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天然奇石的價值和是否獲獎有關係嗎?

奇石故事


我是《奇石一千個為什麼?》的奇石哥,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奇石的價值是否與獲獎有關,這要針對不同的人群和石頭的性價比來說。

首先,對於玩石骨灰級的石友來說,奇石獲不獲獎不是主要是因素,他們注重的是奇石的品質與主題內涵,獲獎證書僅僅是一份其價值參考的證明而已,如果獲獎了的奇石其價值大於價格會被重視追捧,反正會棄之,因為這世界精品奇石千千萬,不缺少某一塊,臺灣故宮肉石被石界奉若神明,現在肉石不就出了很多塊嘛!

再則,對奇石獲獎證書趨之若鶩的基本是不太懂石頭而又喜歡奇石的非專業人士,他們很難淘到性價比高的奇石,證書就成了奇石價值唯一的評判標準,奇石展證書至少能證明奇石的價值。奇石收藏的瓶頸難言之隱就在賣的找不到買的,通過石展獲獎把奇石賣個好價錢是奇石買賣的不二法門,所以對有資金求石者和賣石人來說,獲獎證書很是很重要的。








奇石哥雜談


天下唯一!絕品!一口價,250萬美金!!!



多了不算


請各位大神們看看這是啥石頭,比一般石頭重



用戶4270807615245


樹化玉原石





71907817695


一個天然奇石的價值和是否獲獎有關係,關係的大小取決於所獲獎的含金量。

各地舉辦名目繁多的奇石展,有一個不可缺少的項目,這個項目也是吸引奇石愛好者參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評獎。不僅各地舉辦的奇石展評獎,一些奇石協會、收藏協會等都會舉辦奇石評獎活動,此類活動的成功舉辦,讓一部分精品奇石獲得了榮譽,登上了大雅之堂,受到大眾的認可。特別是一些由權威組織、權威專家參與的奇石評獎活動,他們評選並獲獎的奇石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觀賞性和收藏價值,這些獲獎奇石的含金量比較高,大大提升了奇石的本身價值,為今後的收藏、交易增加了砝碼。

而近年來奇石市場出現一種怪現象,奇石評獎活動頻繁,不但縣級民間組織舉辦,甚至一些私人奇石網站也開展評獎活動,其評獎缺少專業人士鑑賞,評選的獎項多不被大眾認可,有的甚至出現了掏錢買獎項的現象。去年,一家打著中國xx石協會的私人網站,在石友中廣泛徵集奇石,開展評獎活動,石友掏300元錢,即可為自己的奇石買來一個三等獎的獲獎證書,如此含金量低的獲獎對於奇石的價值一點關係都不會有。

因此,只有含金量高的獎對奇石的價值有關係,否則獎項只能是個擺設,自娛自樂罷了,起不到任何作用。


視天下i


答:一個天然奇石的價值和是否獲獎沒有任何關係。首先我們要明白奇石的價值是什麼?一塊精品奇石,難道不參加評選,不獲什麼獎,就沒價值了?真是可笑。現在奇石界有股不正之風,大家一擁而上,好象自己的石頭掛上一個什麼金獎,就能出人頭地,彷彿一個乞丐穿上了名牌西服就成了紳士,有些網站平臺只要肯化錢,什麼樣的奇石都可以獲大獎,明碼標價,金獎多少錢,銀獎多少錢,銅獎多少錢,並且還能發證書,給你的石頭換上了黃帝的新裝,你就可以堂而皇之地走向大街,向所有了吆喝去了。我不知道這些人為什麼這樣做?是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還是另有所圖?好掛羊頭,賣狗肉,讓不明真相的人,輕信,上當,受騙。這,就是這些人乾的(好)事。我們玩石頭,玩到最後把老本都忘了,把石頭帶給我們的那點優良品質也忘了。相反,在名利面前醜態百出,自己還沾沾自喜,耀武揚威,真是可悲!


當然,我也不否定有些大獎確實經得起考驗,專家,評委,都是一流,名副其實,也能夠做到公正,公平,公開。認石友們心服可服,這樣得來的榮譽才值得驕傲,才值得大家的認可和祝賀。本來參展評選是個好事,能讓一些名不見經傳的石頭有個出頭的機會,讓更多的人,去鑑賞,去品味,去感受,更好的帶動行業健康的發展。但是有些人為什麼非要這樣做呢?終其原因都是私心在作怪。
看奇石的價值很明確一:審美愉悅的功能,二:珍貴稀缺的資源,三:情感訴求的對象,四:藝術主張的實現,五:人生價值的體現,六:珍品擁有的滿足。難道還要增添一條是否獲過獎?其實,獲獎只是宣傳,只是做廣告,和奇石價值本身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因此,我堅持只要奇石作品優秀,他就有價值,就能行遍天下,相信吧!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拜石澄心












陳建厷


什麼獎?😄😄😄自己開心就好😄😄😄

樂山大渡河天然奇石十多年前的收藏。與你分享!謝謝!———樂山趙斌(逸能石緣)











逸能石緣


■ 我是曉楠,網上石館《缶泉軒》!
■ 十幾年間經手過200餘噸各類奇石!
■有態度、有想法、有專長!不瞎說、不糊弄、不妄言!
■點擊右上角【關注】曉楠聊奇石,交流關於石頭的一切。

曉楠認為,一個天然奇石的價值和是否獲獎沒有關係!

所謂獲獎,就是在各種石展上的精品展中獲得獎項。早年,曉楠也樂於此道,積極參加各種精品展,並獲得一些獎項,以此為傲。後來有了“觀賞石評定師”一職,評委多為此職。某次參展發現,一位評委竟然是個不學無術投機之輩,因參加了幾天的“觀賞石評定師培訓”就成了“專家”了!並且此次評獎過程我也目睹,這些磚家評選方式就是“找”。他們找什麼呢?找鼻子找眼!這是鼻子那有眼,這就是好石頭!這種評選方法還用請磚家?從此我就看輕了石展評獎!請問這樣的獎項有含金量嗎?

總所周知,奇石具有唯一性,有些人正利用了奇石的這一特性,暗箱操作,以求私利!我經歷過一次地方石展,一方不起眼的奇石被冠以金獎,並在精品展後迅速賣出高價!驚訝之餘,瞭解了真相。買家為跑展石商,在石展前就有意購買此石。後為求石賣高價,承諾只要此石獲得金獎,就立即以約定價格購買。遂賣家參展前就聯繫了熟悉的評委求以金獎。最終買賣雙方如願以償!請問這方奇石的價值與獎項有關係嗎?

奇石的價值與獲獎無關,奇石真正的價值體現在真實的成交價格!看看中國四大奇石,哪一個獲獎了?哪一個不是天價成交的?誰敢說哪一個沒有價值?

最後想說,一些地方石展傷了我,讓我對石展失去了信心。或許現在國家級大展會好些。懇請國家級大展組委會找一些正直並有真才實學的專家來為眾石友評獎,讓獎項更有含金量,以便體現奇石的自身價值!

知無不言,不知絕不妄言!以上是曉楠的一家之言,說的不對的地方,還請石友們多指正。如果想對各種石頭有更多的瞭解,請關注~曉楠聊奇石,謝謝!


曉楠聊奇石


應該沒有,如果硬要打上人為的標籤,那是牽強附會,試想天然原生態的奇石是古今中外的大藝術家們都不能複製出來的,即使模仿或以假亂真,也已失去原有的魅力,叫大家感覺不倫不類,早已失去原有的光華。

1、奇石的絕對權威就是天然性,遇有孤品牌奇石價值連城都不足道也,應該是上不封頂,隨時間而更加彌足珍貴,而非獎項可以定奪。

2、奇石的價值彰顯於“奇”字,沒有奇,價值會有所遜色,但也不是獎項能夠定位的。但凡有人為痕跡鑑定就有諸多爭議,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但奇石奇特外加它的基本要素趨好,那麼價值必然只高不下。

3、奇石的不可再生性和奇石資源匱乏,決定其價值的合理性,不是人為評議就能出來的。獎項至多隻能定出大致的價位,卻遠不能定出真正的價值所在。

4、獲獎的奇石作品當然好,但取決不了一方天然奇石的價值,就好比一塊隕石外包裝很不顯眼,甚至於不屑一顧,但其價值斐然,一般人抑或專家都看不懂。即使評獎也未必獲得,誰能說這方隕石沒價值呢!評獎的東西往往夾帶著評委個人的喜好和主觀意見,甚至於暗箱效應,是無法還原其真實性的。

綜上所述一句話,一方天然奇石的價值和評獎有關係,卻不是直接的關係,也不是致命的關係,更不是連帶科學的關係,充其量只是一個參考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