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一天出院11名治癒患者,背後的故事

2月6日,常德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救治一線傳來喜訊,當天有11名確診患者治癒出院,其中還包括一名重症治癒患者。

至此,常德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62例,出院人數累計達14例。一天出院11名治癒患者,消息一出振奮人心,引得市民和網友熱議,是什麼讓常德的治癒率如此之高?

記者專程前往進行了採訪。

早發現、早治療,集中一切力量全力救治

“常德並沒有什麼秘訣,要說有什麼秘訣,就是早發現、早治療,集中一切力量全力救治。”市衛健委副主任、定點醫院防控領導小組組長符中智告訴記者,“常德地處湘鄂邊界,兩地人員往來流量大。積極摸排,爭取早發現、早治療。”根據上級精神,結合本地實際,我市緊緊圍繞實現“患者零死亡、醫務人員零感染”的目標,精心組織部署,堅持“四個集中”,集中定點收治、集中技術力量、集中物資調配、集中醫療救治,有效打響了醫療救治總體戰。

1月28日,市政府發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人全部轉入市第二人民醫院定點救治。1月29日,市二醫院開始接受所轄6個區的所有病人和全市確診病例。截至2月6日早上8時,該院已開放感染一區、感染二區,累計收治病人191例,累計收治確診病例62例。感染三區120個病房已準備妥當備用,感染四區正在抓緊施工,近期將建成開放。

在全市市縣兩級醫療機構擬定抽調相應專業人員800餘人,建立了一二三梯隊,以市第二人民醫院為基礎、市第一人民醫院為主力組成專業救治團隊,根據需要分期、分批進駐市級定點醫院。截至2月4日,第一梯隊273名醫護人員進入救治一線,其中從其他醫院抽調了43名技術骨幹。市級定點醫院對所有一線醫務人員實行集中管理,並在醫院周邊租用了3家賓館,配備相應後勤人員統一安排醫務人員食宿。在一線醫務人員防護用品極度匱乏的情況下,市防疫指揮部迅速動用所有資源和力量,確保了市級定點醫院的救治和防護需求。

嚴格制度流程,確保精準施治

在市防疫指揮部的強力領導下,常德市迅速組建了以市第二人民醫院為基礎、市第一人民醫院為主力、多家醫院相配合的醫療團隊。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委員李德輝臨危受命,以定點醫院防控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醫療救治組組長的身份來到市第二人民醫院工作。他說,常德醫療救治組最大的亮點在於,根據實際情況,迅速制定了管理制度與流程。醫療救治組成立了5個醫療小組,即普通區醫療組、重症區醫療組、心理干預組、護理組、院感組,定好帶頭人,分工合作,搞好制度與流程落實;每天召開2次碰頭會。上午行政碰頭會,解決所有物資後勤、信息、人事、醫保等問題。下午業務碰頭會,彙報每個病區情況、危重病人情況,組織討論危重、疑難病例,擬定治療方案,提出臨床需求。據悉,自定點醫院成立以來,針對每一個問題環節,共制定了40多個制度和流程,對醫療救治工作的有序高效開展起到巨大作用。

在嚴格流程佈局、嚴控院內感染、嚴防醫務人員職業暴露的同時,堅持突重點、抓難點、救危重。全市所有確診患者第一時間轉入市級定點醫院救治,對高度疑似患者有序轉入治療。對危重和重症病例,明確市級牽頭專家,一對一地建立專家小組,加強與省救治專家組的對接,遵循省級專家的指導意見,細化救治方案,力求精準施治。實行醫護24小時輪班值守,密切觀察病情變化,一旦出現新的情況,爭分奪秒採取有效措施予以處置。

緩解患者心理壓力,增強戰勝病魔的信心

“除了高效的救治,我們為了緩解患者的焦慮,特別抽調專家組建的心理干預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緩解了患者的心理壓力,讓他們有了戰勝病魔的信心,讓他們得以更快地康復。”定點救治醫院即市二醫院院長屈貴順介紹,目前定點救治醫院有508名市二醫院的員工奮戰在一線,還有61名全市各兄弟醫院前來支援的戰友,550名醫護人員,一起為救治患者而努力。

“我對現有病人的治療持謹慎的樂觀態度。”李德輝告訴記者,14位治癒患者順利出院,ICU中的危重患者病情趨向穩定,其餘確診患者也正在積極治療,達到出院標準後將陸續出院,這都說明醫療救治很有效。那為何是謹慎的樂觀呢?因為現在出院病人集中在20至40歲的中青年患者,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病情是不斷變化,還需要醫護人員不斷地摸索,不能掉以輕心。“在早發現、早治療的基礎上,我們醫護人員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一定打贏這場戰役。”

(一審:向思宇 二審:李來瑜 終審:周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