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外小学家委会竞选,折射了什么?

今天一早被一个小学班委会竞选的帖子刷屏了,事情源于上海浦外小2017级4班的家委会竞选。班里家长们看似轻描淡写的竞选宣言,透露出一个个深厚的背景。截图贴出后,迅速在网上传播,各种表示震惊,羡慕或者质疑的声音在朋友圈里迅速炸开。

那么这个事件,折射出什么问题呢?上海浦外小学家委会竞选,折射了什么?

我认为主要折射三点

1 阶层分化: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社会阶层分化严重,不论是孩子还是家长,多数时间都是和同阶层里的人交往。对高阶层的圈子更是充满好奇,从对各国王室琐事的孜孜不倦的兴趣就可见一斑。

2 攀比心理:

虽然阶层分化显著,但并不是像印度种姓那般固化,不管对现实如何无奈,中国人骨子里还是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信念,并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因此往往会为了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时候难免流于虚荣,各个阶层都是如此。

3 盲目跟风:

严密分层的必然后果是信息流动的不对等,后知后觉者占了多数,他们的行为很大程度是以别人为指南的。我们看到的风风火火的教育培训,其实就是这样的心理的结果。

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教师,抛开复杂的社会问题不谈,仅仅对于教育而言我认为,外在的家庭和校园环境没有绝对的利处和弊端。

对于条件优越的家庭,金钱和财富带来的天然的优越感,如果没有恰当的教育作为中和,很容易让孩子变的傲慢,失去对知识,失去对基本常识的敬畏。对于他们应对未来多变的挑战是十分不利的。

对于中产和广大通家的家庭,我想说的是,圈子也不代表一切,普通学校的老师责任感往往更强,不利环境有时候更能激发孩子的动力。家长们除了积极努力给自己的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外,更重要的是保持好的心态自己的节奏,不要被周围的舆论所左右。互联网时代,要善于利用网络,好老师其实唾手可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