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死前,左良玉手握80萬大軍,卻按兵不動,為何還被稱為忠臣?

呆呆牟子


談到崇禎這個皇帝,人們經常會發出嘆息之聲。他是一個愛護子民的好皇帝,臨死前留下遺書,讓清軍可以任意處置自己的屍體,但是不要傷害百姓;但同時對於大臣們來講,他卻不是一個好伺候的君主。因為崇禎的多疑,君臣之間的關係緊張到了極點。

在明朝末年,有一個人掌握著可以左右局勢的力量,他就是當時麾下有80萬大軍的左良玉。他對崇禎的態度,可以說是當時臣子的典型代表。

左良玉出身貧寒,是一個草莽將軍

左良玉是個孤兒,從小由自己的叔父撫養長大。在12歲的時候因為家中貧寒、無力供養而外出當兵,雖然他作戰勇猛,屢立戰功,卻因為沒有靠山而經常受挫。

但是他的運氣還不錯,在1630年,左良玉終於遇到了自己的伯樂,那就是平督治侍郎的侯恂。經過仔細觀察,侯恂發現左良玉雖然不善言辭,卻具備作為將領的素質,於是推薦他率領人馬與當時的後金,也就是清兵作戰。

這次的機會讓左良玉開始了自己的青雲之路,不久他就成為了明朝屈指可數的幾個將領之一,手下人馬無數。

但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打仗的時候卻有兩個“邪門”之處,那就是“逢忠必勝”、“遇成必敗”,“忠”是指張獻忠,左良玉似乎天生就是他的剋星,每次相遇,都能夠將他打得落花流水;而“成”則是指的李自成,面對他的時候,左良玉似乎失去了一切神奇,成了落荒而逃的那一方。

君主命在旦夕,左良玉卻選擇了冷眼旁觀

從前文我們可以知道,左良玉家境不好,所以也沒有受過多少忠君愛國的教育,他的伯樂是侯恂,並不是崇禎。這就註定了他對於崇禎並沒有太深的感情。

1644年,李自成長驅直入,將北京團團包圍,困住了崇禎,在這種危機關頭,崇禎立馬想到了手握重兵的左良玉,多次下令讓他前來相助,並且封他為寧南伯,封他的兒子為將軍,甚至允諾一旦重圍得解,就讓他們家族世世代代都駐守在武昌,這就相當於把武昌給了左良玉為封地,待遇不可以說不優厚。

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左良玉還是沒有直接領兵前去北京,不過上奏了一份出兵計劃。可惜,兵貴神速,還沒有得到朝廷的回覆,就傳來了京城被攻破的消息。

雖然一開始對崇禎被圍的消息無動於衷,等到塵埃落定之後,左良玉卻開始了他的表演,多次淚流滿面來表達對先帝的思念,從而贏得了一個忠臣的好名聲。

左良玉之所以有此舉措,完全是出於一份私心

左良玉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完全是出於私心。前文說過,李自成是左良玉的剋星。面對李自成,左良玉是未戰先怯,他害怕一旦面對對方,大敗之下,連自己手裡好不容易攢下的一點家底都保不住,到時候等著他的,肯定不是什麼好結局。

況且,雖然朝廷給予的條件優厚,但是崇禎的刻薄寡恩是出了名的,即使能夠戰勝李自成,那必定也是一場慘勝,還是會極大地削弱手中的力量。如果此時朝廷翻臉,不承認之前的承諾,自己也是無可奈何。

就是在這種心理下,左良玉最終選擇了冷眼旁觀。

左良玉真的就沒有一點忠君之心嗎?也不盡然

1645年,有一件事震動了南明朝野上下,那就是“北來太子案”,有一名少年,突然聲稱自己是早已失蹤的皇太子朱慈烺,後來經過數名臣子指認,判定他不過是一個冒牌貨。但是這件事卻引起了一番動盪,許多大臣都認為這是當時的弘光帝為了自己的帝位而不承認太子。左良玉更是因此率兵南下,號稱要“清君側”。

縱觀歷史,一旦臣子提出“清君側”這個口號,其實就是給反叛蓋上了一層“遮羞布”。左良玉帶著大軍浩浩蕩蕩地沿江而下。在到達九江後,邀請時任總督的袁繼鹹相見,想要對方支持自己,卻被嚴詞拒絕。他的部將因此暗暗潛入九江城放火,而左良玉在看到火光之後,大喊自己對不起袁公,隨後吐血而死。

左良玉的死,當然與他的早已病重有關,但是也可以從中看出,他心中瞭然,仍然保有一份羞愧之意,知道自己所作所為的錯誤之處。只能說,人性是複雜的,有時候忠臣奸臣,不過是在一念之間。


汗青正浩


前言:左良玉,是明末著名的軍事將領。李自成包圍北京時,崇禎皇帝傳詔左良玉,要求他進京勤王,他卻按兵不動。等到北京城陷,崇禎死難,左良玉卻痛哭不已,傷心欲絕;卻又是一副忠臣模樣。

所以說,左良玉是一個矛盾的歷史人物。

左良玉畫像

左良玉初期在遼東守邊,在孫承宗麾下與清軍作戰,頗有勇力。後來被調往內地鎮壓農民起義。

明軍在遼東與滿清作戰圖

左良玉驍勇善戰,在鎮壓農民軍的戰鬥中,屢立戰功,步步高昇;逐漸成為一個兵力雄厚的軍閥。

左良玉為人驕橫跋扈,擁兵自重;對上司傲慢無禮。對總督熊文燦一點兒也看不起;對繼任的總督楊嗣昌也陽奉陰違,不聽調遣指揮。因為左良玉手握重兵,朝廷也拿他沒辦法。

在與農民軍作戰中,有一個奇怪的現象,令左良玉自己也很納悶。那就是:左良玉出戰,逢張必勝,逢闖必敗。

左良玉曾經數次大敗張獻忠,連張獻忠的妻妾軍師都抓住了。窮途末路之際,無奈的張獻忠派人送厚禮賄賂左良玉,勸他放自己一條生路,以便養寇自重。

但是,左良玉不能與李自成作戰。逢李必敗。1642年,左良玉與李自成在朱仙鎮大戰一場,結果是左良玉引以自豪的精銳親兵死傷殆盡,自己狼狽逃到襄陽。很長時間以後,經過招集散兵遊勇,擴充軍隊,才算恢復了元氣。但是自此以後,左良玉的軍隊再也沒有恢復到原來的戰鬥力。

左良玉這個人非常奇怪。崇禎皇帝在時,他擁兵自重,不聽調遣,不遵王命。但是,崇禎死後,左良玉卻極度痛心,非常感念崇禎皇帝對自己的提拔重用之恩;每日痛哭,悼念崇禎。

左良玉畫像

後來南明“太子案”發生,左良玉認為太子是真的,他想去擁立太子,以此來報答崇禎皇帝對自己的知遇之恩。這應該是左良玉的真情流露。

當然,此時左良玉的剋星李自成正在清軍追擊下南撤,意圖佔領左良玉的老巢武昌,來作為大順軍的抗清根據地。

在此情況下,左良玉率軍進攻南京,一舉兩得:既避開了剋星李自成的進攻,又去南京擁立崇禎的太子,實屬忠臣之義舉。

可惜的是,在進軍南京途中,1645年4月,左良玉因病死去,從此離開了歷史舞臺。

個人認為,在左良玉最後的歲月裡,他是真心懷念崇禎皇帝的。左良玉進軍南京是真心想擁立崇禎的太子,來報答崇禎對他的浩蕩皇恩的。


惰性人兒



誰說左良玉是忠臣了???

左良玉說白了就是明末自私自利的軍閥代表罷了,他之所以名聲不那麼臭,只不過沒有降敵罷了。

話又說回來了,左良玉沒有降清或者降李自成,並非忠於明朝,而是有兩個原因:

一是說白了,是因為他手中有大軍,畢竟擁有號稱80萬大軍(當然實際上應該二十來萬),這在亂世之中是相當雄厚的本錢,所以自然不甘屈居人下。

二是左良玉死的時機對,病死在統兵東下的窩裡鬥過程之中。如果左良玉還活著,夾在大清和南明之間,那麼肯定也如同他兒子左夢庚一般降清的。

再結合左良玉的所作所為,像左良玉這種人,如果稱他為忠臣,那麼就是侮辱“忠臣”兩個字。

我們先來看看左良玉幹了什麼,發跡於明末,靠著鎮壓農民起義軍起家,成為一方大將。按說朝廷對左良玉不薄,結果是崇禎帝點名叫左良玉勤王的時候,左良玉是按兵不動,慢吞吞的上交一份出兵計劃來拖延時間,直至明朝亡國。

明朝亡國,南明建立以後,當時左良玉害怕李自成的大軍南下來搶他的地盤,他還打不過。

所以乾脆是拿了一份所謂的太子“密詔”統兵動下,以赴南京“救駕”,說白了是不服弘光朝廷,又覺得弘光朝好欺負,因此就找了一個這樣藉口,打算架空弘光帝,成為南明實際決策者,結果是自己還沒有到南京就病死,兒子左夢庚又年幼不足以鎮壓軍心,加之清軍南下,所以乾脆降清。

所以說左良玉是忠臣的話,那才是真正的天大笑話。


宋安之


答:這個道理比較容易理解啊。

他手握有80萬大軍,又舉著大明的旗號,您就得想辦法拉攏他啊,稱他一句“忠臣”怎麼啦?難道您要罵他是“逆賊”,把他推到您的對立面嗎?您傻啊?腦子進水啊?

不過,話又說回來。崇禎死前,左良玉哪有80萬大軍?

在崇禎十五年(1642年)的朱仙鎮大戰中,左良玉慘敗於李自成,精銳的兵力差不多喪失完了,不得退避襄陽。

甚至,在李自成圍攻開封時,左良玉已無力再戰,僅據襄陽自守。

而當李自成往攻襄陽,他不得不退避三舍,先退往武昌,再退往九江。

由於他在武昌揮軍公開劫掠,包括劫掠漕糧鹽舶,有了立足的資本,到九江後才重新糾合起二十萬烏合之眾,大敗張獻忠,收復漢陽;並在張獻忠入蜀後,出兵收復武昌。

就是因為左良玉手下有這二十萬之眾,風雨飄搖的大明王朝將他視為救命稻草,崇禎帝於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下詔封他為寧南伯,給他的兒子左夢庚平賊將軍的大印,並許諾平賊大功告成以後就讓他們父子世代把守武昌。

崇禎對左良玉很夠意思。

當然,左良玉也很對得起崇禎皇帝。

左良玉是個孤兒,自小由叔叔養大,長大後投軍,在遼東戰場效力,立過很多戰功。比較有名的是跟隨曹文詔在洪橋、大塹山、遵化等地與清軍激戰;代替總兵官尤世威到松山、杏山下與清兵作戰。後來陝西的農民起義軍鬧大,他和曹文詔等人一起調回關內,充當了救火隊員。當時明軍軍中都說:軍中有一曹,流賊聞之心膽涼。次左良玉、湯九州。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左良玉揍張獻忠就像揍自己的兒子一樣,想怎麼揍就怎麼揍,怎麼揍就怎麼有理。

崇禎十一年(1638年)正月,張獻忠差點就死在左良玉之手。

彼時,書呆子熊文燦不聽左良玉的勸告,接受了張獻忠的假投降。

這個張獻忠,趁著左良玉前往鄖西鎮壓農民軍,就以明廷的名義襲擊南陽,駐紮在南關。左良玉從鄖西得勝歸來,覺察有異,召張獻忠前來問話。張獻忠做賊心虛,轉身就走。左良玉策馬追趕,連射兩箭,射中張的肩膀,又揮刀猛砍,張被砍得頭破血流,幸好自己的部下趕來援救才躲過一劫。

崇禎十三年(1640年),左良玉在瑪瑙山大戰張獻忠時,眼看就要大功造成。楊嗣昌卻把許給他的平賊將軍印轉授賀人龍。左良玉勃然大怒,放生了張獻忠。楊嗣昌因此氣出病來,不久身亡。

再說回崇禎十七年的事兒。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崇禎帝下詔封他為寧南伯,並賜給他的兒子左夢庚平賊將軍的大印。左良玉非常感恩,他立刻按年月擬定了一份出兵計劃,讓人帶回京城上呈崇禎帝。哪知,形勢變化太快了,崇禎帝還沒看到他的奏疏,就被李自成逼死了。

噩耗傳到武昌,左良玉放聲痛哭。

當然,左良玉最受後人詬病的地方就是後來他在李自成大軍的摧壓下,以討伐馬士英為號,放棄武昌,順江東下,壓迫南明小朝廷。

左良玉在大明帝都陷落後,不斷收拾各支遊兵散勇,軍隊已經達到八十萬了。

但這八十萬士兵的作戰力很水。

左良玉也年近遲暮,雄心已泯,無力約束。

他到了九江,聽了總督袁繼鹹一番勸後,又值九江大火,恨急攻心,吐血身亡。


覃仕勇說史


其中要數在武昌的左良玉部實力最為強大,史書記載左良玉部擁有八十萬大軍,對外號稱百萬,但是實際上左良玉部真實的軍隊人數不會超過二十萬,真正有戰鬥力的不過數萬人。因此人數上的問題決定了左良玉沒有實力去勤王,當時李自成的軍力遠在左良玉之上。


另外,左良玉所在的武昌與崇禎皇帝所在的北京一個在南、一個在北,如此遙遠的距離即便是左良玉到了北京城黃花菜都涼了,而且崇禎皇帝也沒有把希望寄託在左良玉身上,真正有實力、有條件能夠勤王的只有吳三桂的遼東軍。

綜上所述,主要原因並不是左良玉按兵不動導致了明王朝的滅亡,實則是左良玉也無能為力。當然左良玉擁兵自重也是肯定的,否則李自成也不會這麼快就打到北京了。
左良玉是忠臣這個評價還是要有待商榷的,左良玉在明末清初這段歷史中,從他的所作所為看談不上是大明的忠臣,左良玉在世時並沒有投降清朝,不過他的兒子左夢庚就是實打實的漢奸。雖然左良玉並不是漢奸,但左良玉還是要為明朝的滅亡負一定責的。


浮沉的歷史


提這個問題其實更應該問的是明朝為何就這麼亡了,當時的北京是個什麼情形,左良玉有沒有機會前往勤王。

如今越來越多的說法是滿清誤華三百年,因為中國近代的落後,中國人民付出了太大的代價,這種代價不僅僅是生命,還有獨屬於中華文明的靈魂,內涵。所以格外對於明朝很是思念,對於上億人口的明朝,被十萬女真大敗,感覺差異,假設左良玉前去勤王,假設吳三桂前去勤王,有太多假設,但我們都忽略了一點“人性”。

明朝的問題太多了,不是一次勤王就能解決的。滿清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撿漏王之一,中國歷史上全面被少數民族佔領只有兩次,一次是元朝,一次是清朝,元朝是蒙古鐵騎一分國土一個城池打下來的,雖然其中也有者漢人的角色在幫忙但是主力依然是蒙古,但是滿清可以說是清風掃落葉,一路南下,就算偶有抵抗也是不成氣候,更為與歷史不同的是,主力幾乎都是漢人,清朝三藩,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都是消滅明朝勢力的三頭獵犬,這還不算其他降清人物,在李自成攻陷太原,宣府,兵力北上直逼北京如圖

農民起義軍失敗多次,幾位起義軍領導明朝均有機會殺死,可是明朝由於種種原因都沒有珍惜,導致死灰復燃。

崇禎十七年初,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順政權後,即向北京進軍。二月入山西,僅在寧武一戰,即破太原等地。三月,大同、宣府、居席降,迫至京師城下。十七日,官軍三大營先降,十八日,守城太監開門獻城,十九日,破皇城,朱由檢自縊。可見龐大的大明首都,幾乎毫無抵抗居然是一路投降。

距離最近的山海關吳三桂都沒有來得及勤王何況遠在武昌的左玉良,然而大明需要自問,為何天下人心不向他朱家。

1.朱元璋手段殘忍,大殺功臣,為皇室權利過度安穩可以說是不問賢良,只看威脅。卻對自己兒格外放縱。失賢者心。

2.朱棣篡位,為鞏固權位,建立東廠,恢復錦衣衛。大興詔獄,誅方孝孺十族,失文人心。

3.明朝宗室歡天喜地世代享樂,卻讓天下人為其買單,失天下人之心。

4.張居正鞠躬盡瘁,死後卻被抄家,子孫受盡殘害,失能者心。

5.袁崇煥雖有問題但是一心為國,屢次救國於水火。卻被凌遲處死,即便現在對於袁崇煥有爭議卻罪不至凌遲,此舉失武將心。

6.作戰督軍不信任,派遣太監督軍,導致作威作福,統兵者怒不敢言,影響作戰。失兵者心

此是明朝後期坍塌之勢難以挽回的重要原因。

當時左玉良已有擁兵自重之嫌,但是其一生依然終於明朝廷說是忠臣還算適用

但是左玉良卻是錯誤不斷,在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向對比下多數會選擇個人利益,有機會投靠滿清但他無法接受,但也知道大明氣數已盡,左玉良死後其子投降大清,南明在失重要戰力。


闡釋君


在明朝歷史上,左良玉一直都是一個備受爭議的人物,左良玉的爭議在於,明明在崇禎皇帝死後,哭爹喊孃的,還想要去南京扶持南明小朝廷,但崇禎皇帝所在的北京被圍困,崇禎下令左良玉進京勤王的時候,左良玉又當沒看見。前後不一致的表現,註定了左良玉不能被當成一個忠臣看待。



事實上,左良玉不僅不能被當成一個忠臣,從某種意義上來看,左良玉更偏向於是一個奸臣。

左良玉年輕的時候也是在遼東前線抗清的,只不過當時的左良玉位卑言輕,或許是有一定的戰鬥經驗了,被派遣到了內地,負責鎮壓內地的農民起義。

明末的格局相當混亂,外有後金虎視眈眈,內有張獻忠,李自成等人的農民起義翻江倒海,這兩派人,無論是哪一方單獨拿出來給明朝練手,都不是對手,但一起上,明朝還真有點頂不住。

左良玉在關內鎮壓農民起義的時候,也是搞得風生水起,多次擊敗張獻忠部,讓政府軍一時間竟然佔據了上風,可這種優勢,在左良玉碰到李自成的時候蕩然無存,左良玉率手下精銳曾與李自成打了個幾場,幾場下來,不僅沒有幹翻左良玉,反而讓自己元氣大傷,手中精銳十不存一,在那樣一個兵荒馬亂的年代,不管局勢如何,手裡頭有兵才是王道,雖然偶爾會發生不聽從上級指揮的事情,甚至左良玉更是縱容手下進去南昌城中燒殺淫掠,但這種事情在當時也不算多特別了,就像是民國時期軍閥林立,還有幾個人真心實意聽從中央政府的?

鑑於此,左良玉絕對不能背上一個忠臣的名頭。


當崇禎在煤山的歪脖子樹上一躍而下的時候,左良玉手中有著號稱百萬雄師的大部隊,實際記載數目也達到了八十萬,但他愣是不敢去勤王。根本原因,在於左良玉心裡根本沒譜,八十萬大軍,實際上有戰鬥力的或許也就幾萬人,八十萬人不知道里面有多少是吃空餉的,左良玉這時候去北京硬悍李自成,無異於自尋死路。其次,當時有實力勤王的主要也就左良玉與吳三桂,從地理位置來看,吳三桂明顯更近,左良玉還是離得遠了點。再然後,北京城從告急,到被圍,再到城破,其實中間沒有多少時間,闖王大軍浩浩蕩蕩的,一路上直接平推過去了,沿途關隘可不是盡心竭力的阻擋,到了北京城,更是兩天拿下戰爭即使是有人想勤王,也完全沒那機會。


或許左良玉對崇禎不是忠心的,但他對大明王朝卻是忠心的,若非如此,也不會在清軍南下之際,放棄原本割據一方的想法,擁立南明小朝廷命,最終兵敗病逝了。


魏青衣


崇禎死前,左良玉手握80萬大軍,卻按兵不動,為何還被稱為忠臣?

左良玉是明末將領,也是一位相對複雜的將領,因為其剿匪有功,曾為明廷立下汗馬功勞。卻也經常違抗聖令、放任士兵劫掠百姓,於是善惡忠奸難以下定論。

在左良玉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父親,是叔叔撫養他長大,他身材修長、矯健勇猛,擅於騎射,是武將的好苗子。將在謀而不在勇,左良玉最厲害之處就善於帶兵,這也是作為將領的重要素質,足智多謀的左良玉很會安撫士兵,令其甘願以死效力。

這跟南梁名將陳慶之很像,陳慶之雖然武力值很低,卻是個統兵高手,總能讓士兵發揮最大戰力,才成就了陳慶之的不世之功。

從軍後的左良玉很快受到上層重視,崇禎四年,左良玉升任副將,在松山、杏山下與滿清作戰,論功排名第一。隨後左良玉被派去鎮壓農民起義,隨著戰爭的繼續,左良玉也在積聚力量,他的部隊數量也越來越多,成為明軍中不可小覷的一股勢力。

這種擁兵自重的現象在明代很少出現,源自統治者對軍權的絕對控制,武將要私自調動部隊很困難。明末亂世就不同了,戰事頻起,朝廷不得已只能增強武將的權力,況且很多時候明廷也開不出軍餉,很多部隊成了將領的私人武裝。

當然,這些都無關痛癢,我們下面分析左良玉為何遭人詬病?

一、不聽指揮

所謂軍令如山,就是上級下令,部隊必須無條件執行,只有這樣指揮官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戰鬥力才能充分發揮。假若下屬部隊不服從上級命令,那就很危險了,有可能是兵變的前兆,也許是造反的預謀。

史料記載:

“應天巡撫張國維三檄良玉入山搜剿,不應,放兵掠婦女。”

崇禎十年,安慶傳來警報,朝廷命令左良玉前去救援,左良玉不聽,應天巡撫張國維三次要求左良玉出兵,左良玉還是不聽。面對朝廷軍令,左良玉置之不理,還縱兵擄掠婦女,奈何朝廷的控制力早就不復從前,左良玉手握重兵,朝廷只能安撫,不能強迫。

二、劫掠百姓

作為國家武裝,最不地道的便是劫掠百姓。明末的大地上,起義軍以星火燎原之勢席捲而來,原因為何?

朝廷橫徵暴斂、自然災害肆掠、地方官員作威作福,於是乎農民揭竿而起。

崇禎十五年,左良玉被李自成擊敗,退到武昌。左良玉向楚王索要二十萬人的軍餉,楚王不同意。為了糧餉,左良玉再次放任軍兵劫掠縱火,武昌城中的火光甚至把江面都映紅了。至此,軍隊和土匪已經沒有什麼區別了,倒黴的還是那些無辜的平民百姓。

史料記載:

“良玉縱兵大掠,火光照江中。”

哪怕左良玉立過再大的功勳,滅過再多的盜匪,只此劫掠百姓一點,他就配不上“忠臣”的稱號。

三、延誤勤王

崇禎十七年,李自成兵臨城下,面對岌岌可危的北京城,只差臨門一腳。崇禎下令天下兵馬勤王,當時勤王部隊除了吳三桂的關寧軍,還有左良玉的軍隊。左良玉手下號稱八十萬軍兵,事實上並沒有那麼多,因為他的部隊魚龍混雜,加之軍紀不嚴,有一戰之力的部隊也超不過十萬。

就算如此,左良玉也是一股不能忽視的力量,面對勤王號令,左良玉磨磨唧唧,就是不起兵。一方面他對李自成有畏懼心理,畢竟他曾經在李自成手下吃過大虧,另一方面,左良玉年事已高,並且他對部隊的戰鬥力也沒有信心。

當然其中也有左良玉的私心,那就是保存實力,在這兵荒馬亂的年代,手裡有兵心裡才不慌,假若他左良玉進京勤王,被李自成擊敗,失去軍隊的左良玉,就可能成了他人案板的魚肉。

史料記載:

“十七年三月,詔封良玉為寧南伯,畀其子夢庚平賊將軍印,功成世守武昌。”

為了讓左良玉出兵救援,明廷也做了表態,封左良玉為寧南伯,給予他兒子左夢庚平賊將軍印,如果勤王事成之後,左良玉父子可以時代守把武昌。這開出的籌碼也算是很優厚,要官有官,要地有地。

到此階段,崇禎也只能如此了,左良玉出不出兵他無法決定,這支部隊的控制權早已不在崇禎手中,崇禎只能給予一定好處,希望左良玉能幫他一把。在給事中左懋第的督促下,左良玉擬定了一份出兵計劃書,交了上去。

四、左良玉的可取之處

只是不論左良玉是否出兵,都為時已晚,李自成攻破了京城,崇禎在煤山自縊而亡,皇帝都死了,將領只能自尋生路。左良玉得知國破家亡,失聲痛哭,我相信此時的左良玉是真的痛惜和後悔。

史料記載:

“良玉慟哭,誓不許。副將士秀奮曰:‘有不奉公令復言東下者,吾擊之!’以鉅艦置砲斷江,眾乃定。”

江南擁立新帝福王,很多將領想率兵東下,左良玉拒絕了,他要在武昌作為分界線阻擊敵人,並將艦船橫列江中,阻止敵人南下。從此可見,左良玉仍是明朝的臣子,他雖然沒有膽子和李自成火拼,卻在明亡後駐守陣地,也彰顯出英雄豪氣。

左良玉無論做過什麼,但他沒有背叛明王朝,這一點比吳三桂強了許多,如果左良玉投靠了滿清或李自成任何一方,也就不會有什麼忠奸的爭議了。

況且以崇禎的做派,想令武將們忠貞不二,實在很難。袁崇煥一心報國,並無私心,取得兩寧遠、寧錦兩次大捷,最後的結果卻是凌遲處死。盧象升誓死抗清,卻因崇禎的猶豫不決,死於滿清屠刀之下,該有的榮譽一項也不給,楊嗣昌還刁難盧象升的家屬,實在是讓前線的將士們寒心。

崇禎的疑心病和不作為,也是左良玉不聽軍令的原因,難道王侯將相的命就是命,將領軍兵的性命就不重要嗎,這大概就是左良玉的想法。勤王不及時不是左良玉想背叛朝廷,只是他在考慮這個代價有多大,到底值不值得。

另外,在崇禎十一年,在許昌發生兵變,恰巧左良玉的家人都在許昌,在亂軍之中全家被殺,只有兒子倖免於難。這樣的結果誰能接受得了,誰能承受得了,也許左良玉會把家人的死歸罪於朝廷,隨即改變了很多。

當然,最終南明小朝廷也在各種內鬥以及清朝軍隊(包括投降清軍)的夾擊之下,滅亡。而左良玉,後來起兵討伐馬士英,最終戰況失利,又重病纏身,望著九江城的熊熊大火,吐血而亡。

總而言之,左良玉還是個有血有肉的人,是人就有私心和兩面性,面對生死存亡,是盡忠報國還是苟且偷生,只有自己清楚。但有一點值得肯定的,那就是,他自始至終沒有投降清朝,反而是他的兒子左夢庚最終率部投降了清軍。


楊角風發作


左良玉這個人,是有問題的。

左良玉,遼東人,年輕的時候,是個好兵,靠著在遼東打仗,成為了都司。雖然當了軍官,但日子還是過得苦,有時候還要靠偷獵打野食吃,甚至暗中做響馬、盜賊的勾當,有一次意外打劫了軍用物資,罪該殺頭,後來是同夥邱磊獨擔罪名,才得以免死,但是官職木有了。值得一提的是這個邱磊並沒有死,後來在弘光朝廷混的時候被劉澤清殺掉,而劉澤清跟馬士英、阮大鋮沆瀣一氣,由此加深了左良玉跟弘光朝廷的齟齬,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後來左良玉與弘光朝廷的內訌。

丟了官職的左良玉走投無路,找門路投到了侯恂門下,在侯恂的推薦下,他得以在起復,後來立戰功成為總兵。

做了總兵之後的老左,很快就投入到了剿匪的工作中去,也就是剿西北的李自成、張獻忠。老左的這段剿匪經歷怎麼說呢,行為比較怪異。

一般名將都是打出來的,起碼打勝仗的次數,要比吃敗仗多得多,但這位“名將”左良玉同志,在剿匪過程中,常勝,也常敗。他打仗的時候很奸猾,他跟張獻忠打,很少落於下風,而且簡直就是張獻忠的剋星,至少有兩次,張獻忠差點就死在了他手中,而對手一旦換成李自成,他就威風掃地,一敗塗地,還沒開戰,就如鼠如貓。

左良玉見了張獻忠就窮追猛打,十分威風,但遇到李自成,就只能逃跑,但如果說李自成比張獻忠厲害,更強,這說不過去,兩軍的紀律狀況有所差異,但戰鬥力卻不分彼此,論狡詐多智,張獻忠也是不輸給李自成的,論兇悍狂野,比李自成還要強一些,而如果論手下將領實力,老張也要強過李自成,比如後來南明最後的保衛者李定國,以及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這四個乾兒子,實際上要比李自成的劉宗敏、李過、袁宗第強上一些的。

所以老左這個人,是有問題的,他打流賊是有保留的,存的心思大概就是養寇自重,要知道在崇禎時,他的隊伍編制實際上只有4萬,然後跟李自成大戰朱仙鎮時,居然達到了三十萬,而到了武昌時,更是達到了80萬之眾,可見老左這種忽勝忽敗的起伏,目的是逐漸擴張自己的實力,畢竟,袁崇煥之後,明廷就再拿不出手的武將,只能指望這位了。

所以他給朝廷營造了這樣的一種假象,讓朝廷離不開他,而他可以偷偷發展自己的勢力,但間接也壯大了李自成。你要說他想當皇帝,這到不至於,當京師陷落,崇禎上吊後,他的部下強烈建議他自立為帝,他沒有這麼幹,還為崇禎的死哭得死去活來的。

老左實際上頭腦是十分清新的,他的力量並不足以稱帝,為什麼呢?

別看他有80萬大軍,但這八十萬軍隊成分複雜,有很多歸降之眾,而這些投降的大多是原來的流賊,不受約束,老左人老了病多,也約束不了,所以他的軍隊,軍容雖眾,但烏合之眾太多,不聽號令的太多了。

而老左之所以能維持這個局面,很大程度上是源自他對自己軍隊的縱容,維持一支軍隊的最起碼的忠誠,所需要的就是利益,而老左的方法是,縱容手下士兵搶掠,相關歷史資料上顯示,左軍搶掠比流賊更恨。

所以老左的80萬大軍,戰鬥力其實沒有多少,而且自從在朱仙鎮敗給李自成後,他被隔絕在了湖北,與袁宗第部對峙,根本來不及北上勤王的。

他不是一個忠臣,但也算不上一個奸臣,他打的主意,大致上跟大多數歷史網文一樣,通過軍鎮的力量來形成一定程度的割據,然後控制朝廷,大概這就是他的目的吧。


江畔初見月


歷史的多巴胺來給你解答:

 

左良玉真的是個雙面人,我高度懷疑他是雙子座。

你說他是忠臣吧,他手握80萬大軍,闖軍來了,他就趕緊開溜,闖軍走了,他才出去騷擾一番。闖軍攻打北京,他也在一旁坐山觀虎鬥。哪有這樣的忠臣?

你說他是奸臣吧,他既不降清,也不投靠李自成,依然打算效忠南明,最後還死在討伐馬士英的路上。

左良玉在寧遠因為軍隊是個月都沒有糧餉,而且前線士兵也吃不飽飯,於是發動了一場兵變,導致左良玉因此事第一次丟官,我覺得這次丟官,給他的教育應該很深,起碼有以下幾點:1、絕對不能拖欠士兵糧餉;2、要有自己的班底,不至於自己人造了自己的反。因為當時駐守寧遠有十四營官兵,只有祖大壽一營沒有參與兵變,祖大壽的班底基本是他的親朋故舊有很強的粘性,雖然捱餓依舊沒有參與兵變。

後來多次戰役,有勝有負,直到與李自成在朱仙鎮大敗,左良玉精銳損失慘重,這給他的打擊太大,從此不敢再於李自成單挑,不過打張獻忠倒是很有心得。

另外一個事情也可以側面說明左良玉後面的行為——宦官監軍,明朝有這個傳統,讓內廷宦官監軍,左良玉多次不聽調令,宦官肯定會上奏朝廷,一旦戰事平穩,估計也是左良玉被問罪之日,所以他追張獻忠入川,才有“獻忠在,故公見重”,這種文字被記錄下來,他有意放過張獻忠,養寇自重,從而求得自保。不曾想,這間接害死當初器重他的楊嗣昌。

左良玉裝病不再追剿張獻忠,楊嗣昌只得入川親自上陣,結果張獻忠玩了個燈下黑,悄悄溜出四川,設計奪取襄陽,殺掉襄王朱翊銘,楊嗣昌得自此事,活活被氣死。

再往後,左良玉傭兵80萬,眼看著李自成攻破北京……

 

不過話又說回來,遇見崇禎這樣刻薄寡恩的君主,你是左良玉,你又能如何自處?每個時代的人都很難用好壞去衡量,更沒有辦法用忠奸二字去考核。

但是你要說他是忠臣,我只能說:“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