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有NBA以來,有多少支球隊是以傳統控衛為絕對核心而奪冠的呢

首先,我們簡單定義一下傳統的控衛,粗則說是掌控球權,負責組織整隻球隊的進攻,主要是為了串聯隊友,激活隊友,細則是要有良好的組織能力,傳球能力,還要有一定的防守、搶斷、投射能力(如約翰—斯托克頓、賈森—基德、以及克里斯—保羅)。

而傳統的控衛,一來意味著身高以及身體沒那麼佔據優勢,二來是個人進攻能力沒有那麼強,限制起來相對簡單(利用身高優勢防守,或者防住其他隊友)。

縱觀有NBA以來,有多少支球隊是以傳統控衛為絕對核心而奪冠的呢

而對於個人能力強的得分型球員,肯定更容易打開缺口,老流氓,蝸殼,杜蘭特等等。縱觀有NBA以來,又有多少支球隊是以傳統控衛為絕對核心而奪冠的呢?遠的不說,80年開始的似乎就只有湖人的魔術師,活塞的比盧普斯(畢竟是FMVP),以及近年來的庫裡。

縱觀有NBA以來,有多少支球隊是以傳統控衛為絕對核心而奪冠的呢

一個一個說,魔術師真的算傳統控衛嗎?沒錯他確實能防能傳能投,但這是因為他全面,他還能得分,還能打內線,還能打低位,魔術師幾乎是不可能複製的一位球員,2.06的身高,控衛是視野和球商,真的可以說無漏洞,所以不能算傳統的控衛,他更像勒布朗那種一個人就能扛起一個球隊的中軸。

縱觀有NBA以來,有多少支球隊是以傳統控衛為絕對核心而奪冠的呢

而比盧普斯,毫無疑問是球隊的關鍵,但活塞的奪冠更多是整體的實力均衡,防守無敵庫裡的勇士雖然號稱四巨頭,但我相信稱庫裡為勇士最關鍵人物沒人會有意義,不過問題是庫裡也不是傳統控衛,壓根就是一個得分手啊。再看看歷史前十或者前十五,除了魔術師,以及退役的庫裡,哪個控衛有把握說一定能進去這個榜單(而且庫裡也不好說)。綜上,以控衛為絕對核心拿冠軍確實是很難的事情,特別是傳統控衛,原因可能是籃球始終是對高個子有利的運動。

縱觀有NBA以來,有多少支球隊是以傳統控衛為絕對核心而奪冠的呢

當然,作為炮密也認為保羅雖然強,但也知道他離科比、詹姆斯、鄧肯、奧尼這種冠軍級還差至少一檔,也可能不是傳統控衛的問題,是我炮不夠強。

縱觀有NBA以來,有多少支球隊是以傳統控衛為絕對核心而奪冠的呢

換句話說,組織者決定下限,攻堅者決定上限。季後賽是攻堅者的舞臺,季後賽相比於常規賽而言,更容易被針對,更容易制定防守計劃。當戰術被摸透,打不出來的時候,決定勝負的就是球星,就是巨星球,就是個人單打。季後賽另一個的特點就是縮短輪換,大量球權在球星手裡。季後賽是巨星的舞臺,傳球靠角色球員的手感真的沒法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