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黃河泥沙每年有16億噸流入渤海,渤海還沒被填滿呢?

導語:為什麼黃河泥沙每年有16億噸流入渤海,渤海還沒被填滿呢?

黃河作為我們國內的第二長河,一直以來都是孕育著華夏文化的母親河。不管是在我們國內還是在世界範圍內,黃河都是有著自己獨特的地方,它也被稱為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黃河是位於我們國家北部的大河,它的全長達到了5464公里,流域面積更是達到了752443平方公里。在黃河兩岸也是孕育了上下五千年的華夏文明,不管是在之前,還是現在黃河都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黃河以它獨特的魅力奔騰在我們國內的9個省份以及自治區之間,也是給這些地方帶去了非常豐富的水資源以及水生物。

為什麼黃河泥沙每年有16億噸流入渤海,渤海還沒被填滿呢?

黃河的名字由來也是與這當中的泥沙有關,黃河本身的水流量非常大,泥沙含量非常大,根據科學的推算,黃河每年都會生產出16億噸的泥沙,而在這當中有12噸的泥沙會流入大海當中,省下的那一部分則會留在黃河的下游,這時候正是因為這些泥沙最終堆積成了平原。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看到這麼大的含沙量就會有人好奇這當中的泥沙是從哪裡來的呢?其實這麼多的 泥沙大多數都是來自黃河中游的黃土高原。

為什麼黃河泥沙每年有16億噸流入渤海,渤海還沒被填滿呢?

以正常的角度去看待的話,每年都有那麼多的泥沙流入黃河當中,以及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看到很多的水土流失非常嚴重的現象,以及山東東營的面積每一年都在增長。這看起來也算是一件不壞的事情。不過小編也不得不提到,相比於黃河帶來的泥沙問題的微瑕,這一面積的增大根本就算不上什麼好事。在我國的歷史上,黃河也是有過“發怒”的時候,地理學家的統計數據當中,在華夏文明的這5000多年的歲月當中,黃河的下游決口次數高達一千五百多次,大面積潰堤的次數也是達到了26次,也正是黃河的泛濫,不僅是讓黃河兩岸的居民失去了美好的家園,與此同時也是讓當地的土壤失去了肥力。這樣對於兩岸的生態環境也是有著很大的壞處,那麼為什麼黃河會決口氾濫呢?其實就是因為黃河裡面的那些泥沙的大量堆積造成的,正是因為這樣黃河改道,最後才出現這樣的問題。

為什麼黃河泥沙每年有16億噸流入渤海,渤海還沒被填滿呢?

對於這樣的現象很多人都會產生疑問了,那就是每年都有那麼多的泥沙流到渤海當中那麼為什麼這麼幾千年下來了,渤海還沒有被填滿呢?那麼接下來就讓小編來告訴你,首先是因為每年會有16億噸泥沙流入黃河,在這當中的12億噸泥沙流到了大海當中,省下4億噸在黃河下游,這一部分衝擊成了平原。而渤海的面積很大,所以黃河的泥沙一時半會是不會將渤海填滿的。

為什麼黃河泥沙每年有16億噸流入渤海,渤海還沒被填滿呢?

還有就是這些年來我們國家也是在黃土高原地區進行了大面積的退耕還林的策略,長江中下游的城鎮化速度也是加快了,這也加快了房地產的建設,在黃河的中下游我們也是看到了很多的採砂場,這能夠帶走一大部分的泥沙。還有就是黃河沿岸的各個省份的灌溉工程也是引用了黃河水,這時候也是讓黃河水量減少了,這時候也是能夠減少攜帶的泥沙量的,所以想要將渤海填滿的話,還是不大可能的;最後就是要填滿渤海的話,需要足夠的泥沙,但是泥沙是從內陸流失的,如果黃土高原的泥沙都被衝到了渤海當中了,那麼就需要考慮黃河流經中下游時都沉積作用了。

為什麼黃河泥沙每年有16億噸流入渤海,渤海還沒被填滿呢?

現在我們看到的黃河河口每一年都會向渤海推進那麼幾公里,但是看不到它攜帶來的大量泥沙沉積到渤海的海底,而沉積的速度也差不多與入海泥沙的量差不多,所以我們看到渤海的面積並沒有明顯的縮小。

為什麼黃河泥沙每年有16億噸流入渤海,渤海還沒被填滿呢?

那麼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一個問題,那就是一直以來都是非常渾濁的黃河水在貴德縣這一部分是清澈的呢?其實想要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的話,那就需要從當地的生態環境來說了,從古至今,貴德縣的人們就一直在黃河兩岸及其支流範圍勞作,在這同時他們在閒暇時候也會進行植樹造林,他們大量種植綠色植被,最終讓貴德縣形成了大面積的林區以及草原灘地。如果是從地理環境的問題來看,貴德縣城及其內三河地區,幾乎都是被樹林包圍的,所以也就形成了 “林在村中,村在林內”這樣的景觀。因為有大量的綠色植物,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治理了水土流失問題,在這同時也是對黃河的泥沙起到了阻礙沉澱的作用,所以才讓河水在這一流域當中變得清澈無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