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子'的可怕又不可怕,引起的对“审美距离说”与生活方式的思考

“我们能安然自如地坐在自家沙发上看《午夜凶铃》,是因为“贞子”没有从自家电视机里爬出来。这是对“审美距离说”理论的有力注解

。”-《艺术欣赏与审美教程》

'贞子'的可怕又不可怕,引起的对“审美距离说”与生活方式的思考

那'贞子'是什么?“

'贞子'原本应该是指日本经典科幻小说及其改编的恐怖电影《午夜凶铃》系列的一个角色,其实后来大家也可以理解为具有恐怖类似性质的角色。

“审美距离说”又是什么意思呢?

“审美距离说”(审美的“心理距离说”)作为美学理论上的一个观点,由布洛于1912年提出的。其大意可以理解为,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客体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审美距离达到一种恰到好处的程度,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这样我们才能以审美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就像朱光潜先生曾举例说:“乘船的人在海上遇到大雾,是一件非常不畅快的事。呼吸不灵便,路程被耽搁,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海雾又是一种绝美的精致,好似一层薄纱之下天海一气,分不清天上人间的美好境界”。也就是说我们对待事物的欣赏要有切身感受,又不能冷眼旁观,又要带有一定的距离感,这个距离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

'贞子'的可怕又不可怕,引起的对“审美距离说”与生活方式的思考

“贞子”和“审美距离说”有什么样的因果思考关系呢?

而对贞子这一角色来说,现实中我们害怕恐怖的事情出现,但对这一恐怖电影来说我们又忍不住去看,原因大概在于我们认为电视里面恐怖事情不会突然出现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我们在观看时我们感觉自己是安全的。这也可以理解为我们认为恐怖是我们认真观看并体验到这种场景所产生的紧张情感。但是不会产生现实惊悚的感觉是因为我们认为我们观看的只是一种电影,这件事情的发生和我们现实有很大的一段距离。

'贞子'的可怕又不可怕,引起的对“审美距离说”与生活方式的思考

另一个例子也就是说电影《泰坦尼克号》,这是一部关于大海难的电影,但最后的我们都在为男女主的爱情唏嘘感动。换一个角度来理解也就是说我们能够用很“欣赏”的态度去观看完这场电影,是因为我们当时并不在那艘叫做泰坦尼克号的大船上。

'贞子'的可怕又不可怕,引起的对“审美距离说”与生活方式的思考


'贞子'的可怕又不可怕,引起的对“审美距离说”与生活方式的思考

“贞子”的可怕又不可怕,可以说是对“审美距离说”的有利论证,但这两者又如何能引起对生活方式怎样的思考呢?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这句话我是赞同,但换个角度理解我们也许会有不一样的体悟。在当今社会中,我们做很多事情都何尝不是有计划的为了一个目的,比如,每天废寝忘食的学习是为了考上好大学,每天忙忙碌碌的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等等。在今天这样一个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一切都是机械化的中规中矩,不仅大自然失去了它原本应该有的魅力,就连人也被生活压的喘不过气。恐怕很多人都已经忘记了有多久没有停下脚步看看沿途的风景,生活中的小小美好,爸爸妈妈那渐渐发白的双鬓了。

'贞子'的可怕又不可怕,引起的对“审美距离说”与生活方式的思考

在今天这个不努力就要被淘汰的时代,或许我们更需要用一种审美的眼光和态度去看待周围的一切,暂时抛却一切的压力和焦虑,偶尔停下来去看看,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美好。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充满幸福,向往的是一个诗意人生,而不应该每天都是压力,日复一日的忙忙碌碌。也许我们做不到像古人那样的风骨,但对我们来说,每一天的早晨,都是新的一天的开始。

'贞子'的可怕又不可怕,引起的对“审美距离说”与生活方式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