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毛筆字還有沒有救?該怎麼寫好?

雲端之上c


作為一個書法老師,談談自己建議,僅供參考。

書法學習興趣愛好是最大的學習動力,從您寫的字來看,自己寫了一段時間,肯定是喜歡書法,才去動筆學習的,在自己學習的過程產生了學習的困惑,說明您是有心人,求教於別人,讓明師給您解疑答惑。

書法學習,我的總結就是四個字,看準慢寫,把字帖讀準,讀精,然後在用心書寫,寫完之後,再逐字逐筆對比,找出不足,反覆練習,書法學習最忌諱抄書,沒有任何好處,只是錯誤的疊加。

貪多嚼不爛,定好學習計劃,每日4字,能貪多,可以先雙鉤摹寫,再對臨,背臨,不能心急,科學學習的方法,看是慢,實則快。

走出去,找個明白人,多請教,先理解用筆之道,不明白用筆,學也徒勞。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齊魯書畫院楊老師


這位書友,你好,就別稱老師了,我們都是在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我來說說自己的一些對此提問的看法。

首先,糾正一下你所謂的學習書法還有沒有救的想法,忘記這種想法,一定把它拋到九霄雲外去。你能拿起毛筆,就說明你非常熱愛學習,當然喜愛中國傳統文化——書法,它能陶冶情操,延年益壽,這幾年又有人說能養生(這和練書法時靜心凝神有關吧)等等,更是好事情,關於學習書法的好處,我也在此不多說了,朋友們都清楚,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好處自己心裡都很明白更是受益非淺。所以,從你提供的圖片上可以清楚的看到,你的基礎還是不錯的,已經入門,小有成就(圖片上畫紅色標記的就是很好的印證)距離成功就差一個臺階了。

其次,為了更好的,更科學有效的學好書法,我給你建議按照以下學習步驟來練習,你看好嗎?

一,選帖,從你拍攝的圖片上看到,你很喜歡楷書,這樣就不得不說唐楷了(唐代楷書是中國書法最為鼎盛時期),更為重要一點就是選貼了。1.顏真卿的顏體,沉著而肥壯,體勢大氣,法度謹嚴代表帖有《多寶塔》,《顏勤禮碑》;2.柳公權的柳體,方圓兼施,稜角分明,特別在方筆的使用上斬釘截鐵,突出表現在柳體"骨"上,代表帖有《玄密塔》,《神策軍碑》。這二位世人稱"顏筋柳骨"。3.至於歐陽詢的歐體,結字緊密,修長欹側,其勢健緊,代表貼有《九成宮》,《化度寺》。4.接下來就看你自己喜歡哪一風格特點,以上三位是唐楷的典範,同時也形成了各自風格特點,這得你來決定,切記,切記,認準誰就學習誰的代表帖,千萬不要朝三暮四,這是在學習臨帖初期最不可取的,至於學習到一定成就階段以後,就另當別論了,目前還存在許多爭議,先不多說。

二,臨帖,1.首先要讀帖,也就是在開始臨帖之前,先要多讀,多看,多揣摩,瞭解一個字的筆畫,形態,筆意,領悟到自己的心裡,通俗的說,未動筆字在心。2.接下來就臨帖去寫,這裡我要再三提出,臨帖用紙要用米字格的紙,米字格便於我們掌握每個字的筆畫位置,由於不同字的筆畫長短以及撇,捺角度很難掌握,所以我們藉助米字格中心線,對角線,就有了標準,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同時臨帖練習時,要記住一個字的全部筆畫長短比例,以及字的整體簡架結構形態。切不可看一筆寫一筆,更不能修改寫的不理想的筆畫,這是書法練習初期之大忌。4.最後,時間安排,根據自己的學習計劃安排好每天必須練習的功課,如果此時興趣濃就應該抓緊時間,多寫,多練,把一些筆畫複雜,不容易掌握的筆法給突破完成,你就會體會到很有成就感了。反之,不要硬撐,沒心思,不在狀態,就不要繼續練習,會造成適得其反,令人生厭,你說呢!

這是我個人學習書法多年的一些學習經驗,分享給書法愛好的各位朋友,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讓我們共同攜手為中華書法文化傳承和發展努力奮鬥!祝你成功!加油!



笑我早生華髮


你這兩幅習作逐字逐句看過,像是臨寫顏真卿楷書,還沒有一筆正確的筆畫,需要從頭開始。不知道你已經練了多久?如果是自學,說明還不得法;如果說有老師教,那也只能說明是誤人子弟。

建議一:

從你現有基礎來看,還不能照著字帖對臨,建立從描紅開始。

當然,現在也有那種水寫布(見下圖),上面有鏤空的楷書,跟描紅是一個道理。通過描紅,先體會一下毛筆書寫用筆。堅持幾個月的訓練,爭取早日入門。

建議二:立志長期的訓練

學書法說要有悟性,那是當然,但其實在技法上的學習,靠的是長期訓練,甚至要下一些“笨”功夫,那樣才能轉化成手頭的功夫。

因為書法不光是知識的灌輸,更重要的是技能的訓練。好比體育運動,你會看球,你懂規則,這些只是知識,不代表你不訓練就能把球踢好。書法一個道理。

希望以上回答對書友們有所幫助。

更多書法技巧文章,歡迎關注【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


麓風軒






留白計黑


想要學好書法,必須用心學,有恆心,先要把單個基礎筆畫練習好,

在描紅,然後臨帖,最後自己獨立書寫。必須做到用心且要持之以恆。

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

久有凌雲志,

重上井岡山。

千里來尋故地,

舊貌變新顏。

到處鶯歌燕舞,

更有潺潺流水,

高路入雲端。

過了黃洋界,

險處不須看。

風雷動,

旌旗奮,

是人寰。

三十八年過去,

彈指一揮間。

可上九天攬月,

可下五洋捉鱉,

談笑凱歌還。

世上無難事,

只要肯登攀。



耕沃土嘯山林飄逸寒宮


寫字,無論到什麼時候都不算晚,只要您的方法是對的,堅持住,肯定沒問題,一點點就找到了這裡的竅門和技法。

個人給您幾點建議:

1、讀貼、臨帖

不管學習哪種書體,都一定要臨習古貼,沒事的時候要讀貼,仔細研究,要走心。讀貼能讓你準確的掌握字形結構、筆畫之間的關係。也要看輕重關係,字裡行間的關係等等這些方面都要從讀貼中得到。

2、用筆

不管哪種書體,多數筆畫都是中鋒運筆。特別注意轉折處的用筆,起、行、收一定要注意,每個環節都不能放過,都不能一帶而過,要筆筆送到位。同時,寫字不要猶豫,不要考慮太多。考慮要留在拿起筆之前,把整個字都記在腦子裡,然後下筆,一氣呵成。鍛鍊手腕靈活度和力度。

3、堅持

不管到什麼時候,都會遇到瓶頸,遇到寫不下去或者特別煩心的是。所以,心態是第一,心態不好不要寫字,讀讀貼是好的選擇。

只有堅持住才會有一天豁然開朗,每一次的煩心後,或者覺得堅持不住以後,再或者是有時候感覺自己的字越來越醜,這都是向好的。因為你的審美提高了,等這段時間堅持過去,你就走了更大的晉升,慢慢體會。

最後,通過看你這兩頁的字,不難看出你臨習的是顏真卿的楷書。

初學者,學顏體,首先這條路就是正確的,接著走下去就對了。其次,習顏體字就要去了解一下顏真卿的人(度娘找一下),這對你寫字理解上很有幫助的。最後就是研究顏體字的最明顯的幾個特點,比如:厚重、大氣、輕重分明、左輕右重、上輕下重、橫輕豎重等等一些特點。掌握好了,剩下的就是大量的寫、寫、寫。





小張老師


基本筆畫好於字型,建議你,先用淡墨寫一遍,和原帖對照哪個地方寫的不好不對,再用濃墨寫一遍,寫的時候要關注筆畫之間的相互位置,和字體整體外輪廓和部首外輪廓,是方形還是長方形還是◇,做到心中有數。一天只寫一兩個字,一個左右結構的,一個上下結構的,寫好兩個字就能寫好很多字。不要刻意描摹筆畫形狀,先把間架結構寫對再修煉筆畫。


虎皮辣焦


在書寫書法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筆畫的轉折之處,無論是在楷書,行書,草書中,尤其是在行草書中,筆鋒的轉向以及對於筆鋒的把握調整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如何進行調鋒,就成為了決定我們書法質量以及書寫水平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我認為我們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進行著手,就能寫出很有神采的筆畫了:

首先,非常重要的第一點,就是我們要為調鋒挪出最大的活動空間。

調鋒,其實就是調整筆鋒的運筆方向,如果我們在書寫書法的過程中,無法為自己的手腕,為自己的手指挪騰挪出最大的書寫空間,那麼這就會使得我們書法的書寫非常不方便,不利於我們最後筆劃的運用,運筆、行筆、收筆,都會受到很多影響。

所以執筆姿勢就非常的關鍵和重要了,那麼我們常見的執筆方式有五字執筆法,五字執筆法所規定的,其實是我們在書寫書法的過程中,手指對於毛筆的掌握的情況,那麼我們的手腕,其實並不在五字執筆法所考慮的範圍之內,我們還需要另外的加以規定。

手腕在執筆的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其實就是把握整個運筆的方向以及最終呈現的效果。

具體的來講,可以分為以下2個方面,即懸腕枕腕。

所謂的懸腕,其實就是把腕部整個部分懸起來,讓我們在運筆的過程中,能夠有一個非常大的發揮空間。

而枕腕,其實就是把我們的手腕放置在另外一隻手的手腕上,這樣的話可以稍微為我們書法的書寫騰挪出一點活動的空間,而完全把手腕死壓在桌子上,這就使得我們的運筆和發揮的空間變小了,不利於我們調鋒。而其最有利於我們調鋒的狀態,其實就是懸腕,所以如果我們想要調鋒的話,最好是選擇懸腕這一個方式。

另外,我們在書寫書法的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對於筆鋒的掌握和使用情況,以及自身對於工具身的一個熟悉程度。

對於不同材質的毛筆來說,調風的難度有所不同,以羊毫、狼毫以及兼毫筆這三種毛筆為例,我認為這三種毛筆中,最容易調鋒的,其實是兼毫筆。

羊毫因為筆鋒較軟,所以在調鋒的過程中彈性可能會有所不足,不利於我們筆鋒的提案轉折,而狼毫因為太硬,書寫起來不太方便,所以不利於我們最後筆劃的學習和掌握。

最後,我認為調鋒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對漢字整體結構的把握上,在我們書寫不同書體的過程中,這一點要求會有所變化。

比如說,我們在寫楷書的時候,因為楷書各個筆畫之間的聯繫沒有那麼強烈,所以對於調鋒的要求不會顯得那麼高,即使是有調鋒的地方,其實大部分都是在筆畫的轉折處,比如說橫折鉤這樣的地方,如何調鋒,就成為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但是對於純粹橫豎撇捺這些簡單的筆畫來說,就不存在調鋒這個問題。

而行書和草書,因為筆畫和筆畫之間,字與字之間有非常緊密的聯繫和粘連,所以調鋒就顯得重要了,筆畫和筆畫之間的呼應,穿插,涉及到一個漢字的結構,而字與字之間的粘連,則涉及到了我們字與字之間的關係,那麼這兩點是我們在寫書法的時候要掌握和考察的。

所以,只要我們注意了以上三個方面,就一定能夠調好筆鋒,寫出非常漂亮的書法了。







月亮肩上站著北


從寫的這些字上看,確實還沒入門,說還有救嗎?回答是肯定的,有救。只要按照正確的方法是會很快入門的。這個字倒是臨的帖子,但是不會運筆,基本筆畫還沒有掌握,這是首先要訓練的。藏逆鋒的訓練,中鋒的練習,起筆,行筆,收筆怎麼掌握,這要一步一步的來,所以我建議先對字帖進行認真的分析,也就是讀帖,仔細觀察筆畫的特點,長短、粗細、角度、弧度,古人講,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只有觀察深入,才能臨的像。再一是不要急於求成,要一個一個字的過,寫的越像越好,邊寫邊體會運筆的特點。一定要過單字關。還有就是這樣紮紮實實的練上一段時間,回過頭看看,對照字帖找不足。最後就是多向一些書法老師或同行請教,交流,也是一種學習方法,慢慢地就提高了。


知名看淡


愛好書法是一門養身益氣之道,很好!

要寫好一手毛筆字,你必須要下狠功夫,認真地一筆一畫地反覆練習。

首先練習毛筆字的入門是:先學筆畫,再學運筆。

筆畫:點、橫、豎、撇、捺、勾等等。

點有幾種點,認識每個字的點是屬於長點還是短點。

撇有幾種撇,認識每個字的撇是長撇還是短撇等等。

如何運筆:在筆畫練習過程中,已經掌握了筆畫的書寫,現在運起筆來流暢。

在運筆過程中,重中之重是回筆和頓筆,回筆和頓筆才能使每個字蒼勁有力。

在練習寫字時,求精不求多,必須反覆練習,直到自己感覺良好為止。

下面一個小故事,深受教育非淺。

古代一位著名書法家,有個弟子挑著擔子去求學,到了書法家家門口,求見老師。書法家出來見到弟子一片誠心,書法家告訴弟子回家挑三缸水,你把三缸水練完了,我收你為徒。

這位學子回家挑了三缸水,苦練了三年,終於練幹了,挑起擔子找老師去,到了老師家門口求見老師,書法家出來叫他鋪好紙寫幾個字讓他看看,學子寫了幾個字後,問老師:我寫的怎麼樣?書法家叫弟子你現在挑起擔子可以回家了,你寫的毛筆字比我還好,我怎麼教你呢!

最後,這位學子成了一位著名的書法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