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舊影〗西郊這家電影院 從『五一』到『時代金球』的演變

保定這座城市,最早因軍事重鎮而規模發展。自元以來,又逐步發展為政治和文化中心。保定古城內,舊時戲院和戲樓相當繁榮。即便到解放後,老城區的劇場還是相當多的。

隨著1950年代保定城市向西擴張,西郊工業區大規模建設,成為了工人聚集區。這一帶也出現了一些有時代符號的地名:如工人公園,工人體育場等。工人階級群眾在工作之餘也有娛樂休閒的需求,那個年代,看電影大概是為數不多的娛樂項目之一。1970年,在東風路和向陽路口西北角,開始修建“五一影院”,至1975年建成。直到1980年改稱“保定市第二工人文化宮”。

西郊的“第二工人文化宮”,是相對於市裡的“一宮”而言。雖然建成五年後就改名“二宮”,但多數人還是習慣稱之為“五一”,也成為那一片區的代稱。五一影院能容納1700多人,前廳兩層,門前還有寬闊的小廣場,在當時來說算是現代化的劇場了。

在保定方誌館翻閱《保定市志》時,曾看到一張五一附近的舊照。當時的建築似乎都是一個風格和色調。五一影院和門前廣場盡收眼底。可以看到當時的綠化還是很不錯的,沿街有兩大塊綠地,廣場中心應該是當時比較流行的噴泉景觀。建築頂部有五個大字,看不太清楚,有點像“工人文化宮”。

〖保定舊影〗西郊這家電影院 從『五一』到『時代金球』的演變

圖1:1990年代五一影院俯瞰

圖中鏡頭裡的建築,如今大部分應該還存在。尤其是右下角的“五一飯店”,原來也算個地標建築吧,現在不知道這棟樓是做什麼用的了。這一片建築,希望能留存下來,它保留了保定西郊工業區的建築風貌,也是保定城市發展進程的記錄。

原來上學時,學校放寒暑假經常組織看電影,除了革命題材的,還有一些少兒題材的。除此之外,家長廠子裡也會發電影票,也偶爾去過幾次。除了看電影,電影院裡印象最深的就是腳底下的空調風口,跟下水道篦子似的,暑假大熱天一進去真是舒坦!

〖保定舊影〗西郊這家電影院 從『五一』到『時代金球』的演變

圖2:二宮電影票8毛一張(來源網絡)

那時候看電影,真正自己花錢買票的不多。也正因為如此,在市場化浪潮下,老體制下的電影院逐漸變得不景氣,五一影院也不例外。新世紀以來,這裡曾改名為『玉蘭影劇院』,不知道是不是菸廠贊助的。企業冠名有幾年很火,保定連馬路都被冠名了...

〖保定舊影〗西郊這家電影院 從『五一』到『時代金球』的演變

圖3:本世紀初,玉蘭影院時期

圖中看到(網圖),當時改制後的影院,也開始表演東北二人轉了。

〖保定舊影〗西郊這家電影院 從『五一』到『時代金球』的演變

圖4:玉蘭影劇院改造中

門前廣場同樣被冠名為『玉蘭廣場』。不過玉蘭影劇院也沒能堅持下來。近年,新式影城開始流行,『五一』算是跟上了時代的腳步。經過改造後,一座名為『時代金球』的新影城延續著這座建築本來的身份。

〖保定舊影〗西郊這家電影院 從『五一』到『時代金球』的演變

圖5:改造成現代化影院

外觀基本沒有太大的變化,但內部格局改變大刀闊斧。

〖保定舊影〗西郊這家電影院 從『五一』到『時代金球』的演變

圖6:時代金球去年五月照

改造後的影城,仍然掛著『第二工人文化宮』的招牌。

〖保定舊影〗西郊這家電影院 從『五一』到『時代金球』的演變

圖7:時代金球去年八月照

去年有一天路過發現,『第二工人文化宮』幾個大字不見了。原本在樓頂的新影城名字也換了位置。失望之餘,感嘆保定的歷史印記又消失了一處。

〖保定舊影〗西郊這家電影院 從『五一』到『時代金球』的演變

圖8:時代金球近照

不過,前段時間發現,『第二工人文化宮』這幾個大字又被掛上去了,有點意外,原本以為『二宮』就這麼被遺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