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loft當婚房,才住半年就砸手裡,想賣房居然還要掏錢?

精裝修、地鐵旁、首付10萬、買一送一等,往往是loft的絕佳代名詞。花一層的錢就能幫你實現“複式”夢想,對於那些在一線城市拼搏的年輕人們,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能逃離父母的嘮叨、工作的勞累,真正擁有隻屬於自己的一番天地,哪怕被月供壓得喘不過氣,都是幸福的。

就是這樣一套完美無瑕、年輕人拼命也要買一套的房子,房產中介卻從來不買,你知道其中原因嗎?

買loft當婚房,才住半年就砸手裡,想賣房居然還要掏錢?

商用水電,無供暖

loft公寓房大多是商改住,所以咱生存必備的水電和燃氣,也都按照商用收費。買房時總想:房子都便宜這麼多了,水電貴點沒關係,省著點用花不了多少錢。

想得沒錯,但事實上卻是異想天開……以北京為例,商用水電是民用水電費用的2倍,人家居民樓一個月花200,你家loft就得花400,長時間用下去,費用可想而知。況且某些商改住的loft未必通了燃氣,能不能做飯都是大問題。

買loft當婚房,才住半年就砸手裡,想賣房居然還要掏錢?

除了燃氣,沒有集中供暖也是個問題。在北方,冬季沒有暖氣離“狗帶”就不遠了,小太陽、空調等普通的取暖設備根本不足以對抗零下十幾度的嚴寒,這樣看,自供暖倒是個好辦法。

用壁掛爐燒嗎?行是行,可要是沒通燃氣,怎麼燒?

那還是電地暖吧?這個不需要燃氣,但電費是商用的,一個供暖季下來一萬塊錢就沒有了!

這麼看,還是多裹幾層棉被比較划算……

買loft當婚房,才住半年就砸手裡,想賣房居然還要掏錢?

層高雞肋,坑太多

大部分loft層高在4-5米左右,中間做完隔層,除去隔板的厚度層高也就2米左右,二層的高度則會更低,個高的小夥一伸手就能摸到天花板,住得時間久了實在壓抑。

買loft當婚房,才住半年就砸手裡,想賣房居然還要掏錢?

雞肋處除了層高,還有不隔音。loft的隔層都採用的是

鋼結構搭建,隔音效果遠不如鋼筋水泥結構,況且二樓還是開放式的,上下層不僅不隔音,私密性也差。

買loft當婚房,才住半年就砸手裡,想賣房居然還要掏錢?

Loft所獨有的樓梯對於年輕人來說是時尚,發朋友圈曬照很能彰顯家庭的小資。但長遠著想,等日後父母、孩子都在的時候,每天上下樓對於他們又何嘗不是一件麻煩事呢?況且,loft裡所設置的樓梯,又窄又高,並不能很好的保障家裡老幼的安全。

買loft當婚房,才住半年就砸手裡,想賣房居然還要掏錢?

不能落戶,小產權

商用住宅不能落戶,如果你買loft是為了落戶,那可以就此打住了。

買loft當婚房,才住半年就砸手裡,想賣房居然還要掏錢?

從產權看,民用住宅產權是70年,而loft(商用住宅)的產權在40-50年。當然,產權到期並不代表房子不能居住,而是它的房屋所有權和土地所有權不再屬於你了,續交土地出讓金就能繼續居住。根據《城市地產管理法》和《物權法》中相關條例,補繳的費用不會超過5位數,最低不得低於15.6元/平米。

買loft當婚房,才住半年就砸手裡,想賣房居然還要掏錢?

若到期後,國家對於土地有其他規劃,業主也是會收到賠償的,賠償費用一般是民用住宅的3倍。這裡需要注意,賠償款一般是按照實際建築面積(也就是一層面積)去計算的,畢竟買房時樓上就是贈的。

房子買回來事多,等你想出手時事更多!老馮再給大家一個友情提示:當你住膩了手裡的loft想出售時,至少需要交15%-20%的交易稅,後面的問題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買loft當婚房,才住半年就砸手裡,想賣房居然還要掏錢?

所以,當你手中有多餘的房子、又不考慮落戶時,loft是你投資的絕佳選擇,但想買loft當剛需住房的年輕人們,老馮勸你還是三思而後行。

身邊不少年輕人都說,不管怎麼樣都會買一套loft來傍身,即使缺點多,但能有自己的天地才是最重要的。屏幕前的您呢,還會為了情懷去買一套loft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