孩子天生膽小沒主見?錯!是忽視獨立性培養

3、對孩子給予信任。父母過分干預孩子的成長,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養成孩子的依賴和懶惰心理。很多父母之所以會替孩子包辦一切,很大程度上是覺得孩子沒有能力完成,必須由自己幫助。在幫助的過程中,由於家長的不耐煩或是無意之舉就變成了替孩子完成,這顯然是不利於孩子獨立性培養的。

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父母要相信孩子具有獨立的能力,要適當放手,讓孩子有機會去鍛鍊,去證明。父母的信任對孩子自信心和自尊心有很大的幫助,都能幫助孩子更快走向獨立。

“媽媽我要買什麼筆”孩子天生膽小沒主見?錯!是忽視獨立性培養

4、當好引導者,不當監督者。孩子的幼兒時期,是自我意識從無到有的過程,尤其是進入4歲以後,孩子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都處於高峰期,希望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處理事情。然而,父母認為孩子還小,不具備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因此便會干涉甚至監督孩子。從表面上看是父母幫助孩子,事實上父母這樣的行為在無意識當中扼殺了孩子獨立的慾望,孩子只會變得越來越依賴父母。

“媽媽我要買什麼筆”孩子天生膽小沒主見?錯!是忽視獨立性培養

父母不能代替孩子走向獨立,因此,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要耐心指導、幫助孩子走向獨立,但是,指導和幫助並不等於監督,育兒路上,父母要當一個引導者、護航者,而不是監督者。只會做監督者的父母是失敗的,在家長的監督和干擾當中,孩子性格容易向兩個極端發展,要麼變得叛逆,要麼變得不自信,不但不利於孩子的成長,也會增加父母的負擔。因此,我們要學會理智地愛孩子,當好引導者而非監督者的角色,正確地引導孩子成為一個獨立的、自信的個體。

“媽媽我要買什麼筆”孩子天生膽小沒主見?錯!是忽視獨立性培養

四、總結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但父母在愛孩子的同時也需要理智,否則,這種愛護和照顧一旦“用力過猛”,就會變成孩子健康成長路上的阻礙力量。父母不要因為孩子小,不夠獨立就事無鉅細地為孩子決定一切。父母要成為一個引導者,而非一個決策者。

正如蒙臺梭利所說:“我們給予兒童自由和獨立,就像我們給予了一個早已對活動做好充足準備的創造以自由和獨立”。請相信我們孩子吧,給他們機會去鍛鍊,我們會發現孩子比我們想象得表現得更好!

“媽媽我要買什麼筆”孩子天生膽小沒主見?錯!是忽視獨立性培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