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真正的梁山起義,其實只有36位好漢,他們都是誰?

北宋末年,君王不理政事,朝廷腐敗,外敵不斷侵擾國境,宋徽宗獻幣乞和,百姓不堪繁重徭役,流離失所。在山東濟州縣梁山泊水鄉,發生一起農民起義,以宋江為首,聚集長期被壓迫的百姓和義士,最後以梁山泊為據點,沿山青、齊東河南一帶發展,被稱為梁山起義。

以此為背景,施耐庵創作出《水滸傳》,這就有了梁山泊108將。

其實,真正歷史上的梁山泊起義只有三十六位好漢,它根本沒有書中所描寫的精彩。那麼,在真實歷史上,梁山泊起義是怎麼爆發的?它所領導的三十六位頭領都有誰?

北宋末年真正的梁山起義,其實只有36位好漢,他們都是誰?

徽宗年間,六賊弄權,朝廷內部一片混亂,為了尋找樂子,就連宋徽宗本人也多次出訪風流場所,北宋上下官吏驕奢淫逸,對於遼國的侵擾,一昧的乞和。在這種背景之下,各地大小官員橫徵暴斂,下層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再加上徽宗年間黃河氾濫,於是才有了影響一時的梁山泊起義。梁山泊起義以宋江為首,其頭領共有三十六位,他們聚義於梁山水泊之上,長期與官府對抗。這次起義只是在山東有所影響,而並未波及到全國,故而,朝廷最初對梁山泊起義非常輕視,直到後來宋江等人過於猖狂,才有了張叔夜的平叛事件。 

《東都事略》中說:“蒙上書陳制賊計曰:‘宋江以三十六人橫行河朔、京東。官軍數萬無敢抗者,其材必過人。’”由此可知宋江起義的頭領總共有三十六位,他們分別是宋江、吳用、晁蓋、關勝、盧俊義等人,這些人都是山東附近的草莽好漢,在社會上有一定的地位。宋江、盧俊義等人曾經都是朝廷的小吏,由於受到當地政府的欺壓,他們才不得不起兵造反。對於朝廷來說,這次梁山泊起義就是盜賊作亂,根本不需要調集正規軍隊對其進行鎮壓。

  • 以宋江為首的梁山起義軍和歷史上的黃巢起義非常相似,他們本就是農民武裝,根本就沒有什麼目的所言。在前期的作戰中,這支農民武裝呈流動作戰,他們劫富濟貧,甚至轉戰了華北諸道。宋徽宗為了消滅這支武裝,可謂是不遺餘力。徽宗本以為這支武裝會像其它那樣迅速覆滅,根本用不著正規軍隊出馬,但隨著宋江起義愈鬧愈大,朝廷最終還是有些吃不消。
北宋末年真正的梁山起義,其實只有36位好漢,他們都是誰?

且說宋江武裝轉戰華北諸道,給官兵造成了很大的傷害,但他們殺富濟貧,在山東百姓心中有很高的威望。雖然這支農民起義軍人數很少,但其卻有一定的影響力,為了對付這支武裝,徽宗只好動用海州的兵馬。

《宋史·徽宗紀》記載:“淮南盜宋江等犯淮陽軍,譴將討捕。又犯京東、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張叔夜招降之”。宋江等人在臨沂城下吃虧後,轉而進入了連雲港。張叔夜不敢怠慢,他迅速調集了山東各州郡的兵馬集結於連雲港。

  • 因為宋江等人在當地有很高的威望,所以他們很快就造出戰船迎戰朝廷兵馬。不過,這一次他們碰到的是張叔夜,張叔夜雖然不能算作是名將,但其也是久經沙場,對付宋江絕對是綽綽有餘。連雲港一戰,張叔夜略施小計就擊敗了梁山兵馬,他燒掉了宋江所有的糧草輜重,並將其逼上了絕路。面對著朝廷兵馬的威脅,宋江等三十六人只好向張叔夜投降,此後,這支農民起義武裝就被朝廷徹底解決。

《水滸傳》畢竟是小說,它和真實歷史上記載的宋江起義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不管是在人物的構造上,還是在事件的發展上,都有很大的出入。在小說中,宋江起義總共有108人,但真實歷史上記錄的卻只有36人。不過,水滸傳畢竟是取材於這次農民起義,所以在起義人物的構造上,還是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北宋末年真正的梁山起義,其實只有36位好漢,他們都是誰?

小說中的天罡星人物基本都是真實存在的人,而地煞星人物則多為施耐庵虛構,除了一個病尉遲孫立,其他的都不存在。可能施耐庵為了提高水滸傳的可讀性,或為了體現這次起義的影響力,才不得不在天罡星人物之後再加上七十二位地煞星。

  • 在天罡星序列中,這幾個人物也是虛構的,為首的就是入雲龍公孫勝。入雲龍公孫勝在梁山108將中排名第四,在小說中,他本就是道家人士,因為看不慣社會的現狀,才到處宣揚天罡地煞的謬論。入雲龍公孫勝可能是施耐庵的有意構造,為的就是給梁山起義裹上合法的衣缽。古人有天地的思想,而天罡地煞出自公孫勝之口,就必然為梁山增加一定的合法性,天道不可違,這也就是梁山泊天人合一的重要體現。
  • 天罡星第二個虛構的人物是林沖,在小說中,他是宋江起義天罡三十六位頭領之一。不過,雖然林沖在梁山上居有一定的地位,但其卻是虛構的人物。真實歷史上,宋江起義名單中根本沒有他。那麼,為什麼作者為構造這樣一個人物?

其實,林沖的存在並不是施耐庵的有意加之,一般小說中,作者都會加上自己喜愛的一兩個人物,就算是虛構,也是如此。對於施耐庵來說,林沖正好可以填掉這樣一個空白。有了林沖,才能讓小說更加的人性化,更加的趣味化。

北宋末年真正的梁山起義,其實只有36位好漢,他們都是誰?

在宋江起義三十六人中,還有一個人沒有名字,他就是花和尚。花和尚在小說中的真名是魯智深,但真實歷史上卻是不存在的。花和尚是真實人物,其姓甚名誰,也無從知曉。總之,宋江三十六人起義最終都為朝廷所鎮壓,至於具體他們三十六人的結局,史書上沒有記載,不過也可以推測,既然他們已經投降朝廷,徽宗也就沒有處死他們的理由了。

【參考文獻】

《水滸傳》

《宋史·徽宗紀》

《東都事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