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告訴我,說了十年的廣佛同城,未來將何去何從?

袁奇峰:南海是廣佛同城的推動者與積極踐行者

廣佛兩市政府協力推進的廣佛同城到今年已是第10年,但對於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教授袁奇峰來說,其實廣佛同城早在20世紀80、90年代已經有跡可循。“當時佛山的很多鄉鎮企業都得到來自廣州的‘星期天工程師’的幫助。

到了90年代的時候,廣州修地鐵,很多拆遷戶就跑到‘中山九路’——黃岐買房了。

那時市場在推動‘廣佛同城’,已經開啟了‘都市區經濟’,只是由於分權競爭導致了‘行政區經濟’橫行,才導致了與鄰為壑的發展模式。”他說。

誰能告訴我,說了十年的廣佛同城,未來將何去何從?


南海在廣佛同城獲益較大

“在廣佛同城的過程中,南海是準備得最好的一個區,一直在謀劃、策劃,其規劃技術準備是最全面的。”袁奇峰10多年來一直為南海的城市發展出謀劃策。

從2003年南海啟動“東西板塊”戰略就提出“廣佛同城背景下的東部地區戰略”,到2007年又建議在原有“東西板塊”戰略的基礎上,把南海劃分為東、中、西三大功能片區,進行同城異質差異化發展,最後促成了南海區的“中樞兩翼”戰略。

他提出的“南海城市中軸線北延”,就是要將桂城與大瀝一體化,構築南海城市中心區。他一直都是站在廣佛同城的前提下來謀劃與估計、判斷南海區的資源價值。

在他看來,廣佛同城能夠順利啟程,南海是其中的積極推動者與踐行者。“廣佛同城的成功取決於當時南海的行動。2008年,南海提出與廣州小三通,即廣州進入南海的車輛不收費,廣州的自來水公司、電信業可以到南海運營。”他表示,南海這一行動奠定了廣佛同城的基礎,得到了佛山市和廣東省政府的支持,加速了廣佛同城化。

袁奇峰認為,在廣佛同城中,南海是廣佛同城積極的推動者,也是比較大的獲益者。“這不是單方面的獲利,而是共同的。對於廣州來說,廣州的服務業獲得了更多的需求。而隨著生活同城以後,南海的房地產、大型工業的引進,就得益於廣州的商務服務。”他認為,同城化模式是一個共贏模式,分工協作也是一個共贏模式,“廣州搞金融中心,南海就搞金融後臺,錯位發展,廣州做汽車,南海做汽配。這種分工合作互補有利於廣州與南海的發展,這個過程中層層化的紅利被釋放出來。”

誰能告訴我,說了十年的廣佛同城,未來將何去何從?


最大挑戰是公共服務一體化

袁奇峰認為,目前廣佛同城中面臨最大的難題是公共服務一體化。“廣佛同城要繼續下去,就要探討公共服務的一體化問題,因為行政區的公共服務是由地方政府來提供的,跨市間制度就需要鋪排,現在面臨的就是制度不充分、服務不平等的問題。像公共服務設施這方面雖然我們做了很多規劃,但是速度還是比較慢,所以需要加快進度。”他看到,目前廣佛生活的同城化的挑戰還是很大,“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交通的建設。前段時間有個調查發現廣佛之間通勤的人口有達到18萬到20萬。這對政府的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對生活保障的壓力和挑戰都很大。”

他也指出,挑戰還有來自於行政區經濟的慣性思維,“廣佛目前還存在認為雙方的競爭會有零和博弈的想法,這也是雙方在共謀發展上難以同步的一個原因。因此,這個觀念也要進一步去除。”

名詞解釋

所謂的零和博弈,是指參與博弈的各方,在嚴格競爭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著另一方的損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損失相加總和永遠為“零”,雙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

彭澎:創新同城、產業協同最終還靠市場發揮作用

今年,廣佛同城的區域一體化建設之路迎來了十週年。2019年佛山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全面深化廣佛同城,推進廣佛創新同城,深化產業協同發展。十年發展,廣佛同城化發展程度是何水平?兩地創新同城、產業協同緣何還不理想?作為廣佛同城的先行區,南海區如何借力發展?曾參與起草廣佛同城化報告的廣州市社會科學院高級研究員彭澎對以上問題給出了他的見解。

彭澎認為,經過多年發展,廣佛同城已廣為人知,最大的體現是交通便利程度提升,尤其是廣佛地鐵的開通。其次是居住的通勤化,已有上百萬廣州人目前居住在佛山。但是他也表示:“同城化離兩地民眾的要求還有距離。”

這種距離在去年開始引起兩地居民廣泛熱議的兩個話題上可見一斑:一是去年8月份開始實施的廣州限外“開四停四”;二是佛山一環收費獲批。對此,民間有一種質疑聲音:“你對我限行,我對你收費”,是否與廣佛同城的主旨背道而馳?

被問及此問題,彭澎表示,廣州“開四停四”是不得已的措施,一方面廣州已是全國最擁堵的城市之一;另一方面,這種限行措施已充分考慮到廣州周邊民眾的需求。而佛山一環收費可能更多涉及投資回報的問題,跟“擁堵費”無關,更不是對廣州限行的應對。

在彭澎看來,創新同城、產業協同是同城化的最高境界。2019年,佛山提出全面深化廣佛同城,強調創新同城和兩地產業協同發展,也側面也反映出廣佛同城化進程中創新同城、產業協同的不理想狀態。彭澎說:“創新同城、產業協同可能涉及到利益關係,難度也最大。政府只能鼓勵支持,最終還是要靠市場發揮作用。”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方興未艾、廣佛同城繼續深化的背景下,作為廣佛同城的先行區,南海區如何借力發展是一個繞不開的命題。彭澎認為南海不僅是廣佛同城的先行區,更是最受益的區域。

如何借力?他表示:“交通依然是最重要的一環,廣州內環與佛山一環的快速對接仍是重頭戲,目前這方面進展不大。廣州戶籍人口的子女入學、升學也是關注重點。政府可以多開闢一些創新創業平臺,讓兩地青年人更多一起發展是一個較好思路。”

誰能告訴我,說了十年的廣佛同城,未來將何去何從?

丁力:廣佛兩地應尋求共同利益

廣東省社科院區域與企業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認為,廣佛同城發展到今天,的確取得了不少的成績。當初廣佛同城的構思是非常有魄力的,後來兩地政府也確實做出了很多努力,不過十年過去了,眼下的成績可能也沒達到當初十年前的預想。在部分層面上,兩城基本上還是各做各的事。

這麼多年來,廣佛同城遇到障礙的根本原因在於“為什麼同城”和“為誰同城”這兩個問題始終沒有解決。這兩個問題就像兩個適婚男女被父母催婚,爹媽認為年紀到了,總是催婚,但當事人感情不深厚,也沒搞明白為什麼要結婚,婚後日子怎麼過。在這些層面上沒達到共識,同城的進度難免屢屢受限,這導致除了交通之外,很多東西都會打水漂。

所以廣佛同城的下一步,根本上還是要解決利益問題,兩地應尋求共同利益,譬如通過財政收入一體化的方式,把兩座城市最切實的利益捆綁在一起,只有財政解決了才能夠使得廣佛兩地能真心實意地同城。這麼多年來,廣州和佛山一直沒能達成共謀發展的意識。如果不在利益上做出根本性的改變,同城是沒有更多的空間的,只有當大家都是一家人了,共同承擔家裡的開支、同戶口、同交通,兩座城市才會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財政一體化的另一個好處是能讓兩地的公共服務均等化。社保、醫療、教育這些與人民群眾最貼切的問題才能保持一致,城市建設佈局、產業合作分工才能合理調配。廣州以服務業見長,第三產業發展比較快,佛山的傳統產業、製造業這一塊比重大,雙方應該在共同利益下互相協調,發揮所長。只有把利益打通了,才能學會共享,利益上不做根本性的改變,其他方向怎麼改都只是表面功夫。


誰能告訴我,說了十年的廣佛同城,未來將何去何從?


誰能告訴我,說了十年的廣佛同城,未來將何去何從?


各位網友,你們怎麼看到廣佛同城呢?已經十年過去了,它實現得怎麼樣?下一個十年會怎麼樣?

歡迎在評論區一起討論留言告訴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