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大化:精英“老劉”

“老劉啊!你看看幾點了,再有10分鐘班車就發了!”

“不急,不急……”

“老劉”一溜煙兒跑出中控樓,奔向更衣室,換完衣服(洗澡是不可能了),急匆匆往班車點趕。

上車後,“老劉”習慣衝大家報之一笑,在三人座位邊掛了個角兒。

“精英’都來了,發車!”車上不知誰喊了一句。

在松木島泡崖班車上沒有不認識“老劉”的,認識“老劉”的人沒有說他不忙的。每天下班他總是卡著點兒最後一個上車,車上人送他綽號——“30萬精英”。

(一)

劉士動,被同事們熱情地稱呼為“老劉”,其實他並不老,今年虛歲39。之所以稱呼他為“老劉”,一是因為他參加了新老合成氨裝置的項目建設和原始開車工作,具有豐富的生產工作經驗﹐資歷深厚可謂企業元老;二是因為他在廠裡擁有良好口啤和不辭勞苦的“老黃牛”精神。其實,長著一副娃娃臉的劉士動,看上去一點兒都不顯老。

合成中控崗位操作員出身的“老劉”,去年9月通過競聘當上了生產科工藝員的時候,只說了一句話:“幹操作員我能夠把活幹好,當工藝員我有能力教會大夥幹好活。”

“老劉”不是自誇,在合成氨裝置搬遷改造初期,他就被借調到生產科,幹起了合成工序準工藝員的活了:設計審圖、編寫吹掃、氣密、置換、充液氨等方案;編制液氨庫、氨冷凍、氨合成崗位臨時操作法;參加裝置吹掃、氣密、置換、開車等各項工作,對生產工藝管理這一套業務早已熟稔於胸。

自打幹上工藝員, “老劉” 每天一睜眼,眼裡便全是事兒:氨合成工序的設備管線閥門試運一年多,就沒怎麼消停過,尤其是利舊的鍋爐E701,換熱器E704、E702、E714,就和他“較上勁”,今天不是這內漏就是明天那外漏。更可氣是,新投入使用的氨冷凍工序換熱器E1121A/B也來“添亂”,最近同時出現了內漏……這些不爭氣的東西,變著法的“折磨”他,老劉既上火又無奈。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寫方案出措施、查漏堵漏、置換試壓……這些“老劉”都不在話下,對於裝置流程、閥門管線、設備結構,他猶如熟悉自己掌中紋路。

別看他整天腳打後腦勺沒日沒夜的忙碌著,被“折騰”著,身上居然看不出什麼疲憊狀,活兒幹得越來越溜到了。“老劉”自嘲:天降大任於斯人,必起苦其心志……磨難!歷練!你懂的。

合成工序是合成氨裝置的“龍尾”, 合成氨產量在此“收口”。這些服役10多年的利舊設備,一旦出現洩漏,就意味著上游裝置千辛萬苦生產出來的原料氣到此化為烏有。“老劉”一刻也不敢怠慢,堵漏的同時他心裡也添堵。

“這些設備都是高溫高壓,內部充滿了氫氣、氮氣、氨氣、液氨等危險介質,工藝處理起來比較棘手,稍有不慎就會出事兒”。 “現在的合成崗位操作員,大都是轉崗培訓的,他們操作經驗很少,工藝措施制定不細不行啊!” 除了細之又細,慎之又慎的編寫工藝處理方案措施外,“老劉”還要制定有效的應急風險控制預案,事事都得想到,生怕出現什麼閃失。不是“老劉”膽小,和氨打了十幾年交道,他深知其危害性,連稱現在是越幹膽越小。

面對極高風險作業, “老劉”每次施工如臨大敵,不管白天黑夜節假日,他都帶領監護人員靠在現場,實行一對一、點對點監護。跟蹤指導之餘,協調監護人員和維修作業人員之間工作,嚴格控制安全風險。確實有事要離開,也是千叮嚀萬囑咐的。

也許“老劉”真老了,因為大夥發現,“老劉”慢慢變得愛嘮叨了:你這樣操作可不行,不能懶了,得注意氮氣壓力、注意勤觀察合成塔溫度;想著及時防範啊,發生情況可不得了;幹工作不能怕吃苦,必須得認真……開始有人有點煩了,糞倒三便都沒味了,何況話呢,又過了些日子,沒聽到他的嘮叨,大夥又覺得少點什麼。

在頻繁的設備檢修過程中,“老劉”還發揮聯絡員的作用,積極參與和協調維修作業,保證維修作業安全、有效、快速、順利完成。對此,他認為:“這些大量複雜的施工作業,安全工作必須放在首位,做好與設備技術人員、施工作業人員的溝通和協商是必須的”。

(二)

“老劉”個頭不高,人小“鬼”大。

氨壓機是氨冷凍工序新上設備,對它“老劉”格外關照上心,有事沒事總拿著數碼相機圍著它咔嚓咔嚓拍個不停,回家後還要放到電腦上左看右看,不時翻翻資料查閱著。四歲的兒子跟著搗亂,老劉就訓斥,孩子就哭。忙著幹家務妻子看不慣說他,整天看這些破玩意,孩子也不管,你想幹什麼啊!每到這時,老劉總是厚著臉皮趕緊賠笑說:“老婆,老婆,別生氣,這是一臺新設備,咱是工藝員,又是剛乾,不先擺弄明白,怎麼教人,你說是不是啊!勞駕你辛苦點吧!”

氨壓機剛試車那會兒,入口分離罐老是帶液氨,頻繁跳車。分離罐上除了各工序氨冷器氣氨管線外,還有一條氨壓機防喘線與之相連,走的是50攝氏度的氨氣。起先“老劉”懷疑其它工序氨冷器液位高帶液所致,從上到下查了個遍,也沒發現什麼異常。這時,他腦裡畫了一個“魂”,難道是氨壓機防喘線設計問題?諮詢設計院,對方口口聲聲說沒問題。“老劉”將信將疑,決定自己查資料從設計查起,順藤摸瓜。

氨壓機出口防喘線原設計流程是從水冷器E1121A與E1121B之間管路引出的,如果水冷器設計過大,達不到工作壓力下的氨過熱度,很容易變為飽和溫度氨,容易造成分離罐帶液。按照這個思路,“老劉”試著採取提高防喘線氨氣溫度的辦法,果然收到了奇效,氨壓機從此再未“犯病”。

看來E1121A設計是大了。 “老劉”分析認為,帶液的主要原因是受主裝置負荷影響,氨壓機負荷達不到設計100%負荷,氨壓機防喘線溫度達不到氨過熱溫度(50℃),常為飽和溫度(低於45℃),使部分冷凝的液氨與氨氣一同從一段防喘線進入氨壓機一段緩衝罐,造成氨壓機帶液,防喘流量閥門大幅波動,防喘線失效。

找到了“病根”,“老劉”並不算完,目前“治療”方法雖能維持生產,只是權宜之計,畢竟弊端太多,徹底解決須從長計議。他和領導仔細研究論證,決定對其重新設計改造(大化科協競賽項目立項),利用今年8月大停檢修機會,從氨壓機二段出口管線水冷器E1121A前,配置三通管路至防喘線總管路上,新防喘線增設閥門,在原防喘線上增設閥門後安裝一個遠傳溫度計隨時監控,控制新防喘閥開度,使防喘線溫度達到設計值,解決防喘線夾帶液體,氨冷器熱負荷過大(氣氨夾帶液體),氨冷器液位過高而造成氨壓機帶液問題,避免了氨壓機因帶液造成停車或損壞。

“老劉”給筆者粗略算了一筆帳:以往氨壓機停車後會造成其他工序停車,按生產80%氨負荷氨消耗計算,每噸氨按3000元/噸來計,停車後恢復生產需要兩小時,一次直接損失為20萬元,如果造成甲醇以後工序停車,將會造成更大損失,不是個小數;此外,由於頻繁停車,易損壞氨壓機幹氣密封,4套幹氣密封,損壞一套幹氣密封就是20萬元啊。

技改項目實施後,不但能省錢降耗,還能確保合成氨裝置、聯鹼乃至整個松木島基地的生產穩定運行。說這話時,“老劉”一臉喜悅。

(三)

在大夥眼裡,“老劉”是個講究人爽快人。

跟他幹活,只要活幹到位,從不為難人。誰家有個大事小情他都能照顧得到,哪個身體不舒服,他會象老大哥一樣關心照顧,趕上紅白喜事、他都要備了禮送過去。得了榮譽拿了獎金,“老劉”就請大夥吃飯,喝“心動”啤酒。只有半瓶啤酒量的他,非要喝大夥連幹三杯,氣氛好得像過節一樣。

不過,喝酒歸喝酒,工作不含糊。“老劉”對於個別偷懶耍滑違反工藝紀律的操作員,無論是“老”人還是新人,“老劉”從不慣毛病,堅決給“扳”過來!

“老劉”人實在,與他相處共事,大夥都覺得特舒心。

培訓課上,他會把8本厚厚的泛了黃的操作記錄本統統拿出來供大夥傳閱。這裡詳細記錄了老合成裝置各種情況下的操作經驗,事故原因分析處理,應急預案防範等等。不但讓大家學到了很多操作法上沒有的東西,還領悟到為人處世的道理和方法。有人勸誡他,家底兒別都抖摟出來,要留一手。“老劉”不屑:“教會大夥的同時,我自己水平也得到了提高,這叫“雙贏”。

“老劉”搞工藝培訓有一套,把培訓從教室挪到了裝置現場,領著操作員熟悉管網流程,講解事故應急預案等,大夥說這樣培訓記得牢。他說,幹化工,操作員對於裝置現場流程一定要熟悉,要時刻把現場當做練兵場。很多在工作上有所成就的人就是把大部分時間放在裝置現場琢磨、研究,在實踐中脫穎而出的。古人言: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話一點不假。

(四)

從操作員到工藝員,“老劉”有體會,他太瞭解崗位操作員想法和做法。每到生產裝置出現波動或設備故障時,一時半會又處理不了,需要“帶病”運行。這時,崗位若沒有臨時工藝措施跟進指導,操作員會感到很為難,無所適從,習慣性的按自己思路操作調節,由於水平參差不齊,手法不一,極易造成裝置運行惡化,加劇事故擴大。

這時,“老劉”會在第一時間把詳細的操作指南和應急預案趕寫出來發給崗位,給操作員以方向和方法。他覺得做工藝管理,就要多為操作員做技術上的服務和支持,要告訴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他們就會有意識地按照技術管理的標準來做。

不到一年,“老劉”感慨:當好一個合格工藝員並不是當初想象的那麼簡單。如果不及時修訂完善操作法,即使你講到了,累趴下了,出了問題,那還是你的問題。

合成系統多為新員工,像合成中控崗位就剩下一個“老人”,其他都沒幹過;合成機組四個班都是新人;液氨儲罐崗位操作員都是以前老廠幹過液氨庫,就管5個罐,卸槽車,檢修都有專人。現在又是常壓氨罐,又是液氨泵、又是壓縮機,對他們來說,需要一個過程。

由於新員工比較多,因此像系統開車、停車、正常生產及檢修,安全操作措施必須規範。這次E0704/E0714檢修,他方案馬上發給崗位、讓班組知道為什麼檢修,怎樣進行工藝處理?施工票工藝措施切實可行,平日的泵、閥門等小檢修,讓操作員按著施工票的指示就能幹活;做好工藝臺帳及工藝總結,就是預防同樣或類似的事故再次發生。

值得老劉欣慰的是,付出終於有了回報。不到一年,弟子們功力大長,已經從“能幹活”向“會幹活”轉變。

(五)

“老劉”現在負責氨系統三個工序工藝管理,活是多了點,可從未聽見他抱怨喊累。科裡入手緊時,他還主動“客串”一下公用1300#蒸汽系統工藝員。事情雖多,難得的是事無鉅細他都認真做好。

細節決定成敗,責任重於泰山,“老劉”深諳此理。工藝員所從事的工作向來繁瑣,每天都要處理許多細小卻重要的事務性工作。他的筆記本每天有依次編號的工作表,清楚的列明瞭要完成的任務、要注意的事項,對此,他解釋說:用筆記下來,這樣做起來就不會丟三落四了。所以工作中,他總能從容不迫、忙而不亂,妥帖地做好手上的每一件事情,尤其他那細緻、審慎而負責的工作態度讓同事和操作員都倍感安心和踏實。

同事說“老劉”這人有點怪,神出鬼沒的。明明看他在寫方案,突然間就起了身,低著頭,兩眼發直,一句話不說,徑直到裝置區溜達,不知什麼時候他又回在辦公室埋頭寫,不知底兒的人以為他有病,其實老劉是進入了“狀態”。

“老劉”總結:勤跑細看多問,及時準確掌握裝置工藝設備運行動態信息,這樣寫出方案措施才能更具操作性。“優化運行和工藝處理的經驗,是不斷摸索和總結得來的,現場和實踐是發現、解決問題的源頭,我和同事都有這樣的體會。”老劉小有感觸。

為此,“老劉”養成了這樣的習慣:每天上班到廠後,先到現場各崗位轉轉、問問、看看交接班本,包括和巡檢記錄。每到一套裝置都會仔細的查看,看看錶的指示是否準確,摸摸閥門、管線的溫度是否過高,所到之處能看到的地方絕不放過。

到中控室,他幾乎把所有的記錄都查了一遍,各種報表和臺帳,甚至就發生問題應如何處理也和操作工進行交流。最後到辦公室,把裝置運行情況和工藝數據記錄下來,準備開調度會。開完調度會,安排好當天工作,他便開始寫方案搞技改。

下班前,他照例到現場和中控崗位轉轉、問問,看看工藝數據有沒有變化,有變化就問一下情況,更多是到現場去實地觀察。然後,直接在交接班本上寫點操作交待和注意事項,不知不覺到了下班時間,於是就出現了本文開頭的一幕……

“老劉”頭上罩著不少光環,“先進生產者”、 “生產標兵”、 “集團公司崗位自學成才獎”、“大連市技術能手”等等,不過這些大都是浮雲,用老劉自己的話說,活,該怎麼幹還得怎麼幹!

“老劉”承認自己這輩子就是個操心的命,晚上班車不是作秀,確實事多,這個習慣難改。對於 “精英”一說,他有些靦腆,連稱不敢當,和大家一樣都是為了掙錢養家餬口!

大連大化:精英“老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