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談崩!俄與歐佩克“石油聯盟”現裂痕

參考消息網3月9日報道 英媒稱,在新冠肺炎疫情對石油市場造成嚴重破壞之際,俄羅斯發現了一個對其競爭對手——美國頁岩油行業——造成傷害的機會。莫斯科在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的合作伙伴現在受到了附帶損害,一場以爭奪市場份額為目標的價格戰可能隨之而來。

價格戰一觸即發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3月7日報道,3月6日,沙特阿拉伯領導的歐佩克和俄羅斯未能就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和石油需求造成的衝擊而進一步減產達成一致,雙方持續三年的夥伴關係遭遇挫折。這一夥伴關係曾促使地緣政治對手攜手合作,阻止了二三十年來最大幅度的原油價格暴跌。

知情人士稱,俄羅斯認為,支撐油價的新努力將令其競爭對手北美石油生產商獲益最多,這種想法扼殺了減產協議。沙特不願在俄羅斯不參與的情況下進一步減產,它正為與美國頁岩油生產商陷入另一場持久戰做準備。


英媒:談崩!俄與歐佩克“石油聯盟”現裂痕


《金融時報》記者看到的一份官方清單顯示,沙特7日大幅降低其出售給美國、歐洲和亞洲的原油的官方價格,降幅高達每桶8美元(1美元約合6.93元人民幣),從而打響了這場潛在的殘酷價格戰的第一槍。沙特此舉是有史以來力度最大的降價舉措之一。

6日,在俄羅斯能源部長亞歷山大·諾瓦克稱生產商很快就能隨心所欲地生產石油,進而結束持續三年、旨在支撐價格的削減供應行動後,自1月以來已下跌約30%的布倫特原油價格進一步下跌9%至每桶45美元。

一名歐佩克代表說:“當然,如果沒有協議,客戶想要多少,沙特就會生產多少。”當被問及各國是否正陷入一場市場份額爭奪戰時,他說:“有可能。”

分析人士說,維也納談判的崩潰可能對油價造成嚴重影響,一些人預計油價會跌至每桶30美元以下。

美國波士頓諮詢公司能源影響研究中心的高級主管傑米·韋伯斯特說:“這具備價格戰的所有特徵,唯一缺少的就是火藥的氣味。”

打擊美國頁岩油

報道稱,俄羅斯不是歐佩克成員國,但在三年前與歐佩克一同減產後,該國現在對石油政策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然而,莫斯科前不久拒不同意進一步減產,這阻礙了協議的達成,破壞了沙特擴大減產規模並將產量限制措施有效期延長至年底的計劃。沙特的計劃是以各方均參與為前提的,但俄羅斯不願參與。

報道注意到,官員們在維也納說,俄羅斯需要花更多時間來評估新冠病毒對石油需求造成的影響。然而,三名瞭解維也納談判情況的人士說,莫斯科也在審視一個損害其競爭對手美國頁岩油生產商和更廣泛的美國經濟的機會。

一名知情人士說:“俄羅斯受夠了美國頁岩油行業依賴‘歐佩克+’過活的情況。”“歐佩克+”指的是歐佩克和與之結盟的非歐佩克產油國。

據報道,兩名知情人士說,令克里姆林宮感到惱火的事還包括,美國最近對俄羅斯石油公司旗下貿易公司和擬議中的北溪天然氣管道二線實施制裁。北溪天然氣管道二線是俄羅斯與歐洲之間待建的新天然氣管道。

分析人士說,原油價格若以更大幅度下跌,將給美國石油業帶來廣泛的痛苦。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全球能源政策中心主任賈森·博多夫說:“在頁岩油生產商為維持產量而面臨更嚴格的資本限制之際,價格戰可能會把已經面臨破產風險的美國石油公司逼入絕境。”

報道認為,維也納談判失敗凸顯出,儘管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齊茲·本·薩勒曼最近努力重申沙特對歐佩克擁有控制權,但俄羅斯已在很大程度上掌控了歐佩克的決策過程。

據報道,私下裡,沙特政府官員和石油企業高管認為,作為一個低成本生產國,沙特與需要更高油價才能保持盈利的美國頁岩油公司展開較量能帶來諸多好處。這或許能間接撫慰希望抑制石油價格的美國總統特朗普,但沙特主要是為了保護本國經濟。

俄沙關係更微妙

報道稱,這次會議後油價大幅下跌,這將喚起人們對2014年石油危機的記憶,那次危機導致整個國際金融市場出現動盪,重創了產油國的預算,並嚴重損害了一些能源公司的資產負債表。

2016年1月,油價曾跌至每桶30美元以下,這促使沙特採取了一度不可想象的行動,並於當年晚些時候同俄羅斯及其他歐佩克成員國結成了一個減產聯盟。

當時,利雅得和莫斯科得到兩國最高領導層支持的合作變得更加廣泛。它們就企業合作和跨境投資舉行了會談。它們在外交政策上也走得更近,儘管它們在敘利亞支持相互對立的組織。

但近幾個月來,這兩個世界主要產油國似乎沒有按照同樣的劇本行事。

隨著預測今年石油需求會增長的聲音變弱,歐佩克和俄羅斯的一個顧問委員會最初表示,為阻止油價下跌,每日產量需進一步削減60萬桶。3月初,這一數字穩步增加到每日150萬桶,這反映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日益惡化。這將令總減產幅度達到每日360萬桶。

一名知情人士說:“俄羅斯人對市場的看法非常奇怪。他們在會議期間一直在說,‘我們等等看,我們等等看’,還說價格不會進一步下跌。”

然後有一點變得越來越清楚,那就是俄羅斯瞄準的是美國。

報道稱,在失望情緒加劇之際,阿塞拜疆能源部長6日晚作出了最後的努力,希望促使俄羅斯與沙特達成某種協議。他失敗了。

歐佩克官員堅稱,該組織最終負有穩定石油市場的責任。歐佩克代表說:“關鍵是不允許商業庫存增加。”他在談到俄羅斯不願參與時說:“(但)這不是所有人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