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農民稱祖先是開國皇帝,祖傳4本族譜,專家:值100萬建議上交

中國擁有著上下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史,國家的興衰,家族的變遷,都能夠在歷史的長河中找到零星的碎片,從而拼湊出一幅美麗燦爛的歷史畫卷。各種正史野史記錄著帝王將相的生平事蹟或者坊間的奇聞異事,而“族譜”,則是記載一個家族延續的歷史軌跡,從中我們能夠看到一個家族的興衰。如今很多的家庭都會在自家的宗祠中花錢修訂一本屬於自己家族的族譜,以此來緬懷先祖,勉勵後人。

江西農民稱祖先是開國皇帝,祖傳4本族譜,專家:值100萬建議上交

家住江西德興市香屯村的李長水家也有一份自己家族的族譜,但是這本族譜卻是大有來頭,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李長水家世代居住在江西德興市,一直以來過著平常人的生活,但是近來李長水卻發現了自己家族的秘密。這又是什麼呢?原來李長水通過偶然翻閱家中的族譜發現,自己很可能就是唐朝的開國皇帝李淵的直系後代,那這本族譜可就大有來頭了。根據李長水自己的介紹,本來家中的族譜一直由父親親自保管,但是考慮到自己年事已高,身體抱恙,李長水的父親就將家裡的族譜交給了李長水。

江西農民稱祖先是開國皇帝,祖傳4本族譜,專家:值100萬建議上交

與今天我們所看到的精裝的族譜有所不同,李長水家的這本族譜,一共分為4本,每本都長40釐米,寬27釐米,而且都是用得上好的宣紙來統一裝訂的,還都是線裝本,有十分濃厚的歷史感,儼如一本文物古書一般。翻開族譜的第一頁,就是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畫像,人物畫像十分的細膩、精美,在此之後是其他李氏先祖的畫像,每幅畫像都注有先祖的名字。不僅如此,就連李氏家族的遷移過程也有詳細的描述,詳細記載了他們家族到達德興市香屯村的。

江西農民稱祖先是開國皇帝,祖傳4本族譜,專家:值100萬建議上交

根據這本《李氏族譜》的記載,位於香屯村的李氏家族是李淵的第22個兒子,滕王李元嬰的後人。李元嬰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貞觀年間,李元嬰初封于山東滕州故為“滕王”,但是李元嬰剛剛受封,就開始貪圖享樂,驕奢淫逸,在當地大興土木,還在滕縣修建了滕王閣。無奈之下,太宗李世民只得將他貶到蘇州,在蘇州短暫停留任職之後就又被專任到江西南昌,因為思念舊居,於是在贛江之濱,請能工巧匠重新修建了一座滕王閣,而這也就是後來王勃詩中的滕王閣。

江西農民稱祖先是開國皇帝,祖傳4本族譜,專家:值100萬建議上交

根據《舊唐書》中記載,李元嬰有18個兒子,在江西南昌做官、生活了二十多年,子孫後代在當地定居下來再正常不過了,再後來的數百年先後遷移到豐城、萬年,最後才到達德興市,也就是如今李長水家族所在的地方,之後一直延續到李長水的祖父一代,再到如今的李長水。李長水一家發現《李氏族譜》的消息很快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很多的專家學者也對這本族譜很感興趣,於是德興市博物館的文物專家們很快組成專家小組,前往李長水家中一探究竟。

江西農民稱祖先是開國皇帝,祖傳4本族譜,專家:值100萬建議上交

​經過研究,這本族譜的最後修訂時間是在1938年,據族譜中記載,從唐朝的開國皇帝李淵算起,到李長水的祖父,一共經歷了48代,人物的脈絡十分的清晰,沒有出現人物記載的中斷,而且這本族譜無論是在材質方面還是在內容的真實性方面都很有可信度,因此,香屯村的李氏一族很可能就是唐高祖李淵的後人。博物館的專家認為,這本族譜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對於研究唐朝李氏一族的家族變遷具有很好的借鑑意義。

江西農民稱祖先是開國皇帝,祖傳4本族譜,專家:值100萬建議上交

不僅如此,在一些研究唐代的學者的眼中,這本破舊的族譜價值可能超過百萬。所以有當地文物專家表示:價值100萬建議上交博物館!但是李長水卻婉言拒絕了,因為不管怎麼說,這本族譜經過家族的世代傳承,已經具有了非凡的意義。它代表了每個時代李家人的歷史印記,融入到每個李氏後人的生命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