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唯一被砍頭的校長,因主張保護外國使館被殺,臨死前受盡痛苦

自北京大學的前身京師大學堂創立以來,這座百年學府先後迎來過32位“掌門人”,雖然每個人的成就各不相同,但校長的身份還是給他們帶來莫大的榮耀。然而,並非每一位校長都能得以善終,其中結局最慘者,莫過於第二任校長許景澄,最後落得被砍頭的下場。那麼,許景澄究竟犯了何罪,以至於受此極刑?

許景澄,原名許癸身,字竹筠,浙江嘉興人,生於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據史書記載,許景澄自幼聰慧、好學不倦,跟隨嘉興名儒趙銘學習詞章、駢文、詩畫,尤重研習經世之學,很早便在當地小有名氣。同治七年(1868年),許景澄考取進士,被授予翰林院編修職務,由此踏上仕途升遷的“快車道”。

北大唯一被砍頭的校長,因主張保護外國使館被殺,臨死前受盡痛苦

許景澄畫像

​許景澄入仕之初,正值“洋務運動”勃興之際,受“師夷長技以自強”思想的影響,他的觀念開始發生鉅變,並加速向“洋務派”靠攏。而“洋務派”首領文祥因為欣賞許景澄的才華和志向,便將他引入到總理衙門辦事,並多次派遣他辦理洋務或出使外國。在文祥的大力提攜下,許景澄歷任清朝駐法、德、意、荷、奧、比、俄、荷等國公使。

在長期辦理洋務的過程中,許景澄在不遺餘力地維護國家利益的同時,對西方列強的國情有著深刻的瞭解。許景澄強烈的意識到,中國要想擺脫落後、捱打的面貌,必須要學會如何與各國友好相處,而非盲目的排外與抵制。但是,許景澄的主張遭到朝中頑固派的責難、圍攻,也很不受慈禧太后的歡迎,併為他最終的悲劇埋下伏筆。

北大唯一被砍頭的校長,因主張保護外國使館被殺,臨死前受盡痛苦

京師大學堂師生合影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許景澄因病離職回國,但在嘉興修養沒幾天,便被召入朝中做官,先後擔任總理各國事務大臣兼禮部侍郎、吏部左侍郎、京師大學堂總教習兼管學大臣等職務。京師大學堂即今日的北京大學,首任校長(管學大臣)雖然是孫家鼐,但真正擔負起建設、管理職責的卻是許景澄。因此,很多資料將許景澄視作北大首任校長,也不是沒有原因。

國難方殷之際,許景澄為了建設京師大學堂,克服了常人難以承受的各種困難,真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然而,就在許景澄為建設大學堂積極奔走之際,殺身之禍卻悄然襲來。

原來,就在許景澄返京任職的次年(1899年),義和團運動在山東興起,並且很快蔓延到直隸、北京等地。此時,受奸佞毓賢、載漪、載勳、剛毅等人鼓惑,因西方各國阻撓無法完成廢黜光緒帝、獨攬朝政目標的慈禧太后,打算利用義和團盲目排外的傾向,達到報復洋人的目的。為此,慈禧太后在1900年6月17日頒佈詔書,宣佈向美、英、法、德、俄、日等11國宣戰。

北大唯一被砍頭的校長,因主張保護外國使館被殺,臨死前受盡痛苦

描繪清軍和義和團殺害洋人的漫畫

​慈禧太后在向列強宣戰的同時,還命令清軍聯合義和團圍攻東交民巷(外國使館區),並放任拳民殺戮洋人和教徒。憂心如焚的許景澄出於國家安危的考慮,與太常寺卿袁昶一起上書,強烈反對依靠義和團反洋,並以“春秋之義,不殺行人”為由,要求朝廷放棄圍攻使館區,並保障洋人和教徒的安全。許景澄、袁昶的諫言激怒慈禧太后,很快便遭到捕殺。

當許景澄得知自己即將被捕殺時,他並沒有選擇逃跑,而是冷靜地向家人交代後事。隨即,許景澄又趕往俄國銀行,將存在這裡的40萬兩白銀摺子取出,然後歸還給國庫。原來,這筆錢是京師大學堂的辦學經費,許景澄擔心自己死後俄國人會賴賬,所以才將取出。許景澄對北京大學始終傾注滿腔心血,由此可見一斑。

北大唯一被砍頭的校長,因主張保護外國使館被殺,臨死前受盡痛苦

清朝末年的菜市口

​同年7月28日,許景澄因“勾結洋人,莠言亂政,語多離間”等罪名,被押赴菜市口斬首,終年才56歲。根據史料記載,許景澄受刑時,前來圍觀的拳民、市民極多,他們在狂熱情緒的驅使下,不停地咒罵許景澄是“漢奸”、“賣國賊”。由於劊子手在行刑前向許景澄索賄不成,惱羞成怒之餘,便在行刑時故意將刀砍在他的脊椎上,導致其頸椎雖然斷裂,但氣管猶存。因此,許景澄是在受盡痛苦之後,才閉上眼睛的。

清朝聯手義和團圍攻使館、肆意捕殺洋人及教民的行動,引發八國聯軍侵華事件,最終導致清朝一敗塗地,並簽署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條約簽訂後,慈禧太后大變臉,在下詔懲罰主戰派、剿滅義和團的同時,還為許景澄等人平反、褒贈,併為他們舉行隆重的葬禮。此時,距離許景澄等人遇害,僅僅半年時間而已。

北大唯一被砍頭的校長,因主張保護外國使館被殺,臨死前受盡痛苦

慈禧太后處死許景澄,不久又為他平反

​據史料記載,當許景澄的靈柩被官兵護送南下時,沿途各地均出現萬眾瞻仰的動人局面。等到達江蘇、上海時,“江督以下官吏,及士大夫識與不識,皆往助執紼。祭奠成市,哀輓盈途,所謂萬代瞻仰,在此一舉者”,可謂備極榮哀(見《許文肅公年譜》)。此情此景,再聯想到許景澄受刑時,狂熱的群眾圍觀叫好的場面,不能不讓人心生無限悲涼。

史料來源:《清史稿》、《許文肅公年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