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檢測呈陽性就可以確定非洲豬瘟了嗎?

用戶7032231184980


當前,非洲豬瘟已席捲我國絕大多個省份,給養豬業造成了巨大危害。而目前對於該病的防治仍沒有特效辦法,只能採取“防堵+拔除”的措施,而拔除必然要先做出診斷。通常情況下,通過流行特點以及臨床特徵就可做出初步診斷,但若要進行確診,還需採樣進行實驗室檢測。那麼,採集唾液進行檢測,結果呈陽性是否就可以確診為非洲豬瘟呢?



其實,對於這個命題,有關專家早已給出了答案。先前專業人員把分離出的非洲豬瘟病毒人工注射到了健康豬體,結果3天后就在實驗豬的血液中檢測到了非洲豬瘟病毒,隨後在其唾液和糞便中也得以發現。


而介於同居實驗更具說服力(因為臨床上非洲豬瘟的感染,往往是通過物理性傳播和消化道進行接觸的),專家們又進行了同居感染實驗。結果發現:非洲豬瘟在自然感染的情況下,其病毒最早會出現在唾液中,足足比血液中出現要早過3日。也因此,專家們建議在豬群無症狀的情況下,可以定期採集豬隻唾液,對豬群進行非洲豬瘟檢測,做到早發現、早處置。

當然,這也就很好的回答了題主的疑問,唾液檢測呈陽性,是完全可以確診為非洲豬瘟的。而對養豬戶來說,在不進行剖檢的情況下,除了可以採集唾液進行檢測外,還可以採集鼻腔液、洩殖腔液等進行混檢,結果顯著。

當然,當豬場發現了陽性病豬,養殖戶朋友也不要過於驚慌,應該儘早報告有關部門進行規範處置。


奇趣三農


非洲豬瘟疫病毒在剛被感染或發生時,其表現並不是完整的臨床症狀。並且在疫病發生的早期階段或少數受感染豬隻所表現出的症狀容易與其他疾病的症狀相混淆。而非洲豬瘟疫病毒至今仍沒有可靠的預防免疫疫苗及防治藥物,為了有效地防止疫病的傳播,及早發現疫情併成功地進行'撥牙式'防控,這就得掌握並藉助於成熟有效的臨床檢測枝術。那麼,根據國外有效的防控檢測經驗及國內自18年8月本國發生疫情的八個多月來的臨床成功防控及檢測實踐經驗的技術推廣,已經允許豬場進行非洲豬瘟疫病毒的自檢自查,而在操作過程中通常會採用血液或唾液兩種樣本進行實驗檢測,為及早地進行成功防控,制止疫病的傳播爭取到最佳的時間。


既然豬場可以通過血液及唾液樣本進行非洲豬瘟疫的檢測來發現病毒,那麼鋒哥就得先跟大家科普下關於通過這兩種樣本對非洲豬瘟疫病毒的檢測技術及實驗方法。

1、在對病疫的科學實驗中,採用肌肉接種的方法對豬進行病毒試驗接種,豬在實驗的臨床表現下,最早先於三天即可在實驗豬的血液中檢測到病毒,而隨後才能在唾液及糞便物中檢出。

2、而豬場的豬在實際臨床表現中,往往都是通過豬群之間的嘴鼻直接接觸或間接接觸而感染病毒,這便是自然感染的正常方式。而非洲豬瘟疫病毒在自然感染病毒的情況下,往往比在血液中檢測出病毒早於3~18天,即在自然感染病毒的情況下,血液會在唾液的檢測出病毒3~18天后才可能檢測出來被感病毒。但實際豬場在血液中檢測出非洲豬瘟疫病毒,已經可以斷定為己有很大一部分豬已經受到病毒感染了。所以,豬群中一旦出現不食、厭食、輕微發熱等疑似病症則應立即對病豬進行唾液及肛腸試紙混合檢測,為及時發現非洲豬瘟疫病毒並及時地對豬場的進行防控,減少受疫感面積爭取最有利的時間。



綜上所述,根據在實驗技術及臨床表現對受感非洲豬瘟疫病毒的豬的病毒檢測分析,在豬場的實際操作中,利用豬唾液來檢測到病毒呈陽性不但可以斷定為豬已經感染到了非洲豬瘟疫病毒,而且還為豬場及時發現病毒,及早進行非洲豬瘟疫的有效防控,爭取到了最有利的黃金時間。


鄉民鋒哥


是的,無論通過何種方法得到的結論,檢測報告呈陽性都代表此被檢測動物為發病狀態或隱性發病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