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古稱上谷、保州、靴城、保府,位於河北省中部、太行山東麓,是京津冀地區中心城市之一,素有“北控三關,南達九省,畿輔重地,都南屏翰”之稱。此處羅列的56處歷史遺蹟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義慈惠石柱:位於定興縣石柱村,建於北齊大寧二年(562年)年,是杜洛周、葛榮起義軍遺骨埋葬之處。石柱造型奇特,雕刻帶有強烈南北朝風格,是少數北朝時代的遺存。柱身上刻有“標異鄉義慈惠石柱頌”九個大字和長達三千多字的“頌文”。題額左下方有“大齊大寧二年(562年)四月十七日”的題刻。
2、北嶽廟:坐落於曲陽縣城,始建於南北朝北魏宣武帝景明、正始年間,是漢代至清順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多代封建帝王遙祭北嶽恆山的地方,唐貞觀年間重修。宋初北嶽廟為契丹所焚,淳化2年(公元991年)又重修。此後,該廟曾於宋、元、明、清各代進行過多次維修與擴建。北嶽廟內古建成群、碑碣林立,且品位較高。
3、直隸總督署:位於保定市蓮池區裕華路,是中國保存較完整的一所清代省級衙署。始建於元,明初為保定府衙,明永樂年間改做大寧都司署,清初又改作參將署。1730年(清雍正八年)經過大規模的擴建後正式建立總督署,歷經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八帝,可謂是清王朝歷史的縮影。曾駐此署的直隸總督共59人66任,如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方觀承等直到1912年清朝末代皇帝溥儀遜位才廢止。民國年間是直係軍閥曹錕的大本營。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曾是日偽和國民政府河北省政府所在地,有“一座總督衙署,半部清史寫照”之稱。
4、閣院寺:位於河北省淶源縣縣城中部,"東漢時創建,唐時重修",現存最早的建築是遼初修建的文殊殿,是全國年代較早、規模較大、保存最為完好 的土木建築,也是全國不多的幾座超過千年的土木建築之一,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
5、開善寺:位於高碑店市東南十幾公里的新城鎮中,是一座保留有遼代(公元916~1125年)建築風格的佛寺。現存建於遼代的大殿和後代修繕的天王殿、金剛殿。大殿面闊5間,進深3間,通高約13.2米。殿內立柱用材粗壯,殿頂為出簷深遠、弧度平緩的廡殿頂。為了擴大視野,大殿在建造過程中使用了遼金建築中常見的減柱法。此外,殿內還保留有遼代壁畫。
6、慈雲閣:為元代建築,位於定興縣城內十字街中心,原名大悲閣,由原定興大龍興寺主持僧德寶和尚修建,明清均有修繕,嘉慶年間再次重修後因佛教視心慈為貴,貴慈如雲,改名慈雲閣。慈雲閣原為一組建築群,分前、中、後三部分,現前後兩部分被毀,惟存中間慈雲閣。閣平面近方形,面闊、進深各三間,二層樓閣式,磚木結構,重簷歇山布瓦頂,簷下有斗拱承託,工藝精巧,彩繪華麗。
7、萬里長城—紫荊關:位於易縣城西40千米的紫荊嶺上。為河北平原進入太行山的要道之一。有“一夫當關,萬夫莫前”之險。東漢時名為五阮關,又稱蒲陰陘,列為太行八陘之第七陘 、天下九塞之第四塞。紫荊關由五座小城組成:拒馬河北岸的小金城、南岸的關城、小盤石城、奇峰口城、官座嶺城。
8、龍興觀道德經幢:位於易縣城內東南隅,唐開元廿六年(公元738年)建。幢身鐫刻李隆基御注《老子道德經》81章。此幢保存基本完好,幢頂為屋頂式,作八角形,下雕八脊,脊間雕瓦壟,下雕簷板,飛簷,簷櫞角梁下有斗拱承託,下為仰蓮座,座下為幢身,為八角柱體,直徑90釐米。幢身下仍為仰蓮座,全幢約高6米,此幢是校釋《老子道德經》唐玄宗注本的重要資料,也是研究唐代書法藝術的珍品。
9、藥王廟:坐落於安國市城南,始建於東漢建武年間,北宋又拓址新建。廟中祭祀人物為漢光武帝劉秀部下二十八宿將之一邳彤,它為政清廉,精於醫理,經常行醫於民間,深得百姓擁戴,死後葬於安國南關。相傳邳彤在宋朝“顯靈”,為宋秦王治癒了頑疾,故為他立了這座廟。廟門額上“藥王廟”幾個大字是清朝大學士劉墉題寫的。整座建築佔地25畝,分四進院落和兩個跨院一個廣場,共17座單體建築。廟前有兩根鐵鑄造旗杆,廟內有藥王墓、十大名醫像、藥王正殿、寢殿等,為我國現存最大的紀念古代醫聖的古建築群。
10、定州貢院:位於河北定州市中山東路草場衚衕,佔地10餘畝,始建於清乾隆三年(1738年),道光十四年重修,是我國唯一保存較好的封建王朝科舉取士的場所。現存影壁、大門、魁閣號舍、大堂、後樓5座建築。氣勢雄偉壯觀,別具一格,顯示了清代建築風格與高超的設計技巧。
11、腰山王氏莊園:始建於清順治四年(公元1647年),位於保定市腰山鎮,是王氏先祖王錫袞所建,距今已有近400年曆史。腰山王氏莊園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清代將軍府邸和鉅商的豪門巨宅。也是中國古建築史上一處罕見的超規制清代城堡式民居建築群。莊園總佔地面積279畝,房屋1000多間,作為核心建築群的“仁和堂”是一個由10個四合院組成的大套院,成為異常珍貴的古建文物。
12、古蓮花池:位於保定市區中心,始建於金元之交的公元1227年,原名雪香園,距今已有近800年的歷史。原為金末元初著名軍事將領張柔的居所。它歷經私人、官府、書院、行宮和公共園林的歷史變遷,以其濃重的歷史積澱,為中國十大園林之一。
13、靜志寺塔基地宮:位於定州市區新立街草場衚衕,塔建於北宋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塔已毀,僅存塔基,是用來安葬靜志寺自北魏以來歷代廢塔秘藏的舍利。地宮坐北朝南,平面呈不規則方形。門為磚砌拱券式。四壁繪有彩色壁畫,內容為梵王、帝釋祭祀佛祖時的“天王像”“禮佛圖”等畫面。周圍施磚砌斗拱。地宮門向南,上置一石雕歇山式屋頂。在清理塔基地宮中,發現了大量的珍貴文物,有金器、銀器、石器、瓷器、木雕、串飾、鐵器、絲織品等七百餘件,戰國至北宋的銅幣2700多枚,定瓷115件。
14、淨眾院塔基地宮:位於定州市城內新立街。原塔已毀,僅存塔基地宮。地宮建於北宋,呈方形,磚築,面積7.2平方米,高2.34米,頂口蓋石雕歇山式屋頂,南壁券門兩側繪天王像。北壁正中彩繪釋迦靈牌。兩側各繪弟子五人。東西兩壁繪帝釋天、梵天禮佛圖。出土定瓷百餘件,其中有高達60.7釐米的白釉刻花龍頭淨瓶。
15、晉察冀邊區政府及軍區司令部舊址:位於保定市阜平縣花山村。為一處五點:即城南莊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舊址、花山毛主席舊居、縣城晉察冀邊區政府成立處、史家寨鄉家北晉察冀邊區政府機關駐地、史家寨鄉廟臺冀晉軍區司令部舊址。
16、永濟橋:位於涿州市城北1.5公里的拒馬河之上,始建於明萬曆二年(1574年)。永濟橋為九孔石橋,橋端築引橋。總長660米,主橋長153米,寬8.5米。橋身全部用長方巨石砌成,欄杆系漢白玉雕飾。橋面兩側設地袱和高0.84米的欄板、1.4米高的望柱,欄板雕淨瓶、荷葉,望柱雕方形卷葉,工藝精美。橋南橋北各建有牌樓一座,畫棟雕樑,規模宏闊。遠看永濟橋象一長虹橫跨拒馬河上。“拒馬長虹”由此得名,為涿州古八景之一。腳下踩的橋面巨石,最重的一塊達兩噸,中國古建築專家羅哲文先生題此橋為“中國第一長石拱橋”。
17、大道觀玉皇殿:位於定州,明代重建,原為中軸式群體建築,現僅存中殿玉皇殿。該殿頗具元代建築的典型減柱造特色,東西長七間,南北寬四間,廡殿頂琉璃瓦剪邊,設三跺單翹單昂斗拱。殿內四壁現存明代萬曆年間(1573-1620年)瀝粉貼金帝王出巡圖。畫面人物栩栩如生,畫工可與五嶽之一的北嶽廟壁畫媲美。
18、伍仁橋:位於安國市伍仁橋村南。建於明萬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橋長65米,寬6.7米,全部石質結構。伍仁橋是座五孔聯拱石橋,橋面、拱券和橋墩之間都有鐵腰和鐵仲聯接。嚴密結實。橋基為山炭、柏木樁、石板築成。
19、金門閘:位於涿州市義和莊鄉北蔡村北三點五公里永定河右岸。原閘創建於清康熙四十年(公元一七〇一年),為引莽牛河之水入永定河借清刷渾,後廢。乾隆三年(公元一七三八年),閘移建至今址,為減水石壩,仍沿用舊稱。後經歷大修。宣統元年(公元一九〇九年)復改壩為閘至今。
20、大慈閣:位於保定市裕華路北側,始建於金朝(公元1227年)。大慈閣以“市閣凌霄”之美譽名列“上谷八景”之首,成為古城保定的象徵,故有“不到大慈閣,何曾到保定”之說。
21、育德中學舊址:位於保定市蓮池區金臺驛街35號。1907年由中國同盟會直隸保定支部主盟人陳幼雲聯合12名同盟會員創建。該校在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二七鐵路工人大罷工、五卅運動中,一直是保定革命活動中心。現存當年的平房教室一排、陳幼雲祠堂一座,碑石二通。1983年經修復並在祠東側建有留法勤工儉學紀念館。
22、保定陸軍軍官學校舊址:位於河北保定市東風東路,簡稱保定軍校,創辦於1912年,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規陸軍軍校,停辦於1923年,校址前身為清朝北洋速成武備學堂、北洋陸軍速成學堂,陸軍軍官學堂。
23、布里留法工藝學校舊址:位於高陽縣趙堡鄉布里村南。1917年8月,蔡元培、李石曾、吳玉章在此創辦中國第一所留法勤工儉學預備學校。1918年改名布里留法工藝學校。培養學生二百多名, 1920年停辦。學校舊址為坐北朝南四方院落。有平房11間,含教室、實習工廠、蔡和森辦公室,現闢陳列館,陳列文物、照片。
24、晏陽初舊居:位於定州城內東大街。1926年晏陽初在定縣設立“中華平民教育總會辦事處”,選擇定縣作為平民教育實驗區,全家遷於此,進行農業教育、農民研究、農村調查等工作達十年之久。1936年,實驗中斷,晏陽初離開定縣。舊居原由東、西、南院及西跨院四部分組成,現僅存西院生活區的北房五間,東西廂房各三間,南房五間,建築均為布瓦硬山式。
25、定州清真寺:坐落在定州市中山中路與清風街交匯處,佔地5255平方米。該寺始建於元代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為坐西朝東四合院式建築,由垂花門樓、南北講堂、正殿組成,經歷代重修保留至今,其後窯殿仍然保留部分元代建築形式,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磚無樑殿結構。
26、下胡良橋:位於涿州市城北4公里下胡良村南的胡良河上。始建於明萬曆二年(公元1574),歷史上無重修記載。橋為單路五孔石拱橋,長69米,寬9.14米,橋面兩側有欄板、望柱,兩端抱鼓石已不存,是京保公路必經之路,1987年新闢路改道,此橋作為文物保護起來。
27、保定鐘樓:位於保定市裕華路,緊鄰大慈閣,背後是鐘樓商廈。樓內藏鍾,鐘體通高2.55米,口徑2米,唇厚17釐米,鑄成於金大定廿一年(公元1181年)。據《中國名勝詞典》介紹,該鐘早於西安鐘樓大鐘203年,早於北京大鐘寺大鐘552年。
28、方順橋:位於保定市滿城區方順橋鄉方順橋村,曾名雙鳳橋、訪舜橋。為三孔券石橋,中孔較大,兩側各一次孔較小,均由細石料砌成,石楦雕欄,堅緻雄偉。根據實測,橋全長30.61米,寬8.07米。
29、定州文廟:坐落在定州市刀槍街,其主要建築包括中院的大成殿、東廡、西廡、戟門、名宦祠、鄉賢祠、欞星門;東院的崇聖祠、魁星閣,西院的明倫堂、大門、儀門,南院為節孝祠,建築佔地面積12600平方米。
30、淮軍公所:坐落在保定舊城區西南隅,氣魄壯觀,具有明顯的江淮建築風格,有四個高大的院落,是李鴻章為紀念淮軍在鎮壓太平天國和捻軍陣亡的“將士”而建的昭忠祠,併兼有安徽會館之功能。
31、清河道署:位於保定市興華路3號,是全國保存較為完整的清代道臺衙門。最早是清代的地方政府行政機構,後成為軍閥王佔元公館,抗戰勝利後為國民黨28軍軍部。現存建築面積1840平方米,建築保存完好,仍保留著清末官宅的特色。
32、八會寺刻經:位於曲陽縣境內,據縣誌載:八會寺創建於北齊時期,原有上閣、下閣、菩薩、資福、普同、聖壽諸院和鍾、鼓樓。幾經劫難,至清末已焚燬殆盡。 1935年,著名的中國古代建築專家劉敦楨先生曾對八會寺遺址及刻經石龕做過調查。當時尚存覆蓮石柱礎1件,石造像兩尊和若干八角石柱。
33、臥佛寺摩崖造像:位於唐縣白合鎮柏山村臥佛寺水庫內,鑿於一處高約6米、南北向面西的硅質石灰岩峭壁上。據臥佛像左側題記記載,此石刻開鑿於北宋慶曆五年(公元1046年)。臥佛摩崖造像現存大小窟龕95龕,造像138尊,為一處以釋迦牟尼涅槃經變相為主體的大型摩崖龕群。其中臥佛造像長達4.5米,為河北省現存最大的石質臥佛造像。
34、直隸審判廳舊址:位於保定市北市區法院西街東側,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開工建設,至宣統二年(1910年)投入使用。該廳建築分為兩座,一座是天井式二層樓房,包括南樓、北樓、東、西配樓,有內外迴廊,東、西、北三面有磚砌圍牆,至今保存完好。
35、光園:位於保定市區裕華路中段,1917年,曹錕任直隸督軍時,在光園大興土木,進行大規模改建、裝飾,成為曹錕的公館。因曹錕非常敬慕抗倭名將戚繼光,故將此處命名為光園。這是一座中西合璧、造型與設計匠心獨運、保衛設施嚴密、巧設機關暗道、可滿足特殊需要的特殊建築,又是一處花木掩映、富有情趣的園林式建築。
36、定縣開元寺塔:位於定州市城內,始建於宋真宗鹹平四年(1001年),為八角形樓閣建築,共八層,高達83.7米,是我國現存最高的古磚塔,素有“中華第一塔”的美譽。該塔建築形式獨具一格,塔身由內外層銜接而成,之間以迴廊相連,形成塔內藏塔的奇特結構,內設穿越塔心的階梯,繞回廊盤旋可至塔頂。
37、涿州雙塔:位於涿州市老城內東北隅,兩塔均為舍利塔,南北對峙,南塔稱“智度寺塔”,北塔稱“雲居寺塔”。雙塔均為八角形磚仿木構樓閣式舍利塔,彼此相距300米。南塔五級,通高44米,始建於遼太平十一年(1031年)。北塔六級,通高56米,始建於遼大安八年(1092)。雙塔時代特徵明顯,頗具遼代建築風格,在國內有一定影響。
38、慶化寺花塔:位於淶水縣北洛平村北2.5公里的龍宮山南麓 , 花塔為磚結構 , 通高 13 米 , 圍長 19.2 米 , 八角形基座 , 基座上須彌座 高 3.4 米 , 束腰各角皆雕力士一尊。第一層簷以上至塔頂是由八層 磚砌小佛龕構成的圓形塔簷 , 每個小佛龕上部雕有3個壽桃 , 列成三角形。自第二層至第七層,每層16個佛龕 , 第八層縮為8個,共計120個小佛龕。再向上逐層收斂,形成圓形塔剎。該塔始建年代不詳,但從塔的造型及建築風格分析,當屬遼代遺物。
39、解村興國寺塔:位於博野縣程委鄉,該塔為四方形十五層密簷式實心石塔,通高7.51米。塔身第一層由三塊整石拼合形成塔室。南面闢券門,門左右各雕持劍守護神,室內正面壁上雕一佛、二弟子及供養人。並刻有唐代“景龍四年”(710年)字樣。第二至十五層為密簷式,每層設簷,均為石雕成疊澀式,每層一整塊石料,與簷部石料相互疊壓。塔剎為一石雕寶珠。是唐代石塔傑作。
40、修德寺塔:位於曲陽縣境內北嶽廟南300米處,始建於宋代。此塔造型奇特,平面成八角形,共七層,通高32米。第二層塔身特別高大,一反傳統造塔的閣樓樣式與密簷樣式,周身砌小型塔龕110座,呈現“一多相即,大小互融,重重無盡,事事無礙”的華嚴法界勝境,建築界稱之為“花塔”。
41、聖塔院塔:位於易縣縣城西南3公里處的荊軻山上,俗稱荊軻塔。為八角形實心磚塔,十三層,通高25.36米。磚石結構,塔基為上下二層束腰須彌座,塔身下身素面,上層磚雕雙抄五鋪作計心造斗拱,斗拱上承欄板和望柱,再上為四層仰蓮。束腰部分八角施雕花石柱,塔身第一層高大,仿樓閣式,八角均施塔狀磚雕倚柱,門上雕出圓形鋪首,為遼代典型建築手法。
42、西崗塔:位於淶水縣城西約一公里的西崗上 , 原名不詳 , 後人 困地名而稱西崗塔。這座塔外形極具特點。高大的一層塔身之上各層密簷逐漸收分,外形輪廓略呈弧線。到了最上面的十三層,卻又異峰突起,層高陡然加大,四面開券門,又變成了一層樓閣。
43、興文塔:位於淶源縣城內,此塔結構樣屬於遼代建築,為八角五級閣樓式實心磚塔,通高27米,此塔由須彌座,塔身、塔剎3部分組成。第一層塔身最高,以上每層高度均勻遞減,全塔除角梁外,均採用仿木構件。須彌座下枋刻仰蓮,上枋刻俯蓮。用磚條砌成空,八個龜角刻花 紋。塔頂呈八角攢尖式。塔剎建在小型須彌座上,須彌座上用磚砌成受花,受花內置鐵鑄八稜型覆體,覆體上飾四節鐵鑄塔剎,塔剎第一節頂端為蓮花。第二節、第三節、第四節為寶珠。
44、永安寺塔:位於涿州市城東10公里刁窩鄉塔照村北50米處。當地人俗稱“塔兒照塔”。此塔為八角密簷式實心磚塔,由塔基、塔身及7層密簷三部分組成,高19.1米。塔基呈須彌座式,高3.5米,圍長24.8米。其束腰部分磚雕幾何圖案及花紋,現已殘損;上層須彌座有斗拱及勾欄平座,座上磚雕三層碩大的仰蓮蓮瓣以承託塔身。塔身層高3.6米,正南面闢券門佛龕,高2米,寬1米,壁厚0.72米,龕壁正面墨書“界納須彌”四字。
45、伍侯塔:坐落在順平縣城東北15公里腰山鄉南伍侯村西北隅 , 系遼代建築 , 該塔坐北朝南 , 為六角密簷式五層空心磚塔 , 通高 22.5 米。全塔由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伍侯塔的雕刻極富研究價值 , 除斗拱、枋材仿木結構建築形制外 , 其餘花卉、人物、禽獸等皆採用剔地突起或圓雕手法雕刻而成 , 其造型豐富 , 刀法流暢、洗練 , 雖為遼制尚襲唐風。
46、雙塔庵雙塔: 位於易縣西陵鄉太寧寺村西北1.5公里處的半山腰。現存雙塔均為遼代建築。北塔為八角十三層密簷式實心磚塔 ,通高 17.4 米 , 分塔 座、塔身、塔剎三部分。南塔為六角三層密簷式實心塔 ,通高 10.58 米。
47、皇甫寺塔:位於淶水縣城東郊寺皇甫村東北,建於金大定年間,為十三層密簷式結構實心塔,通高22米,塔身直徑為5 米,塔下有方形石基,塔角兩層蓮花座用磚疊摞手法砌成,沒有任何雕刻圖案,第二層細腰部分也無雕花,但往上,每角都有一斗三升出簷,塔身中部面向正南有一拱門,內有彩繪圖案,其東、北、西三面有同形磚雕假門,四邊有磚雕盲窗,雕工十分精緻。葫蘆形的塔頂由金屬鑄造而成。
48、金山寺舍利塔:位於淶水縣東龍泉村西北方的金山上,建於元代大德四年(1300年),由尼泊爾人阿尼哥等人資助金山寺禪師融廣惠創建。塔通高 8.18 米,平面呈八角形,為十三層密簷式結構。須彌座塔基,高約 1 米,束腰部分浮雕海獸,環列八面,束腰上下有海馬、海獅、纏枝、 牡丹、海石榴等各種幾何紋圖案,使基座顯得多姿多彩。
49、清西陵:位於保定市易縣梁各莊西15公里處的永寧山下,是清代自雍正時起四位皇帝的陵寢之地,始建於雍正八年(1730年)。共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的泰陵、嘉慶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緒的崇陵,還有3座後陵。此外,還有懷王陵、公主陵、阿哥陵、王爺陵等共14座。陵區內千餘間宮殿建築和百餘座古建築、古雕刻。
50、中山靖王墓: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竇綰墓,地處滿城縣縣城西南 1.5公里陵山主峰東坡,又稱滿城漢墓。據《史記》、《漢書》記載,劉勝是漢景帝劉啟之子,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立為中山王,在位42年,死於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是中山國第一代王。墓內隨葬品6000多件(套﹑副),品種齊全,放置有序。尤以“金縷玉衣”“錯金博山爐”聞名海內外。
51、漢中山王墓:位於定州市境內,定州在東周時期地屬中山國,西漢景帝沿用舊國名,封於此地的諸侯王仍稱中山王。西漢歷代中山王的陵墓大多分佈於此。經勘探調查,定州境內原有漢墓二百八十一座,現存漢墓一百七十五座,大部分封土已平,現有封土最高者30米,一般5米。1965年發掘的120、121、122號墓,可能是劉勝之孫穅王、頃王、憲王墓;1973年發掘的40號墓,為中山懷王劉修墓。
52、所藥村壁畫墓:位於望都縣所藥村東,系東漢浮陽侯孫程之墓。此墓除發現部分隨葬品外,值得重視的是前室四壁、通往中室的券門兩側的壁畫和通西耳室通道內南側的朱書銘贊。壁畫用墨描繪輪廓,再以朱、青、黃三色加彩。除北券門過道券上的雲紋鳥獸外,其他人物或鳥獸都有題字。壁畫用簡練的線條表現出。
53、張柔墓:位於滿城縣大冊營鄉崗頭村西,有張柔及其子張宏略、張宏規3座墓,墓地依山傍水,背依伏嶺,前繞沙河。墓前原有石馬、石羊、石虎、石獅及文臣武將等,現多數已殘。翰林學士王盤撰蔡國公張柔碑。張柔(1190--1268),字得剛,漢族,易州定興(今河北保定定興)人。金末在河北組織地方武裝,金政府任為經略使。後降蒙古,在滅金中屢立戰功,元世祖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晉封蔡國公。
54、怡賢親王墓:位於保定市淶水縣以北12.5公里的石亭鎮東營房村西云溪水峪。墓主人就是康熙皇帝第十三子愛新覺羅胤祥,該陵寢也叫十三爺墳。是清朝歷史上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唯一有望柱華表的王爺陵墓。這座清代王公最大的陵墓,現只有碑、橋、牌樓、華表等倖存下來。
55、宋祖陵:位於清苑縣望亭鄉御城村,這裡不但是宋太祖趙匡胤的故里,其祖陵亦即在此。明嘉靖《清苑縣誌》載:“宋三陵在御城村西北。宋禧祖曰欽陵,順祖曰慶陵,翼祖曰安陵。”此三祖,就是趙匡胤爺爺以上的三代先祖。
56、王處直墓:位於曲陽縣靈山鎮西燕川村西墳山,根據墓內遺存文物及墓誌認定為唐末、五代時期的墓葬,墓主人為王處直。此墓因多次被盜,故遺存物較少,且多已殘損。就發掘狀況來看此墓內所出的壁畫同石刻彩繪浮雕最具特色,尤其是石刻彩繪浮雕數量之多,題材之佳,工藝之精,為以前所罕見。
閱讀更多 保定新視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