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子線防纏繞是釣魚界的世界難題,你認為好的手法還是好的產品可以解決?

楚漢傳奇


(細節+手法)>產品質量

出現任何問題,首先要分析問題的根本原因,再想辦法怎麼個解決。從源頭找出問題的癥結,不能治標不治本。

打結的根本原因

1.線組,特別是鉛墜的裹得圓不圓,至關重要。提竿時,整個線組快速旋轉,帶動八字環和子線一同旋轉,如果鉛墜重量失衡較大,離心力偏差變大,子線無法以主線為中軸旋轉,造成子線纏繞!試問:一個質量好的子線能遭受高速頻率的摧殘嗎?

2.揚杆手法:揚杆這個動作本是一個動作,但我把它分解為2個動作,讓大家更好理解。第一動作:刺魚。此動作應該是使用手腕寸勁,快速抖動,達到刺穿魚口的目的,此動作揚杆行程短而有力;第二個動作才是順勢提竿。為什我叫做提竿而不叫揚杆呢?因為如果中魚,就變成留魚了,沒有中魚就是提竿換餌。此過程應該是提速較慢,線組旋轉速度勻速,子線不易纏繞。

3.錨魚,跑魚:在刺魚過程中用力較大,但魚鉤並沒有進魚嘴,而掛到魚的身體,跑魚概率大大增加。此時脫鉤後主線呈非線性加速度旋轉,子線從張力最大瞬間變零。纏繞子線概率最大。試問:質量好的子線在這種情況能倖免於難嗎?

結:要想子線不纏繞,細緻的線主+正確的揚杆手法+準確的揚杆時機(正確的調釣)才是避免子線纏繞的關鍵!至於子線的產品質量我們把它看成是錦上添花就好了。

一位80後地產策劃野釣達人-臺釣98k.



臺釣98k


子線纏繞的確是釣魚圈,在釣法領域百般糾結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可以說,操作手法和品質好的釣線,二者可以說缺一不可,少了哪個條件,對於解決防纏繞都是不太可能的。

無論是大師,還是大眾釣魚愛好者,對於子線纏繞情況,都是深有體會的。子線纏繞是臺釣釣法的,固有存在一個問題。無論採取任何方式,都不能百分百加以避免,只能說會一定程度上緩解或者說減少。

首先說,高品質魚線,具有良好的複合性能,不錯的張力,柔軟而又富有彈性伸縮性能,抗捲曲能力也是相當不錯。但是具有了這些性能後,依然不可能百分百防纏繞。

其次,減少子線纏繞概率,釣線品質重要,操控手法更重要。適當的蕩投力度,分子線動作,這些就是臺釣基本功問題了。基本功紮實,心態穩定。不用說,纏繞的概率會大大的減少。

以上兩點全部都具備了,也不能杜絕子線纏繞情況發生,特別是長子線,畢竟釣魚是個動態過程。整條線組哪個環節有問題,都可能導致纏繞問題發生。比如鉛皮修的不工整,子線打結,八字環打結。還有天氣問題,大風天氣,逆風做釣。

最後說一下,纏上就纏上了,打開就好了,纏了再改,改了再纏,千錘百煉嘛,不必太過糾結,有的事沒必要太叫真。


香港名狐釣具官方


子線纏繞應該是每個釣魚人都會經歷過的問題,若要說完全解決,在我看來,幾乎是不可能的。只能通過產品客觀的質量和釣魚人主觀操作,來降低或減少纏繞的可能性。

產品客觀質量

子線質量。這個不得不放在首位。用過質量好的子線,再對比質量差的子線,會明顯感覺到,質量好的子線不易彎曲、不易打卷、從而不易打結。而質量差的子線,拉一兩次重一點的魚或者是纏在抄網、鉛座上後,就會打卷,子線打卷,就非常容易打結。


鉛座鉛皮的外觀

經常釣魚的朋友會發現,鉛皮包裹緊密、整齊的鉛座,纏繞子線的幾率比包裹不整齊的鉛座要低很多。原因是,鉛座若包裹不整齊,拋竿時,鉛座在空中及入水後,不是趨近“同心圓”的狀態旋轉。同時,鉛皮若包裹不整齊,表面不光滑,也很容易纏住線。子線纏過後,即使解開了,也是捲曲的,很容易纏繞打結。

拋竿提竿手法

拋竿時,一定要把竿、線打開,儘量呈一條直線入水。

提竿更為重要,提竿時忌諱猛提竿。猛提竿除了會驚窩,同時也會造成子線打結。可以說百分之八十的打結,都是因為猛提竿造成的。

那麼子線打結該如何處理。首先要多檢查子線是否纏住是否打結,其次要有耐心的將打結處解開。若實在解不開,也只能將舊子線換掉。

以上是我的拙見,我是墨海,一名喜歡野釣的八零後。歡迎大家關注、評論和交流!


墨海遊釣


好手法和好產品根本不衝突。

產品好了,手法好了不是更好?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產品,

我現在用PE子線了,用熟悉了基本不會纏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