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坐愛楓林晚”中“坐”何意?有同義字可替,杜牧為何非用它

上學時,天天搖頭晃腦學古詩詞,總是免不了對大詩人們有諸多抱怨:為何就不能學學駱賓王的《詠鵝》,非寫那麼讓我們容易寫錯、理解錯的詩來為難我們呢?

“停車坐愛楓林晚”中“坐”何意?有同義字可替,杜牧為何非用它

如今人到中年,再想起這些抱怨,便覺得當時自己是傻得可愛。那時候不理解,杜甫《登高》中“無邊落木蕭蕭下”明明“落木”就是“落葉”,為何非要用“木”字?現在才明白,一字之差,境界相隔千里。那時候也不理解,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為何非得用“材”不用“才”,害得大家考試經常被扣分?現在才明白,“材”是天資,“才”是後天教育的結果,李白要狂就要狂在細節上。

“停車坐愛楓林晚”中“坐”何意?有同義字可替,杜牧為何非用它

本期筆者再和大家說一個當年很多人不理解的詩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這7個字出自杜牧的《山行》,因為這句詩還曾鬧出過不少笑話。比如有的語文老師覺得這詩讀起來有些不雅,早讀時硬是讓同學們跳過這一首;比如有些家長還認為,既然不雅索性就從課本中刪了吧!對此,筆者的態度:經典就是經典,《唐詩三百首》有它,《千家詩》有它,咱們的課本也收錄它這麼多年了,不能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上讓這首詩沒落了!

“停車坐愛楓林晚”中“坐”何意?有同義字可替,杜牧為何非用它

於是也有網友表示,那咱們索性替杜牧把這個“坐”字換了,換上一個同義字這個問題不就解決了嗎?但事實上,問題沒這麼簡單,大家可以去翻辭海,若是能找到一個比這個字更好的詞,那杜牧的“小杜”之名也就算白叫了。這個字是大有講究的,讓我們先來讀原詩:

《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停車坐愛楓林晚”中“坐”何意?有同義字可替,杜牧為何非用它

這是一首寫景七絕,“停車坐愛楓林晚”中的“坐”與坐下無關,它的意思是:因為。這句詩是指因為愛楓林晚景,所以停下車上觀賞。既然是指因為,那咱們就用“因”字來替代它就可,為何杜牧非得用這個詩人們不常用的“坐”字呢?專家表示其實杜牧是有“苦衷”的。

表示因為的字只有那麼幾個,但這是一首七絕,它得符合七言絕句的平仄格律。第三句只有用這個“坐”字,才能對上“仄”字音。古代人寫詩,就是這麼講究!

“停車坐愛楓林晚”中“坐”何意?有同義字可替,杜牧為何非用它

事實上,為了讓詩作符合格律,杜牧找到這個“坐”來用也是費了不少心思的,因為這個用法在詩壇並不常見,在杜牧之前用過的人更是極少,筆者現在能找到的只有樂府名詩《陌上桑》其中的一段:“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這一段是描寫羅敷之美的,這裡的“坐”意思就是因為。

“停車坐愛楓林晚”中“坐”何意?有同義字可替,杜牧為何非用它

由此詩我們就能看出來,當年杜牧寫這28個字,也是不容易的,確實是需要去摳字眼的。所以對於很多人說這個字用得不好,筆者是一萬個不同意。咱們老祖宗為了寫出一首妙詩,要死多少腦細胞,這些作品能歷經千年而不被遺忘一定是有原因的,只是有時候咱們還不能理解罷了。大家說是不是?歡迎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