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A上雲:SaaS是RPA的“銀彈”嗎?

​01


歐洲中世紀間,傳說有一種怪物叫做狼人,異常兇狠,傷人無數。常規子彈對它毫髮無傷,只有一種銀色的子彈能夠徹底殺死狼人。由於效果甚佳,自此以後,這種子彈成為中世紀騎士們居家旅行殺人越貨謀財害命之必備佳品,他們給它取了一個響亮的名字:

『銀彈』

自此以後,人們就把那些一用就靈、屢試不爽的工具和方法,通通叫做銀彈。追尋一勞永逸的人類通病,更是使得幾乎在所有領域,狂熱的人們都陷入對銀彈的漫無目的尋找。令人驚訝的是,即使在極度理性的計算機領域,該現象仍然存在。為了警醒業界,1986年,IBM大型機之父佛瑞德·布魯克斯發表一篇軟件工程領域極其經典的論文『沒有銀彈』,其觀點死板,甚至有些武斷,但卻振聾發聵:

沒有任何技術或管理上的進展, 能夠獨立地許諾使軟件系統項目生產率、 可靠性或簡潔性獲得數量級上的進步。

當時布魯克斯謙虛地為這句話加了一個時間定語:十年內。

三十多年過去,這個結論依然成立。

RPA上雲:SaaS是RPA的“銀彈”嗎?


02


雲計算之於RPA,彷彿就是這樣一顆『銀彈』。

最近,國外某知名RPA廠商發佈旗下最新平臺,宣稱:

這是一個完全基於雲端和網頁的解決方案,用戶可以通過登錄雲服務平臺,在雲環境中部署軟件機器人,並基於瀏覽器從任何地方進行訪問。作為對比,傳統RPA需要在每一臺機器上都安裝和部署軟件,軟件版本更新時還需要升級每一臺機器,這種落後的軟件架構,給IT部門帶來巨大的工作負擔。

你聽聽,這些話怎麼這麼耳熟啊?

沒錯,博聞強識的你一定還記得:二十多年前,“全球SaaS先驅”Salesforce也是這麼評價Oracle、SAP和微軟的

國外尚且如此,國內形勢更甚。近年來,已有多家國內RPA廠商競相宣佈“全面擁抱雲計算”,一時間,

RPA上雲,彷彿是學齡兒童上學,到了時間肯定是要上的。

他們還仿照SaaS(軟件即服務),給這種雲端RPA機器人也取了個響噹噹的名字:

RaaS(機器人即服務)


03


然而,好名字不能解決所有問題。SaaS被神化,主要還是源自Salesforce商業上的巨大成功;RaaS最終能否成功,同樣取決於RaaS能否像Salesforce一樣解決行業痛點。

那麼RPA的痛點是什麼呢?舉二為例:一曰高度定製化,二曰實施成本高。

RPA替代的是工作中機械重複的部分,但是,由於行業不同、崗位不同、環境不同,即使替代的是同一類人力工作,實施方案也可能不盡相同,定製化幾乎是RPA項目與生俱來的特點。因此,有些廠商壓根就沒想過做普適化的RPA平臺,他們勤奮接單,用心定製,

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需求的同時,也成功地將自己逼入“項目越接越多,公司卻越來越不掙錢”的境地。

Salesforce是如何解決上述問題的呢?首先,Salesforce推出一個簡單、廉價的基礎版本,該版本能夠滿足客戶絕大部分常見的標準化需求,這一招吸引了大量中小客戶;其次,Salesforce基於海量客戶,搭建了開發者平臺AppExchange,非標準的客戶需求由第三方來滿足,Salesforce由此坐大。

至於SaaS本身,其實它解決的是貴賣還是廉租的銷售模式問題。對於RPA而言,租賃顯然比買斷要合算。相對低廉的實施成本,也使得客戶的ROI(投資回報率)相對提高。


04


當然,RPA上雲,絕非易事。

首當其衝的是數據隱私和信息安全問題。

每家企業的CIO都知道上雲意味著什麼?雖說RPA的優勢是非侵入性,可以非接觸的方式間接處理業務,但是上雲還是使得企業的敏感數據、業務流程、信息系統暴露在第三方面前。而在幾乎全盤信息化的今天,這些東西幾乎就是企業的全部命脈。

一些信息安全等級較高的組織,涉及國計民生的部門,在權衡上雲能帶來的收益和需要承擔的風險後,仍然堅持選擇私有部署等“性價比不高”的方案,“多花錢,少出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也就不足為奇了。

因此,即使在上雲模式已在多個領域驗證可行,RPA上雲仍呈現出謹慎推進的態勢。RPA的AI雲服務能力、雲端管理平臺、機器人商城等部分,作為先驅,已率先上雲;而全盤上雲,仍期待富有勇氣的開拓者和合適的契機。

王堅博士在《在線》一書中提到:

“每個人是否願意把‘數據’這一新型的財富形式放在互聯網上,是一個涉及體制架構、公民責任、社會環境,乃至和人性密切關聯的問題”。


05

事實勝於雄辯,2020,讓我們拭目以待。


RPA上雲:SaaS是RPA的“銀彈”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