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二十萬在蘇州做什麼生意好呢?

用戶62702459412


現在蘇州在各種整治,什麼331什麼9合一,餐飲就點洗浴中心KTV等都被整改了,各方面都不好做房租在上漲😅

現在 可在小區集合地飯店集合地開小超市或者名煙名酒行,也可寶寶用品奶粉之類的,都是很容易盈利風險小的項目

其次要保證 萬無一失,一年翻倍的生意怕不是你能做來的。開廢品店。好聽點是物資再生利用。包你一年翻倍。你要是個好臉面的,看不起搞廢品的就別考慮。別的行業你沒人脈包你血本無歸。思考。現在新聞不是有一個很火的蘇州妹子收廢品嗎?人家現在賺大發了


我奶專家


在如今的經濟環境下,二十萬確實不是什麼大數字。但對於很多普通打工者來說,這可能是他們畢生的心血。

很多人有錢的第一想法就是自己去做生意創業,但是你如果毫無經驗,不瞭解市場行情,那這個生意的成功概率可謂是微乎其微。


生意都是靠人做出來的,有的人可以用兩萬元做出兩百萬的生意,有的人只能用二十萬做一兩萬的生意。

有的人知道自己不是塊做生意的料,所以還不如接受現實,不要揚短避長。你每個月拿著一定的工資,除去自己的花銷存著剩下的錢自然是希望越來越多。那你怎樣才能越來越多呢?好不容易存了二十萬,那你難道看著它貶值麼?


如果你有經驗,也不能肆意妄為。因為每行每業,賺錢和賠錢的大有人在。你想要獲得成功,必須要有一定的承受壓力的能力。就拿餐飲行業來說,吃穿住行,吃是每個人都需要的,按理來說市場會非常廣闊。但是你想要成功,就必須要有自己的套路。就拿燒烤行業來說,暫且不說地理位置這些,如果你們的燒烤技術一般,又沒有打動客戶的地方,那你的客戶勢必會越來越少,那結果自然也就知曉了。所以想要生存,你必須要有所改變,比如人家點的燒烤你可以多贈送幾份小菜,逢節日都會有滿減,或者飲料贈送,果汁都是鮮榨的,待人要熱情,當然最關鍵的是價格要公道。總之,想要在市場生存,你需要不斷創新自己。


老林家


20萬去進一車鵝到蘇州,會做的一年一千萬,沒文化也可以做。


用戶54741090448


經商、下海、趟水!

咱們沒經商下海趟水時看到的只是表面情況,我們只知道經商有風險,海面上那個小島就那麼回事,這個水潭連腳鼓子也沒沒掉。

真的自己經商了才明白自己有多麼渺小,經商的風險可能讓自己血本無歸,小島下海水裡暗流湧動,洶湧澎湃足以把自己拍死,小水潭下面有鐵釘,玻璃碴子,更有三角馬釘,足以淹死你的陷阱。

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常熟包打聽


現在做生意比較難,唯獨餐飲還可以做,要是有地方特色,還是不錯的


藍夢情人草


有二十萬基本上中小型生意都能做了。選什麼關鍵是看你個人有什麼特長或者經驗,亦或者是門路和人脈。沒有那一行是穩賺不賠的。所以需要有立足的條件才行。


鼻涕詩人


20萬可以做夜排擋但是比較辛苦,現在生意都難做,唯獨夜排擋我還是比較看好的


a菲爾上的鐵塔夢


現在實業都不好做。唯獨餐飲。民以食為天,就算智能科技再發達。人也離不開飲食。所以找個好的地段。開個餐館。不妨是個穩妥的計劃。


新媒體影視人


21世紀,無邊界創業將成為人類文明個性化時代的主流,除了掌握趨勢移動互聯網項目,你將別無選擇,要想人生總富有,必須跟著趨勢走。 


木易二十五


當前大環境是:全國正式進入城市群、都市圈時代,也就是集中全力打造中心城市的時代。小環境是:南通爭取到了上海第三國際機場,明確為上海北大門。如果說未來江蘇還有可能產生一個副省級城市,一定是徐州南通二選一,蘇州沒有半點機會。再加上目前江蘇整體規劃定位陷入迷惘期,蘇州未來的發展不會好了。

[人口危機] 已公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1-6月,江蘇省共出生38.3萬個嬰兒,比前一年同期減少5.6萬個,減少12.8%!新出生人口持續減少,人口拐點不經意間已到來。

以下重要規劃全部繞開江蘇:

9個國家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州,成都,武漢,鄭州,西安。

11個自貿區:上海,廣東,天津,福建,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陝西。

5個左右的自由貿易港(自貿區升級版):上海已初步成型,另外天津、陝西、浙江、廈門正在積極申報。

6個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島,雄安。

5個計劃單列市:大連,青島,寧波,廈門,深圳。

3個國家科學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合肥。

3個“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超大城市):上海、武漢、重慶。

10個"一帶一路"節點城市:西安、蘭州、西寧、重慶、成都、鄭州、武漢、長沙、南昌、合肥。

東部3個經濟強省。山東省:濟南青島2座副省級城市;浙江省:杭州寧波2座副省級城市;江蘇省:僅南京1座副省級城市(2019年1月9日,濟南合併地級萊蕪市,致使江蘇唯一的副省級城市,淪為全國省會首位度倒數第一。今後,它必將與江蘇貌合神離,心向安徽,導致江蘇只能依靠剩餘12個不入流的普通地級市參與全國頂尖城市競爭)。

當前,各大城市人口掠奪戰已經打響,在老齡化嚴重的今天,人口決定了發展。江蘇人口形勢日益嚴峻,究其原因:一是群山無峰,沒有明星城市集聚不了資源,吸引不了外省人才,留不住本省人才;二是自宮式的中考、高考制度讓深受其苦的年輕人往外跑,也讓在江蘇發展的外省人不敢落戶。

2017年,濟南市一把手在山東兩會上極其悲憤的發言:山東經濟實力雄厚,但群山無峰,缺少一個帶動力強的核心城市。未來各省間的競爭,就是城市群的競爭,或者說是核心城市的競爭。鄭州不久前被確定為國家中心城市,對我們來說是個很大的刺激。分析周邊鄭州、合肥,還有遠一點的武漢、長沙、成都、貴陽,這些近年發展迅猛的城市,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所在省份舉全省之力發展,才鑄就了今天的輝煌。核心城市是集聚起來的,我們不集聚,就會被別的城市集聚;機遇是搶抓出來的,我們不去搶,別的城市就會去搶。

而江蘇13個市互不認同,成了國內首屈一指的大內鬥省,實質是互相制肘,誰也見不得對方好,在城市發展中內耗相當嚴重。未來的城市競爭中,江蘇註定更加被動。

幾年前,江蘇GDP總量差點一舉超越廣東,直到差距拉小至600餘億。後來廣東初步轉型成功,迎來現代發展“第二春”,再次發力拉開與江蘇差距。據悉,廣東經濟增長速度已經連續反超江蘇六個季度,將總量差距拉開至4000餘億,2018年差距更是擴大到5000億,令大眾反過來覺得江蘇怕是變成“江輸”。

江蘇老齡辦透露:30年後,江蘇不到3個人中就有1個老人,實際上按照現在幾乎外來人口0流入,本省平均結婚年齡達到34歲,普遍不肯生二胎的現狀,老齡化問題只會比預測更嚴重更提前,到時很可能滿省皆是白髮人。

再看“平均主義”發展模式,僅憑江蘇一省之力,且正在被各大規劃繞開的情況下,十年後,最大的可能是均衡發展成13個三線城市,隨之人口外流進一步加劇,繼續退化成13個四線城市。

年輕人,畢業後的首選城市很重要,一次的選擇很可能就是一生,一定要慎重!當前是城市格局大變動的時代,已經錯過了北上廣深,千萬不要再錯過目前有政策、有定位、有地位,未來必將在國家支持下晉升一線的新貴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