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葉問》,再見香港動作電影

時至今日,《葉問》一路拍到四,這系列電影可謂是香港電影融入到華語電影一種尷尬卻必須要有的存在。

難找到新的題材,年輕一輩又不成氣候,制度同文化沖淡了港味,事實上觀眾就愛看香港電影的那幾種特定類型。如何把港式奶茶搞得和茅臺酒似的搬上內地大市場還能有點賺頭,滿足口碑和票房兩​座大山。

再見《葉問》,再見香港動作電影


黃百鳴黃老闆非常精明地在香港動作片和愛國主義情懷的切入點上找到了突破,說到底他黃百鳴還是個識撈的商人,所以很多時候,《葉問》這部電影都帶著一種有什麼好看但觀眾仍然會去看的古怪魅力,不得不說,黃百鳴真的兩個方面都照顧到了。

生意談完了,就好好說說這部電影照顧到的​香港動作片吧。

再見《葉問》,再見香港動作電影


這種誘惑是什麼呢?香港動作片,甄子丹,和一種大家都不知道下個系列誰還能擔任主角(對於這類電影,吳京搞出來的那種不算)的默契與珍惜……


香港動作電影開戰至今,劉家良劉家輝袁和平惠英紅一個個英豪開宗立派,到成龍李連杰從香港打到國際,再到現在的甄子丹算是集大成者,再往後望,亦如香港,前途未卜


再見《葉問》,再見香港動作電影


香港最早的功夫電影硬橋硬馬,各班各派嚴格遵守師傅傳下來的東西不敢創新。


中途殺出來七小福雜耍喜劇一塊玩,徐克程小東天馬行空鬥天鬥地,到《葉問》這代拳拳到肉,搏擊泰拳功夫混雜高深,香港動作片,時裝武俠兩開花。

花開到《葉問》這裡最平凡也最實際,以前夢幻夾雜著想象力土豪劣紳妖魔鬼怪槍炮飛機照打不誤,彼時上天入地盡是奇招,《葉問》只打人。


再見《葉問》,再見香港動作電影


說他悶是真的悶,說他燃他也是真的燃。


這事不在乎是誰打,也不管是打誰,縱觀《葉問》陸續登場的這十一年,香港電影無論有沒有動作二字都拍得有點扯卵談,玩到後面直接是分為有古天樂的和沒有古天樂的兩種,而內地這頭,更是連動作電影的派系都沒有,唯有《葉問》一直在打。

而甄子丹交出來的打戲,還真是沒有不好看過。

再見《葉問》,再見香港動作電影


最重要的是,《葉問》系列還能留存著一丁點讓人爽的懟霸精神,他最妙的就是,把這個宗師拍得很接地氣。

雖然他一直在打,但他打的地方從自己家,茶館,電梯口到唐人街,在兒子面前打,當著老婆面打,打小混混,教訓有事沒事愛打架的。


場景生活化,招數就是噼裡啪啦打臉打臉打臉,故事基本上就是別人來挑事,你們不打我打,你們打不贏我上,最後全體鼓掌。

再見《葉問》,再見香港動作電影


他的意思是什麼呢?不計較對象是日本人,洪金寶,美國大塊頭還是拳王泰森,打不打得贏是其次,爆點就是“誰欺負我,我就得還手”往小了說是打架鬥毆,放大了看就是民族精神。


所以《葉問》聰明就聰明在此,誰看了都有共鳴,畢竟討打的人太多了,葉問就這一個。


再見《葉問》,再見香港動作電影


綜上所述,亦是香港動作片精髓所在。

鬧市,街景,手裡有什麼拿什麼打,要打就想盡一切辦法去打。

成龍在電車上打過,跳過公交車,在小巷子裡玩追車遊戲,一敲門,那門也是秘密武器,劉家輝演少林寺系列,全靠著水桶竹籤就生成了經典記憶,而《葉問》四部曲中,甄子丹也是在雞毛彈,飯桌上,電梯間完成了最後的動作片之舞。

再見《葉問》,再見香港動作電影


從來不把國仇家恨放嘴邊,遇事就上,戰之則勝,不用飛機大炮不搞大陣仗,一個人轟轟烈烈搞定,回家和老婆跳恰恰,這種浪漫,便是香港動作電影獨有的煙火氣與妙趣。


再見《葉問》,再見香港動作電影


於是,當《葉問》片尾,葉師傅這十年為我們帶來的一系列大戰小戰作為回顧謝幕之時,還是讓人眼溼溼,感動得一塌糊塗。

不知道甄子丹以後,香港動作電影誰還能再戰下一個十年接捧我們的集體回憶?而這種電影,內地根本沒有,如果有,只能是馬雲。


再見《葉問》,再見香港動作電影


事已至此,我們真的要和動作電影說一句,後會無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