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線講述|為阿爾茲海默症患者打造穿刺“九字真言”

1 為患阿爾茲海默症老奶奶打造穿刺“九字真言”

2020.3.6

今天距離2.7出發已經過去一個月了,忙碌的生活讓時間如白駒過隙一般。都說時間是最好的良藥,祖國的強大、各界人士的努力、全國人民的配合都給時間做了最好的助手。

伴隨著病人不斷康復出院,這一個月病房的病人從50個滿員狀態減少到不足20人,作為醫療隊員我感到欣慰。

或許我護理過的病人並沒有記住我叫什麼,我的眼睛是什麼樣子的。但是每一位我護理過的病人我都記憶深刻,你們是我最好的老師,不管是你們的疾病特點,護理要點,護理經驗,還是你們的樂觀堅強的心態都將是我寶貴的財富。

在這一個月裡,病房裡有一個“最有意思”的老奶奶,她患有阿爾茲海默症。昨天上班的時候我跟同事去給老奶奶輸液,老奶奶非說同事是小馬。逗得我倆哈哈笑,但是老奶奶知道要給她扎針了,她格外的害怕和緊張,胳膊一直在顫抖,老奶奶的血管本來就不好穿刺,再加上一直緊張顫抖就更不好操作了。為了分散老奶奶的注意力,我說老奶奶您聽我說“放輕鬆 ,深呼吸, 配合我”,隨後讓奶奶反覆重複,她一字不落地重複著,可能為了記住這幾個字,就全然忘了要扎針了,胳膊放鬆了下來,趁著她一遍遍地重複這“九字真言”,我倆努力找血管,雖說老奶奶胳膊不害怕了,但是血管好像還是“害怕”的,都躲了起來。我倆決定還是按照血管解剖位置來。同事幫我繃緊皮膚囑咐我一定小角度淺一點進針,就在老奶奶嘴裡還在嘟囔著“九字真言”的時穿刺成功了!

今天聽同事說套管針還在順利的使用中。可以為老奶奶減少痛苦盡一點微薄的力量也是很開心的。

國家援鄂醫療隊員、北醫三院綜合外科護師李建君

2 抗疫一家人———我在武漢,老公在醫院,媽媽在後防

時光像握不住的沙,總在不經意間輾轉流逝。從冬末到早春,冬日的嚴寒已然褪去,迎來的是早春晨曦的微風拂面的清爽。轉眼間,從大年初二到今天,同醫療隊來到武漢戰疫的第一線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一個多月,不捨晝夜,我在武漢戰疫的最前沿,奮戰在抗疫的最前線;丈夫留守在北醫三院門診;而母親則在大後方,日以繼日地發動村兩委鞏固著疫情防控的後防線。

我在武漢,你在醫院,她在後防。我們一家投身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用堅守與奉獻為這場戰疫的勝利,貢獻著屬於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9年底,新冠肺炎病毒突如奇來地在武漢,這座櫻花爛漫的城市爆發,迅速向全國蔓延。那時的我,正在三院病房值夜班,像往常一般;丈夫也如平時一樣,在門診坐診,服務著門診患者;而母親也照例處理著村委瑣碎工作。一切都那麼平靜而恬然。

然而,當武漢確診的新冠肺炎病例日益攀升,全國確診和疑似病例也隨之而增加之時,我的心也隨著這攀升的病例人數而揪了起來。醫者仁心,這些數字,無一不反映出了武漢戰疫的嚴峻。那時,我就在想,我該為疫情防控,我該為病患救治做些什麼。

大年三十前幾天,得知北醫三院正在組建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奔赴武漢參與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救治,我立刻報名請戰。因為作為一名醫護工作者,救死扶傷是我的天職和使命。 “媽,我準備去武漢,那裡需要醫護人員”。在得到通知入選第一批醫療隊的當天,我把這個消息給母親說了,她沒有做聲,只是看了看我,隨後我向丈夫說了這件事,他也沒說什麼。只是那天的晚飯,顯得有點冷清。“姑娘啊,你要想好啊,那裡很危險啊。姑娘啊,咱能不能不去啊?媽實在放心不下你。”那晚,臨到睡覺時,母親再也沉不住氣,低聲問我,眼神滿是擔憂,說著說著眼角浸出了淚水。“媽,那裡缺人,咱不去,誰去?我會好好照顧自己的,你放心,你姑娘做了十幾年的護士了,會懂得保護好自己。”媽媽沒再說什麼,只是抹著眼淚走開了。

第二天,和丈夫商量後,決定讓他留在醫院,因為家中,還有年邁的父母,還有尚不懂事的孩子,只有家裡穩定,我才能心無旁鶩地投身到抗疫的最前線。

來到武漢,每天,我和同事們都是在緊張和忙碌中度過,穿上防護服,戴上口罩和護目鏡,進入病房,感覺像與世隔絕一般,不知道外面是白天還是黑夜,不知道外面是晴天還是雨天,雙眼所看到的都是那躺在床上的病患,聽到的是那一聲聲咳嗽。

有一回,在夜班和同事一起搶救一個重症病例,把他從死亡線拉了回來,幾個小時緊張的救護,神經繃到了極點,但看到他病情轉為平緩,我從心底裡長舒一口氣。走出病房,在規定的區域內脫下防護服,我才知道里衣已經全部被汗水浸透,臉上也被護目鏡勒出了一道道紅印。

雖然辛苦,但是不悔。不悔捨棄了家人,不悔長途跋涉到武漢,不悔當初成為護士的初心,因為,我在武漢,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為著自己的初心堅守著,戰鬥著。但俗話說,兒行千里母擔憂。每每忙碌完一天,得閒時,母親總會給我發來視頻,開口的第一句就是“姑娘,今天好嗎?”簡短的一句話,卻又蘊含著多少的母女親情。

我一直不知道的是,母親在我走後,也加入了防疫控疫的大部隊,每天發動著支村兩委奮戰在出入口控制、入戶核查、跟蹤觀察等等防疫工作之中,每天逐組逐戶地摸排著從湖北以及省外疫情重點地區的返鄉人員。而丈夫也每週出門診,為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我女兒在武漢支援,咱也不能拖後腿!咱們母女一條心!”母親的腿腳不好,每每勸她,她總會用這一句“搪塞”我。“不要你操心,你在武漢要多注意保護自己,注意安全。我和孩子等你回家。”每每總想交待丈夫在出診時多注意安全時,丈夫也會用這句話“敷衍”著我。這一句句話語的“搪塞”和“敷衍”,讓我在武漢隨著所有的同事們,安心攻堅於疫情防控和救治的第一線。他們的支持是支撐著奮戰在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源源不絕的動力源泉。

時至今日,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不獲全勝,絕不鬆勁。我相信,在黨的堅強領導之下,在全國人民的支持之下,這場戰疫,我們終將獲得全勝,我們終將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我期待著,在春花爛漫的四月,能和母親、丈夫和孩子一起,手牽手,摘下口罩走進武漢,看一看這武漢盛開的櫻花,沐著和煦的春風,看一看這祖國的大好河山。

前线讲述|为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打造穿刺“九字真言”

國家援鄂醫療隊員、腫瘤放療科主管護師馬駿

審核:陳會揚 曹政 閆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