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智慧「提得起,放得下」

生在紅塵中,交於世俗間。

怎可奈世事無常總不能遂人願?

浮躁的心彷彿總也找不到可以安放的地方。

便往往進退兩難,喜憂摻兩半。

得不到的牽腸掛肚,得到了卻難滿足。

總有伸手夠不到的暖陽,總有心裡忘不了的故人在彷徨。

提起來的放不下,放下的卻終成觴。

人生大智慧「提得起,放得下」

佛家說人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提不起,放不下。

第二類:提得起,放不下。

第三類:提得起,放得下。

第一類人,提不起放不下。

這類人往往便也是我們茫茫人海之中最為普遍的。

生活本就甜苦需共擔。

可甜來的太過容易,往往便不願意再去求取什麼。

畢竟,踏足新的旅途雖有高山流水也不免會遇荊棘叢生。

於是乎享受眼下的美景,不去想再攀登也不必憂會跌落深谷。

不必憂慮,亦無需承擔。

第二類人,提得起卻放不下。

有一些人往往是有擔當有責任心的。

他們明確的知道自己人生旅途的目標在哪裡。

由於有著明確的目的地,所以他們會竭盡全力勇敢的向前方。

可是,路途之中總會有迷人的風景和撲鼻的芳香,總會有令人無法抗拒的種種誘惑。

於是,他們的行囊變得愈來愈沉重,明明可以丟棄一些,卻又總是不捨得。

最後只得步履維艱,負重前行。

第三類人,提得起放得下。

其實生活之難就在於它有著太多的選擇題。

想要有所獲得就必要有所捨棄。

而我們往往就徘徊在兩難之間,進退不得。

太多東西,沒握在手心裡時,日夜思念,發了狂似得拼命追逐。

可終究有一天得到了,卻也覺得沒有想象中的那麼欣喜若狂。

提得起放得下,並非簡單,卻也總會豁然開朗。

人生大智慧「提得起,放得下」

歷經人世浮沉,識的人間冷暖,提得起放得下便是人生大智慧。

之前在書裡曾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天,寺廟裡來了兩個陌生人。

年長的仰頭望山並問:這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嗎?

小和尚回答:大概是吧。

年長的什麼都沒有說,就開始爬。

年輕的對小和尚笑了笑說:等我回來,你想讓我給你帶什麼?

小和尚輕輕的說:如果你到了山頂,就把那一刻你最不想要的東西給我吧?

年輕人有些奇怪,便跟著年長者往上爬。

日復一日,不知道過了多久,年輕人獨自下山了。

小和尚問年輕人:你們到山頂了嗎?怎麼只有你一個人回來了,另一個人呢?

年輕人回答:是的,到了。而他,永遠都不會回來了。

“為什麼”?小和尚問。

“對於一個一生最大的夢想就是戰勝世界最高峰的人來說,當他真正的站在了至高的無人之巔時,他的人生也就再沒有什麼願望了”,年輕人回答到:所以他從懸崖上跳了下去……

小和尚問:那你呢?

年輕人說:本來我也想要一起跳下去,但我想起了答應過你,要把在山頂最不要的東西給你。

小和尚笑笑說那你就來陪我吧。

於是年輕人就在寺廟旁搭了個草房住下來。

整日雖有山水作伴,日子卻也無聊。

年輕人總是靜靜地看著山,在紙上胡亂地畫。

久而久之,年輕人竟成了一個畫家。

許多年過去了,年輕人也由青絲到華髮,變成了一位老人。當他回想往事時,驀然發現:

原來,更高的山不在人的身旁,而在人的心裡。

故事裡的年長者其實就是第二類人。

在他不斷攀登終於踏上世界之巔時,他就認為他的人生已經沒有什麼再追尋的了,他亦不能放下過往而繼續前行,於是便走上了絕路。

年輕人雖然也曾和長者一樣有過輕生的念頭,但他卻也沒有忘記對小和尚的承諾,最終也收穫了精彩的人生。

人生大智慧「提得起,放得下」

人生在世,世事總無常。

深處黑暗泥濘的溝壑裡,也要不拋棄,不放棄,相信終會有陽光褪去陰霾、重新收希望之日。

站在無人能及的巔峰上,也要不驕傲,不停滯,始終堅信山外青山樓外樓、攀登險峰永無盡。

提得起,放得下便是人生大智慧。


-END-

點擊右上角“關注” 每天推送精彩原創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