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唐代四大才女的悽美愛情(之三)

女中詩豪:李冶

李冶,字季蘭,又字秀蘭,浙江烏程(今吳興)人,中唐女詩人,人稱“女冠詩人”、“風流女冠”,現存詩十八首。《唐才子傳》中說她“美姿容,神情瀟散,專心翰墨,善彈琴,尤工格律” 。這是個姿容美豔的女道士,及至五十來歲被唐德宗召入宮中,皇上還誇她是“俏媼”,就是漂亮的老太太。誇歸誇,最後她還是死在了唐德宗的手裡,而且是慘烈的杖斃,就是亂棍打死!可憐李冶一生風流灑脫,花容月貌,卻落得個如此下場。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唐代四大才女的悽美愛情(之三)


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

"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已看雲鬢散,更念木枯榮",這本是一首很有水平的詠薔薇的詩,可是它出自五六歲的小女孩之口!於是明明可以被誇獎為才思敏捷,卻被女孩子的父親認為不祥。因為“架”諧音“嫁”,一個小小女童怎麼可以可能說出一個待嫁少女繁亂的心緒呢?她的父親就此預言此女長大後“必有失婦行”,於是在女孩子才十一歲的時候,就把她送進玉真觀修行,希望以此修煉她的心性,恪守婦德。

這個女孩子就是李冶。他的父親擔心她“有失婦德”,把她早早送入道觀,萬萬沒想到卻是加速了她走向風流浪漫的進程。唐朝時世風開放,有《放妻書》,可合離,連公主都可以一嫁再嫁,道觀也不再是清淨之地。高仲武《中興間氣集》“洗妝拭面著冠破,白咽紅頰長眉輕”,說的就是女道士以清修為幌子,實則放蕩快活,道觀簡直成了交際場。李冶進了道觀,如魚得水,很是灑脫自在。

後來李治的父親帶家人南歸,不料途中病亡,其母隨後亦故。李冶孤苦一人不得已入青樓作了歌妓,後來幾經輾轉,在開元觀落腳。自此,俗世裡的李冶蛻變成了風流女冠,如一朵妖冶而瑰麗的野花,招蜂引蝶。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唐代四大才女的悽美愛情(之三)


鬱郁山木榮,綿綿野花發

這是李冶《致朱放》中的一句,朱放,是李冶諸多男朋友之一,也可以說如果朱放娶了她,也可能她就不會有以後的諸多男朋友。李冶應該是對他動了真情的,可惜落花有情流水無意,兩人郎情妾意了許久,朱放還是一個人去了江西為官。李冶在《寄朱放》中寫到“望水試登山,山高湖又闊。相思無曉夕,相望經年月。鬱郁山木榮,綿綿野花發。別後無限情,相逢一時說”,可是朱放呢?“莫將羅裙拂花落,便是行人斷腸時”,只是有些依依不捨,卻就是不肯說“跟我走”,也不肯承諾“等著我”或“來接你”。也是,當時男子飲酒狎妓已是風氣,可娶做過歌妓的人作夫人是不可能的,當小做妾都有一定的難度。

李冶,經歷了刻骨銘心的別離,愈發的愛作雅謔,大膽放浪。她不僅和劉長卿、陸羽、釋皎然關係密切,還和韓揆、閻伯鈞、蕭叔子等名士多有往來,而且其言談做派頗有些驚世駭俗。史傳在一次酒會上,李冶說劉長卿(就是“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的那個劉長卿)“山氣日夕佳”,這是陶淵明的《飲酒其五》裡的一句,李冶用來是調諷,“山”同“疝”,其意不言而喻;而劉長卿則笑著對曰“眾鳥欣有託”,這也是陶淵明的詩,《讀山海經•其一》中的一句,“鳥”同男鳥,而且是“眾”,其意思更是不言自明,於是,眾人鬨笑。這豪放程度,不只在唐代,就是現在,一般人也難以望其項背。所以劉長卿說她是“女中詩豪”,不只是因為李冶詩風“語言清灑,落落名士之風,不似出婦人手”,可能也和這個有關係吧?不只是詩風豪放,而且作風亦豪放。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唐代四大才女的悽美愛情(之三)


玉枕只知長下淚,銀燈空照不眠時


李冶亦是有過似水柔情的,只是這柔情空付,留下的只是感傷。她是愛皎然的,皎然俗姓謝,是謝靈運的十世孫,在文學、茶道、佛學上都頗有造詣,而且人也高大俊朗,只是一個“釋”字擋住了紅塵貪念,後被世人稱為“江東名僧”。幾次交往過後,李冶以詩相探,表達心意:“尺素如殘雪,結為雙鯉魚。欲知心裡事,看取腹中書”(《結素魚貽友人》),把白紙疊成雙鯉魚的樣子,傾吐有些說不出口的心事,這表白方式,對李冶來說,也算是難得的別緻隱秘了。可是皎然很快就回信說“天女來相試,將花欲染衣。禪心竟不起,還捧舊花歸”(《答李秀蘭》),回答得優美含蓄又決絕!你就象是天女拿著花來試我的禪心,我凡心未動,請你還是拿著花離去吧!

歲月漸老,李冶和陸羽曾相伴相依過一段好日子的。陸羽就是那個茶聖陸羽,和李冶曾彼此溫暖卻最終勞燕分飛的陸羽,那個踏遍萬里山川卻終身未娶的陸羽。李冶是想過和他相守的,可是陸羽年輕的時候為了茶四方遊走,行蹤不定,不肯為了一個女人停留。李冶為了他,苦吟《相思怨》“人道海水深,不及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攜琴上高樓,樓虛月華滿。彈著相思曲,弦腸一時斷”。待得“春風又染一年綠”,“一生為墨客,幾世作茶仙”的陸羽終於寫完了了《茶經》 ,聽說李冶病了,前去探望,李冶欣然寫下

《湖上臥病喜陸鴻漸至》“昔去繁霜月,今來苦霧時。相逢仍臥病,欲語淚先垂。強勸陶家酒,還吟謝客詩。偶然成一醉,此外耕何之”(鴻漸是陸羽的字)。可是命運給了他們重逢的機會,卻沒有成全他們心底的願望:唐德宗早聞李冶豔名,而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茶藝又好,便召入宮。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唐代四大才女的悽美愛情(之三)


離情遍芳草,無處不萋萋

“候門一入深似海”,更何況皇宮?李冶在宮中過著不開心的日子。可更糟的還在後面,公元783年,朱泚叛亂,皇帝逃跑卻沒帶著她;而朱泚又聽聞李冶的詩名讓她獻詩。一年後叛亂平息,唐德宗就下令棒殺了她,一代才貌雙全的女冠詩人就此香消玉殞,卒年54歲。

陸羽聽聞噩耗,傷心之餘寫下"月色寒潮入剡溪,青猿叫斷綠林西。昔人已逐東流去,空見年年江草齊"(《會稽東小山》)。昔人已去,唯餘江草離離;也許,那嫋嫋茶香裡,還能看得見那絕世女子的容顏吧?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唐代四大才女的悽美愛情(之三)


李冶一生未婚,卻寫過一首《八至》,至今仍可以奉為夫妻關係的經典之作,也許是“旁觀者清”吧?

八至

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這是李冶的通透之處,只可惜她再通透,亦抵不過那個時代的汙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