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日記是什麼?怎麼這麼火?

精神心理在線


方方,是武漢籍知名女作家汪芳的筆名。作家今年66歲,現居武漢,有作品《萬箭穿心》等等,她的作品深受讀者喜愛。

“方方日記”是新冠肺炎爆發以來,作家記錄疫情下武漢人生存狀態、個人感悟的文章,在頭條每天更新。

日記的視角不同於媒體報導,更多側重於記錄當下武漢小人物的真實經歷,也不乏對疫情處置不利的針砭。作者文風犀利,被部分讀者譽為“敢於直言,有民國文人風骨”。但也有部分讀者認為,作為知名度和影響力較高的作家,在此特殊時期記錄並展示過多負面信息,缺少正能量,因此在網上引起網友熱烈討論。

有興趣的網友可以在頭條搜索方方日記,自己親自去看一看文章內容,也看一看自己是支持哪一方意見。


翡冷玉翠珊瑚豔


今天答個題外題,所以說它是題外題,因為它不屬於“國際領域"範疇,它的標籤是“文化”。

芳芳,原名汪芳,1955年出生,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丶湖北省作家協會兩屆連任主席丶省文學創作系列高評委會主任。文學作品多次獲獎,是當代中國有思想丶有影響的文學創作人物。



方方本次在全國走紅,不是因為她的文學作品,而是她的關於“武漢封城"冠狀肺炎病毒的《武漢日記》而“一炮走紅"。

汪芳的“特殊日記"《武漢日記》,社會褒貶不一。基本上分為兩大派系:褒獎派和貶損派。褒獎派認為方方的日記,有社會責任感,有社會擔當,敢說真話實話,敢於針伐時弊,語言真摯犀利,不失“魯迅文風“。

有人引用了她的一段話:“檢驗一個國家的文明尺度,從來不是看你樓有多高,車有多快,不是看你武器有多強大,軍隊多威武,不是看你科技多發達,藝術多高明,不是看你開會多豪華,焰火多絢爛,甚至也不看你有多少遊客豪華出門,買空全世界。檢驗你的只有一條:就是你對弱勢人群的態度。"針對方方日記,並評價她日記語言:樸素平易,如話家常,沒有賣慘博同情,更沒有浮誇矯飾“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這是褒獎派對方方《武漢日記》的客觀評論。

貶損派則批評方方,過渡張揚社會“黑暗面",在疫情面前製造恐慌;日記多為道聽途說,文學成份過多,不利於社會安定。

芳芳是我們尊敬的作家,本人認為武漢日記的描述,基本上是基於事實,因為我們就住在武漢的周邊地區,而且在武漢也有很多親屬朋友,芳芳以社會責任感記錄當下的社會現狀,一般人是不具備這種動察力的,你有同等的洞察力,你的日子也不一定能夠發表。當然,芳芳在日記中加進了自己的觀點,為的是引起社會的反思,中國有句話叫做: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只有反思的社會,才會得到更多的經驗和教訓,反思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力。


芳芳日記或許不久的將來,會成為激勵人丶感動人的芳芳文學作品,期待芳芳為大眾創造更多的有內涵的文學作品。

方方,是大家最關注的文學作家,建議大家重讀方方的過往文學作品,全面瞭解方方的創作歷程。她最起碼是一個有良知的文字工作者。


老狼48440790


不出意外的話,方方也被隔離在家,在斗室裡以小女子思維臆想外面的事情,以至於她所發出的照片是假的,瘟疫當前且對外面信息不暢引起的焦慮和不安可以理解,但這不是方方的正常思辨水平一一從 多方面講,病亡者手機被大量的帶到火葬場、並隨意堆放,不太可能。果然很快被證實為假的!疫期就是戰時, 這算不算戰時傳謠?但是她還要寫,繼續公開發表。有人解釋說照片是別有用心的人加上去的,那麼文字對照片進行了煽情的解讀,並且兩者高度吻合、互補,如何解釋?

方方看不到門外、樓下、小區門口、不遠處有那麼多平凡的人在堅守,也不那麼關注數萬個白衣身影前仆後繼與病魔的搏鬥,直言拐點什麼時間到達也不是她關注的事,日記裡 有沒有陰暗和炫耀先撇在一邊,大家自己看,其餘則充滿著悲觀、失望,然後延伸到否定和指責。當家人被確診為癌症之後,是告訴他,醫生誤診了,你沒救了,現在我該去寫日記傾倒情緒了,還是告訴他,有很多人在為你努力,你有很大希望,我們一起共度難關?

日記原文:“檢驗一個國家的文明尺度,從來不是看你樓有多高,車有多快,不是看你武器有多強大,軍隊多威武,不是看你科技多發達,藝術多高明,不是看你開會多豪華,焰火多絢爛,甚至也不看你有多少遊客豪華出門,買空全世界。檢驗你的只有一條:就是你對弱勢人群的態度。” 這不是方方擅長寫的小說,這也不是一篇日記,其中意味深長,似有所指,看過的人都明白,別裝糊塗一一沒有強大的軍隊壓艙,美國靠經濟政策就可以讓我們資產清零,你所在的武漢現在可能是叫楚國或者割據成什麼聯邦,就沒有數千名解放軍軍醫乘坐運20、高鐵從四面八方火速奔赴武漢;軍隊多強大、運20多好,高鐵多快,方方不認為它是國家文明尺度,難道方方看不見為了拯救、保護病毒面前的弱勢群體一一患者和人民,國家和社會不惜代價?包括西方人士和公知們最推崇的東西,那就是無價的自由。至於什麼會、什麼科技、藝術等等的言外之意,不一一評述了,但可以武斷地說:不管你多麼善良,不管你多麼文明,做不到大災大難面前秩序井然,民生安定,一切等於零。絕無否定應該善待弱勢群體之意,但這絕不是唯一尺度,用人民嚮往美好、政府實事求是、國情繁榮昌盛作為國家的文明尺度,是不是更加全面、大氣?否則,我們只能拿嘴巴和鍵盤去善待弱勢群體了。在我們沒有這些的時候,你說我們貧窮;當我們有這些的時候,你暗指我們不文明;我們已經致力於協調發展、嚮往美好的時候,方方卻在大災大難、無人與之爭論我們的國家是否文明的時刻貌似自說自話、冷眼旁觀,實則指指點點,罔顧國家進步的事實,當起了全民導師,有點唐突和莫名。她的標準就是,反正你有什麼,我就否定什麼。啊!多麼眼熟的套路。

面對誰都沒有見過的瘟疫,如果讓方方當家作主,你怎麼辦?你會不會出現些許的慌張和失誤?所幸我們生活在這個偉大的國度,所幸我們的領導者不是期期艾艾、沒經歷過大風大浪的小說作家,我們的人民還有寬容和堅韌保證了步調的高度統一,我們還不至於大難當頭、大敵當前還在媒體上相互攻擊、在議會里拳打腳踢,疫情事態正在一切向好!

請放大胸懷和視野,站高位置,從宏觀上判斷局勢。發表了日記,抒發了自己,表達了文人情懷,但作為有一定的影響力的作家,這個時候是公開抒一己之見還是有責任地盡一己之力,值得權衡。封閉一座千萬人口的大城市舉世未見,所引發的各種風波和聲音是預料之中的,需要巨大的勇氣和擔當,需要千千萬萬人的忍耐和理解,幸好武漢市民非常配合,但是這個聲音發自於我們的體制內的方作家、前省作協主席就不恰當了,不管存在什麼問題,應該有充分的調查才能得出結論,毫無疑問,這需要一定的時間、專業的知識、規定的程序、紮實的證據。

藉助於現代的傳播途徑,幾篇日記的內容情緒感染性、傳播速度、接觸數量,不亞於病毒。方方已經從退休的作協主席儼然成了外界所認為的疫期網紅、疫區明星,在有的群體中,風頭不亞於鍾南山、陳蘭娟。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的、關注的不應該是明星、網紅、公知,而是千千萬萬的勞動者、志願者、赴死者。那些被隔離在家裡的人們確實可憐,信息途徑太少了,心理上也脆弱和焦慮,容易受到誘導和欺騙,引發不滿和爭論一一包括方方本人就被一張朋友發來的照片所欺騙,可以預見,但不可理解。

有的人把方方捧得高高的,奉為精神燈塔、疫區英雄、民生領袖、骨氣文人,不信聯播信方方,當他們有一天從家裡輕輕鬆鬆走出來,平平安安重見陽光的時候,他們會明白是誰在力挽狂瀾?又有誰為之犧牲。

方方原來的作品裡頭有世間煙火、有青春熱情,有自我奮鬥,但離家國情懷、秩序理性總是很遠很遠,這次又樹起了國家文明尺度來教導我們。這幾篇公開發表的私人日記,為什麼不能是魏巍的巜誰是最可愛的人》、李存葆的巜高山下的花環》、年輕記者護士的《戰疫日記》呢?封閉在家,除了社區防疫人員、給他生活物資的志願者、送狗糧的快遞員之外,方方應該沒有和任何一個直接參加抗疫的人員接觸過,更沒有目睹到史無前例、波瀾壯闊的戰疫場面,最多隻是記錄了耳聞疫情,沒有涉及到偉大的戰疫。這些日記的作者,不同於到過戰場、見到過真實的魏巍,李存葆、醫生護士、新聞記者、快遞員、司機,所以沒有生活,素材來源而只有眾所周知,最不可信的網絡途經。這些日記應該永遠進不了中小學的教材,絕大部分家長不會願意 用日記的內容、情緒去教育自已的孩子,我們的國家歷來沒有、將來應該也不會用這些日記 去塑造我們的國民精神,否則我們拿什麼去應對汶川地震、98洪水、非典疫情?因為,除了善良,我們還要堅強!除了文字,當前更需要行動!這個時候,去當一個力所能及的志願者,比寫以個人日記形式而事實上的通稿要強。一聲莫名的驚呼,可能引起一場無辜的踩踏,不良的情緒、片面的觀點、失真的消息,是抗疫與重建中的大忌。

最後與方方共勉,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尊重事實,體驗生活,大大方方走出來看看吧,感動一次吧!一座千萬人口的城市,每天僅蔬菜消耗都數千噸,只消耗不產出,全憑外來支援,卻沒有動盪、沒有失序,除了被暗指不文明中國,方方回答一下誰能做到?被封閉的不止是武漢人,也還有幾千萬的湖北人為了防止向全國傳播而安心”陪封”,相當多的人近兩個月沒有收入,昨天全省除武漢之外僅有三起確診病例,病毒在湖北幾乎被活活悶死;白髮蒼蒼的鐘南山還在嘔心瀝血;年輕的戰士和護士向武漢只進不出;菜地裡的蔬菜還有人在從地裡拔起來送到超市才能送到你家門前;三五名社工和志願者,除了防疫之外,要為小區裡幾千個家庭買菜買米甚至買菸買啤酒,因為義務救助服務的質量不高,也有捱罵的,女志願者扛著50斤重的大米,邊走邊哭;成千上萬的黨員就地轉崗,在小區門前看門防疫;我與我的家距離5公里,有兩個小孩,我已經一個月沒有回家了,既是因為工作也是因為小區被封閉,我目睹了我身邊所發生的事,我欣慰也感動:強大的組織力、再生力正在發揮作用,無論天災人禍,病毒和事者不會被放過。

冬天雖冷,從來拖不到人間三月;雖是一介小民,但我心中向陽,匯入洪流,與時共進。

路有不平,我還要寫,請您關注。


MrWang20141212


看完日記,我就幾個感覺,作家房子獨門獨院隔離條件好好,好多人送吃的從不擔憂吃喝,連屁民夜隊都買不到的口罩作家也有人大把的送好輕鬆,而且暗地裡管制作家的勢力好多好玩的煩人,最重要的是,作協工作好輕鬆,身為前作協主席,不用想著防控布點,不必操心疫情彙總 也不用擔心單位運行錯峰上班這些事,只是就是躲在獨門獨院的家裡道聽途說指點江山消費同情對抗暗勢力就可以完成時代使命了。

有人說她是知識分子唯一的良心,那麼那麼多逆行進入疫區治病救人的醫生專家,他們算不算是知識分子?

有人傳頌她的那個"每一粒微塵"的金句,但兩千多死者家屬的苦難與十四億人的眾志成城相比,究竟該謳歌哪一個更合適 想必大家都有更清晰的認知。而作為十四億個還活著的微塵中的一分子 ,我更願意用勤奮的工作、樂天達觀的態度、無往不利的美食和珍惜當下的情懷,去憧憬疫情的結束,或笑對最後一天的夕陽。


石海釣沉


方方日記我是每篇必讀,讓我談體會為什麼那麼🔥,就是一句話:“人人心中有,他(她)人筆下無”。

一,非常解渴,方方的日記似潺潺流水,緩緩的流入到人的心田,她寫文章的著眼點,恰似“人體的毛細血管”,即社會的“小人物”,它不如心臟與大動脈受萬人關注,但毛細血管屬於微循環,一旦廣泛的出了問題,合併後就是要人命的大事。

二,方方的筆觸非常真實,入木三分,前三篇日記讀之沉重,但隨著“微循環的改善”,即社會底層的人的新型肺炎得到救治與解決了,讀之,很輕鬆了。

三,方方是位陌生又熟悉的作家,陌生是因為此前沒讀方方日記時,並不瞭解此人,讀了其日記,感覺很解渴,讓我想到了年少時看過的巴金三部曲《家》、《春》、《秋》。儘管寫的都是身邊的小人物,但巴金的稿費收入,足以讓他不領工資,而去度假生活。

方方日記的影響太大了,讀者至少三千萬,可見,她給大家帶來的,是對武漢的牽掛,是對中國抗疫的關注,自然,這兩天方方日記,也讓我們看到了曙光,武漢,很快就會好起來的,陽光更加燦爛。


盧軼稱心


一個怨婦的自怨自艾。請不要等同武漢人的即刻心情。武漢人比她陽光積極的多得多。她的心態在前幾年寫不出什麼好的東西以後就逐漸失衡了。討厭方方,為博眼球,誇大其詞


咖啡不要糖


謝謝這個話題。最近一直在推薦方方的武漢日記。對方方女士的日記為什麼這麼火,也做過思考。所性轉發過來與朋友交流。感謝信任,關注我們,一起成長。

夢語思考:我眼裡的方方武漢日記。

夢語齋思考:這兩天,作家方方女士的《方方武漢日記》走紅網絡,一直在思考個中原因,為什麼?寫文章的人那麼多?為什麼偏偏是方方女士的武漢日記打動了全國人民的心?除了推薦閱讀,夢語齋還在研讀。一篇一篇地反覆閱讀。比如正月二十一這一天的日記,方方女士從天氣冷暖變化無常開始,她想到了方艙病人的生活。說到快遞與狗糧,讓我們想到方方女士家裡一定養的有小狗,她與小動物的生活是隻有有心人可以想象的,一個女作家,靜下心來思考的時間,可能面對的是向她討食吃的可愛的小狗。說實話,這次疫情期間,我收養的幾個流浪貓,已經斷糧二十多天了,他們每天吃的都是我們口中省下的牛肉與火腿腸,不養小動物的人,無法理解那些牽腸掛肚的感覺。方方女士寫的都是家長裡短的生活小事。但是,她用文字觸及到的生活背後的思考,疫情之下的人文精神,人道主義,人性扭曲等等思維空間,那些用文字帶給我們忍不住去想的背後的東西,可以讓你的思維宏大到無邊無際。比如,我們只知道每天新冠病毒感染者有數字,每天都有公佈,醫院是治療病號的地方,當醫院只有這一種病號的時間,那其他病號怎麼辦?治療是一個系統工作,當一個系統中斷了以後,這些正在病中的其他病人怎麼辦?等一等?等疫情過去之後他們再接著病?家裡沒有病號是無法體會病號家庭的苦的,我父親就在病中治療的病號,因為疫情回家等待,好在他的病不重。隨著老齡化時代的到來,我們任何一個城市的醫院,本來都不曾閒著,醫院可能都是人滿為患,如今,這些人要為新冠病毒病號讓路了,為此有很多人因為等不及而提前走了,是永遠的離開。新冠病毒病號天天都有個數字,無論是統計的真假虛實,至少是有官方報道的,而這些為疫情讓路而手足無措的病人,連個教字都沒有,就消失在武漢今年的寒冬裡了。很多人的消失連一個記憶都沒有,是方方女士的武漢日記,讓我們的心靈觸及到了他們。再比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俠義與捐款,那些千辛萬苦輸送來的物質,有可能會因為無人配送而爛在武漢的某一個地點,救命的錢與貸,應該有誰來送給這些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以外的,也需要我們關心關懷的生命們呢?我寫的是生命,不僅僅是人的生命,家裡的小貓小狗有人牽掛,那些流浪街頭的生命呢?所有這些生與死,悲與喜的東西,都會讓我們的心靈一顫,武漢的戰鬥是沒有邊際的,人文精神,人道主義,到底應該如何戰鬥?方方女士的文字每天都會觸及我們每個人用心靈思考。方方文字的真實性,是一段人無法觸及也不敢觸及的,她的思考有官員,有政策,有政治,有社會,有人文,即有武漢的草根,國罵,武漢罵,也有社會的邊邊角角熱點與敏感點們,她的文字或直或曲,方方女士以她的優雅文筆,暖暖地觸摸我們的心靈,讓我們試著去想象,去思考,去行動,去改變。今天我即興寫下這些東西,希望能不負她的文字。感謝網友們的信任,關注我們,一起健康成長。






方方夢語


方方這個人心理是陰暗的,她寫的東西我不喜歡,總是充滿著對社會的不滿,這是有她家庭的歷史原因的。她看不見社會的主流,總是給予人們負能量。


雨荷綠漪


看過部分日記,處於好奇。但個人觀點是:當一個人的微信群裡都是負面信息時,又如何能跳出情緒去理性看待一些問題。其次讀者中是否也存在著,這些日記恰恰符合了一些人的心態。後來,通過大量武漢的視頻發現,不論是日記還是視頻,正負場同時的衝擊,更讓我看到了人性。到此為止,我選擇做個溫暖的人,雖然這對那些失去的人是一種背叛,但誰又能在一場鋪天蓋地的危機中完好無損。明天還是要到來,春天已經來了,不是嗎?



撲滿之空


方方說的一些情況是真實存在的,但又能怎麼樣?武漢的情況就是這樣,方方不寫這個、全國人民也知道武漢和湖北的真實情況,但在家抱怨能改變什麼?還不如出去做志願者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方方作為一個公眾人物,在說出來真實情況的時候,除了不好的外,能不能再看看我們的醫護人員的付出和辛苦?能不能再記錄一點正能量的事情呢?我們希望是需要說真話的英雄和吹哨者,但可以肯定:我們不需要方方這樣心裡陰暗、自私自利、崇洋媚外的。

方方日記就是抱怨疫影響了她的生活、她不能自由的出去瘋、出去浪,她日記裡面還說:她不渴望出現拐點,因為拐點和她沒有關係,她現在生活不自由。

從方方日記裡面能看出來,這個女人比較賤,就是一個自私自利的老女人、在家裡呆久了寂寞難耐吧。她日記裡面看不到武漢人民的付出、看不到全國人民對武漢和湖北的支持、看不到全國醫護人員的付出、看不到武漢和其他其他城市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在她日記就是看不到一點正能量的東西,只有她自己生活受影響等全部負面的聲音,可以肯定:方方認為西方國家好、就是一個崇洋媚外的,也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她的日記,有這麼多人心裡面陰暗、自私?有空多看看醫護人員的日記、多看看其他武漢人的生活記錄。

最後,黑夜終會結束、太陽總會升起,太陽昇起後就會知道誰在裸奔。讓我們在黑夜裡團結、奮戰,一起為明天的太陽而努力;加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