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三省五六十年代共向全國輸送多少技術工人?

萬能扳手


我是遼寧人!我們現在路邊的標語經常看到一句“長子情懷”!

為什麼是長子呢?東北曾老工業基地,佔據全國80%的工業產值。從日本時期的偽滿洲國,到建國以後蘇聯援助,大多數都給的都是東北!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自從中國選擇一邊倒的外交政策後,中國的科技技術全部來自蘇聯,蘇聯的科技技術幾乎全都給了東北,在由東北輻射給全國!



九命君的戰場


本次疫情中國中部核心城市武漢,新中國後最早規劃的武鋼,東北技術員比例第一,1900人。

中國第一座移民工業城市攀枝花,中國高鐵鐵軌70%出自這裡。東北技術員比例第一。

中國航空工業知名企業成飛和貴飛,國內東北技術員佔比第一。(注:成飛毛子第一,國內東北人第一)

遼寧單年援建全國54個單位,至今沒有任何省份超越。

東北人建國以來,支援中國比例至今第一,沒有省份或地區超越,其他支援都沒寫,只寫了跟人員相關的。


內蒙人不知道


作為一個非東北的外省人,現在年齡已經過了半百!自小從父親哪輩子人口裡就得知東北對全中國的支援從解放後就開始了!他們整廠整人的搬遷到湖南等地,支援當地建設。同時東北不僅向全國支援科研技術等系統人才。還提供糧食,石油,木材,醫藥,亞麻,煤炭,軍事國防裝備,鐵路交通設備等資源。當時東北國企非常之多!今後如有幸能踏上東北這片熱土,感受一下豪邁智慧的東北人民,那也就知足了!


longtutengAT


這是2018年8月31日,拍攝的瀋陽鐵西區中國工業博物館照片,也只是瀋陽的,沒有吉林和黑龍江的,也只是拍的一部分照片,自己看看以前援建全國多少技術人才







志先生003


說東北是中國工業之母應該不為過。在全國各地,無論是技術還是人員,東北人應該無處不在。現在的工業品脫離東北應該能活下去。以前脫離東北是不可能的。借開放之機,將東北工業大量轉移關內各地,使東北地區在中國的地位不那麼重要了,發展也就落後了。


飛羽追風


我們這廠原來一半都是東北人,鞍山,營口,大連,海城,鳳城,本溪,瀋陽,阜新,莊河等等(三線工廠)



錯之錯覺


汽車的祖宗是長春一汽,電力的祖宗是東北電力,飛機的鼻祖是沈飛,電機汽輪機等技術輸出是哈爾濱,,,,,,


於某2


我大爺在蘭州,我二大爺在青海,我老叔在蘭州,老家這面我父親和我四叔,都是支援三線過去的,他們也不能落葉歸根了


軟蓮妹


二汽就是一汽分出去的,金額40%吧!工程師、技工、設備、圖紙,產品就是第一代東風,具體數據不準了,也不說了。


亮劍-123


別看工人了,看一下援建和搬遷了多少工廠到全國各地就行,這樣人數大致就有個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