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已花開,繁華何時再歸來?

瘟疫鬧騰太久,已經春暖花開,實在按捺不住了。

嘗試去開門營業,生意寥寥,碼字打發時間;有個大叔進店來問:“能弄公章不?”

我搖頭。

“一次性的,用完就扔,不要求多好,聽說你們廣告店都可以搞這個呀。”這話輕描淡寫,但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不得不轉頭仔細打量他:50歲上下,瘦高個,臉色黧黑,平頭,穿著灰布夾克,外形質樸,不像一個為非作歹的人。

“用軟件P一個章倒是容易。”不由得多問了一句,“用來幹嘛?”

大叔眼神躲閃,支吾道:“反正我不懂,就是蓋一次,應付一下。幫個忙要得不?”

我更好奇了。繼續追問道:“應付誰啊?沒說清楚,怎麼給你搞呢?”這時候,一個女人,臉型瘦削,薄嘴唇,穿著青灰色羽絨服,從門邊閃進來,站在我斜對面,措手縮腳的,沒有說話。

春暖已花開,繁華何時再歸來?


大叔可能覺得有戲,連忙遞一根菸過來,然後撓撓了頭皮,難為情的樣子,望了一眼剛進來的女人,說道:“這就是我老婆,我們想……弄個不在一起繼續生活的證明,應付一下家人,絕不……絕不拿到外面去用。”

哈哈哈,其實想搞個假離婚證,卻說得那麼隱晦,我沒有戳破,只順口問了句“拆遷分房還是購房要用嗎?”

他搖了搖頭。望了一眼門外,又望了兩眼女人,支支吾吾,那眼神分明在徵求她的意見,要不要說出實情。

“哎呀,就是應付家裡的老婆子。”女人憤憤地搶過話頭,急言令色“師傅,你不曉得農村老婆子惡得很,不嚇唬嚇唬她硬是不得行。”

“唉……”大叔嘆了口氣,直搖頭,“和媽老漢過不得啊,一個春節硬是鬧得雞飛狗跳的。”

“這不是瘟疫嘛,出不到門,說我們在屋頭呆久了,吃她的,用她的。”女人依舊氣憤難平,只看見薄嘴唇不停翻動 “罵我好吃懶做,成天睡覺,靠男人享清福——國家不準出門,睡覺也不行嗎?!天天找些事吵吵吵,要把人逼瘋!把東西給我扔了,喊滾出去,不曉得有好可惡!實在沒辦法,回後家躲到現在。賭我不敢離婚,你說哪有這樣的婆婆?!”

我告訴他們寫一個離婚協議,到民政局辦理離婚證很簡單的,也花不到幾個錢。兩人面面相覷。

“我們兩個沒得啥子,不是真離。”大叔好無辜的樣子,“大的兩個女兒都結婚了,還有個兒子才11歲,外孫都有了,離啥子婚哦?麻煩師傅想想辦法,搞一個證出來,像那麼回事就行,多少錢無所謂。”

“不是錢不錢的問題。偽造證件犯法的。婆媳相處不好,就分開住,搞那麼複雜幹啥?”P一個離婚證雖然很容易,但還是果斷拒絕了。

女人怨憤地瞄了一眼大叔,數落道:“農村的房子修得寬,大家庭一起修的,三層樓,根本沒用。早就打算在富順城裡買房子,他整死不同意,說‘兒子還小,買來浪費’——我們在雲南做生意,只有春節才回來看兒子,不然‘鬼老二’才到她屋簷下討氣受。”

“父母給你們帶孩子,是不是沒給錢,有意見哦?”我提醒道。

男人默默地沒有做聲,女人憋紅了臉,勉強應付道:“給了,500噠!其他姊妹還有沒給的呢。”

“就說嘛,一年到頭500塊,還給照看娃兒;你們除了把小車開回來,還帶兩個嘴巴回來,老人沒意見才怪?”兩口子太摳門了,直接告訴他們辦假離婚嚇唬老人,還不如回去多給點錢,給買點衣服、褲子、鞋子之類寬慰一下——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

女人沒有吱聲,大叔若有所思,然後點頭應了句“要得”,起身往外走;她一把拉住,嚷嚷道:“沒得(離婚證),我不回那鬼地方!”

大叔又迴轉身,坐回沙發,躊躇未決。點燃了一支菸。

春暖已花開,繁華何時再歸來?


“回去就說‘疫情期間民政局沒上班,離婚證暫時辦不到’,打印一個離婚協議蒙一下——老年人也懂不起太多。”我提議道。

兩人悶了一會兒,點頭同意。

在網上搜一個離婚協議來修改,女人要求寫上:分家的房子、車子歸她所有,兒子由大叔撫養,她不負責任何費用,但是有探視權。

協議打出來,女人很快簽字,要了印泥蓋手印;但是大叔坐在沙發上悶悶地吐著菸圈兒,絲絲縷縷,遲遲沒有反應。哈哈哈,我猜,大叔心裡沒底,可能怕假戲真唱吧。

女人在旁邊不停催促簽字,大叔沉吟了好一會兒;瞪了女人一眼,說道:“慌啥子慌?回去看看再說。好多錢先給師傅。”

乘著找零的功夫,我泛泛地說:“掙錢就是給父母妻兒花的,在這店裡經商十多年,見過好多大老闆,有錢的時候捏得‘咕咕’響,轉眼間不是自己沒了,就是親人沒了;父母面下,該給的還是要給,就怕想給的時候給不了;武漢瘟疫沒看新聞嗎?再多錢有什麼用,病毒又不認富貴貧賤!有個老婆婆90歲,為了給感染病毒65歲的兒子佔一個床位,排隊排了幾天幾夜,水米未盡。天下父母大多是口是心非,只有巴不得兒女好的。回去再拿點錢安慰哈。瘟疫一過,你們又出去掙錢,娃兒還交得屋頭,老人也要開支。你們說是不是嗎?”

大叔可能略有省悟,一個勁兒點頭說:“是!是的!回去再拿點。謝謝!謝謝!”

女人並沒有反駁,接過找零的錢,把兩張協議揣進包裡;二人告辭而去。

春暖已花開,繁華何時再歸來?


一場疫情,讓人們不得不呆在家裡,和家人有更多的相處機會,不僅檢驗了親情,更暴露了現代人習慣性地漠視他人平淡如水的付出,不懂珍惜,不知感恩。抱怨上課無聊,其實老師都是熬夜備課;抱怨父母囉嗦,其實為了養家總是四處奔波;抱怨工作辛苦,卻不知道老闆為了公司存續四處籌措;抱怨要賬的不近人情,卻不知人家等米下鍋;抱怨購物體驗差,卻不知店租還沒有著落……直到疫情爆發,要求足不出戶,才發現以前習以為常、不值一提的生活是多美好啊!營造美好生活的人們平凡得可以無視,但疫情當下終於值得感念。就像那些“逆行”的白衣天使、社區志願者、基層幹部,還有那些運送救援物資的卡車司機,與我們素不相識,但是為了阻擊病毒,到一線默默無聞拼命工作,有的甚至染病犧牲,而我們安全的在家裡抱怨生活無聊。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而已。試圖偽造離婚證嚇唬父母的兩口子,但願能如夢初醒,且行且珍惜。

他們離開以後,再沒有人進來,我決定關門回家。

春暖已花開,繁華何時再歸來?

一路上看到街道仍然空曠無人,所有的店鋪關門閉戶,街邊的房子高高地矗立,顯得從沒有過的突兀和荒涼;我的腳步聲由近而遠,冷風撫耳,清冷得讓人有點哀傷;東張西望,多麼盼望有人突然出現在街頭,就算素不相識,就算不說一句話,擦肩而過也是一種希望。回到小區裡冷冷清清,太陽突然從烏雲裡鑽出來,從濃密的樹葉縫隙穿透而下,微風吹過,光斑在地上一晃一晃的,一個人走著,真的不爽。

終於明白,這個世界不存在一個人的繁華,也不存在一個人的偉大;所有熟悉或陌生的人們,不論有交集還是無交集,不論是達官顯貴疑惑平民百姓,相映成趣,成就了一世的繁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