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至垂暮,領不到社保又算什麼大事

人至垂暮之年,最悲催的事莫過於這幾樣:生活富足卻成孤家寡人、子女眾多卻無一可靠、慌慌張張的一生到頭來終究是一事無成、前人留下了的傳統手藝如今後繼無人。

老伴離去,孤苦伶仃。習慣了大事小事老兩口一塊商量;習慣了糟糠、山珍一起分享;習慣了悄悄話在被窩裡講;看慣了爭搶子女電話各自的衝動模樣;過慣了互相嫌棄又相互體諒;如今老伴的與世長辭,活著的人總是坐立不安,時而心痛時而心酸,嘗試過找些事讓自己忙碌起來,但有時做著做著就發起愣來,曾經我的余光中都是你,如今我卻始終找不到你。如果能早些明白:“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人健在的時候,能好好地珍惜彼此,那麼現在活著的人便不會有那麼多的遺憾。

人至垂暮,領不到社保又算什麼大事

子女眾多,留宿各家,卻無人真心問候。都說養兒防老,大多數人在自己年輕的時候,都盡其所能,發光發熱,為子女思前顧後,無論是在子女的求學、成家、找工作、買房等大事上,無一不絞盡腦汁,殫精竭慮的為他們做到最好,時常心裡安慰自己:只有孩子過得好,一切都值了。自己年輕的時候面對眾多的子女,總希望一碗水端平,無論如何要把所有人都照顧到。可當自己老了,子女們每人端來一碗水,但沒人願意在其中再加一把湯勺。或許是因為自己年歲一高,行動不便,自己又未曾留有足夠的積蓄,需要人關心、需要子女照顧時,子女們卻都嫌得自己是個累贅,像個燙手的山芋,沒有人真正的在乎關心自己,互相推諉,他們都只是盡到表面的贍養義務,就像留宿在各個賓館,感受不到絲毫家庭的溫馨,歸屬感更是無從談起。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是生我們、養我們的父母,作為子女,最大的失敗就是在該盡孝的時候無動於衷,該上心的時候兄弟姐妹間卻互相比較、互相依賴。其實每個人心裡都有桿秤,平衡時,你自然問心無愧;失衡時,你則隱隱作痛。

人至垂暮,領不到社保又算什麼大事

後悔自己一輩子碌碌無為,白活一場。《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說:“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是應該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恥。”是的,年輕的時候,有很多夢想沒有去實現,有很多事不敢去做,瞻前顧後,委屈自己,活不出自己想要的樣子,當自己幡然醒悟時,卻為時晚矣,所以遺憾是讓人最後悔的事。願今後的我們都不必去仰望別人,只注重自我的修行,訪遍天下的能工巧匠,用盡世間的鬼斧神工,不斷去打造自己這道靚麗的風景。

人至垂暮,領不到社保又算什麼大事

傳統手藝的傳承,我做到了承上,卻無人願意啟下。很多中國傳統工藝技術的失傳,與人有關,現在大多數的年輕人喜好追求時尚,對老手藝、過時的東西嗤之以鼻,毫無半點興趣;另一方面,發展老手藝的回報,養家餬口難以為繼,在生活面前,有些有想法、有心學習的人也只能另謀出路;當然,更與傳承方式有關;傳統手藝的傳承基本上都是師傅帶徒弟,有些地方還存在“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傳男不傳女”的說法,教的時候留一手,或者加以誤導,所以一代不如一代。

人至垂暮,領不到社保又算什麼大事

因此,傳統手藝想要得到好的傳承與發展,我想這幾個方面應該必須做到:首先要挖掘傳統手藝的內在價值,學習其精髓,老師傅願意毫無保留的傳授給徒弟,徒弟也能心無雜念地潛心學習研究;其次傳統手藝產出的成果需要結合實際,與時俱進,注入時代流行的元素,讓人們樂於接受,易於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