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衷情,說兒時,那些家門口的記憶

很多人有過搬家的經歷,由此多了一份對老房子的牽掛和不捨。

家門口的記憶,總是那樣的林林總總,揮之不去也無法忘懷,也許,在某個時候,會跑出來敲打你、提醒你,因為那裡,永遠有你的一份不可替代。

訴衷情,說兒時,那些家門口的記憶


有人說,老家的花店我很想念。

春天的繡球,夏天的荷花,秋天的桂花,冬天的紅梅。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天天都是好時節。

花店雅集,入室芬芳,閒來拾趣,偶得珍稀。怎不讓人流連忘返!

我是在7歲的時候搬遷至現在的地方的,已經那麼多年過去了,雖說對老房子的記憶已實在不多,但還是有那麼一些不可磨滅,停駐心頭。

訴衷情,說兒時,那些家門口的記憶

那時候家裡附近沒有花店,我只有借出門辦事的機會,在路上偶遇花店,才得以欣賞,也格外同意這樣的觀點:花店的主人首先一定是個愛花人,而不是一個生意人,花店也並非完全是為了賺錢,每天的忙碌也不僅僅是為了錢字在打理,而是在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

你想:每天一開門,滿眼盡是花草芳菲,在植物的世界裡,你安靜、你活色生香,你會有特別的期待,有自己的精神領域,不僅僅是開門賣花,也舉辦花藝講座、插花小知識分享、園林百科科普等,如此美好精神食糧,非志同道合之人不可理會、意會。

走進花店的人都和花有著不解之緣,百合花、含羞草、滿天星、茉莉花、康乃馨,株株惹人喜愛,多肉植物也特別飽滿,挑一盆自己中意的多肉植物,帶一份歡歡喜喜回家。

訴衷情,說兒時,那些家門口的記憶

人生在世,又有幾人能有幸一直在做自己喜歡併為之鐘愛的事呢?

除了花店、還有書店、音響店。記憶中九元八角的一盤磁帶,一直歷歷在目,還有那些老式唱片,那時候家裡離衡山路的音像公司很近,有時路過,總會進去看看,發現有中意的唱片,忍不住掏錢買下帶回家。

那時離家不遠的地方,路口有家新華書店。店面雖說不大,卻已足夠日常讀書所需。有時學校佈置了任務,需要哪些課本,都會到那裡尋找。有時看到店裡有了新書,也會格外的高興,遇到合自己心意的,二話不說就買回家。

訴衷情,說兒時,那些家門口的記憶

如今,書店、音像店都已成了記憶中的影像,定格的回憶久久的儲存,歲月的年輪無聲又無息,訴說著一直以來的夢想。

記憶中家門口的走廊是一條長長的過道,那時候,家裡有一臺9寸的黑白電視機,我家放在最外面的房間,那時門一開,黑白電視機罩子拿下,招呼左鄰右舍一起看電視。

夏天的時候,更是熱鬧異常,一人一把蒲扇,搬上一張小矮凳,排排坐,看電視,弄堂裡的故事連著一個下午接一個下午。

除了黑白電視機,那時小學同學有不少都是住在附近的,放了學,遇到功課有不會的地方,也常常會聚在一起互相討論。

自從我搬家以後,有個同班同學和我同住在一幢樓裡,我住二樓,他住四樓,記得有一次有事請假,家裡也是委託同學代為轉告班主任老師,現在的同學,還會有這樣的機會嗎?

訴衷情,說兒時,那些家門口的記憶

家門口還有一棵大樹,那是一棵琵琶樹,每到夏天,無人顧及的它也會碩果累累,果子熟了,有路人採摘,有孩童打落。

那一年,無意中我發現樹上有個鳥巢,最顯眼的那一隻頭頂有白色的灌頂,飛來飛去,來來回回,不停奔忙,想是為了明天的食物和來年的生活。

冬天來臨的時候,明顯見它的次數不再那樣多了,偶爾,看到它從窩中探出腦袋的不安,颳風下雨時,清晰的聽到它在鳥巢鳴叫的聲音。

時過境遷,鳥兒在何方?春去春回,何處是歸途?

訴衷情,說兒時,那些家門口的記憶

依稀記得,放暑假的時候,難得和同學見面,會和小夥伴一起在弄堂裡玩遊戲,有時是跳皮筋,有時是丟沙袋,有時是跳馬,有時是踢毽子。三兩個人常常玩得不亦樂乎,有時被家裡大人喊回家,也還有些沒有盡興。

搬家多年,我也曾回過老家去看看,感覺老家雖然有變化,但還是能找到記憶中的原來,過道依然是過道,樓梯依然是樓梯,在樓上往下看,竟然會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過去的時光不再,揮揮手我已告別老房子40多年,不論今後的日子過得如何,那裡始終都有我的一份美好回憶,將它打包,安放心間,心裡一直都有它的烙印,永永遠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