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跟團去出境遊是一種什麼感受?

丹格格001


有過一次一個人參團出境遊的經歷,那次的感受是一個人出境遊還是太孤單了,從那次以後我再也沒有獨自出國遊了,都是結伴出境旅遊。

我那次獨自跟團出境遊是遊的英國,團隊裡有老有少,但基本上都是結伴出遊的,一路旅遊,我的感受是一個人出境跟團遊還是太孤單、不方便。

那次旅遊英國,一路上美景如畫,別人都是結伴同行,有說有笑,到了景點,美景美食共同分享,互相拍照合影留念,樂趣多多。在旅遊的前幾天我自己顯得特別孤單,沒有夥伴,只能獨自行動,一路無人交流分享。雖然團隊裡的人也會幫忙拍照,但人家都有自己的夥伴,不好太多打擾。好在後幾天的行程中跟團隊的小夥伴逐漸熟悉了,其中有個跟我年齡差不多,興趣愛好也相同的夥伴,到景點後我倆就常在一起遊玩,互相拍照,一路上算是有人分享交流,不顯得自己那麼孤單了,這次旅遊結束後我倆也成了好朋友,這算是獨自旅遊的收穫吧。現在我旅遊都是結伴自由行。

歡迎分享交流,歡迎➕關注我,欣賞更多精彩旅遊資訊。





如歌798


說說我自己的感想吧。去年5月,在網上報了印度遊的團,是七人小團,沒有領隊(這是我到了印度才知道的),我按行程規定的日期、時間到達機場。到達後沒人接應,只是在去機場的路上接到一個女孩的電話,問我到了沒有,然後到機場後她給了我一張東方航空機場餐飲卷就走了。按時登機,我找到位置坐下後內心忐忑了,雖然一個人出國旅行次數多了,照理說不會擔心什麼的,但這次感覺不一樣,腦子裡一片空白,下飛機後怎麼出關?導遊領隊在哪?哪裡集合?都不知道。我趕緊在起飛前撥通女孩的電話打聽,才知道女孩和我在同一班飛機上,是同個團的,然後她發給我下飛機出關的流程圖,這下我放心了。心想為何不早點告訴我呢?可能是自己的原因吧,太自信,拒人之外。

到達印度機場,跟著人流來到出關大廳,只見出關口一長溜的好幾十個,每個關口前都排著許多人,好在我之前就已看過出關流程,所以也不需要找,直奔最後一個關口,帶著微笑遞上護照和所需材料,窗口內的先生笑盈盈地問我來自哪裡,哪個城市,然後敲了章就放我過去了。好,順利出關。我鬆了口氣拿著行李朝大廳走去。咦?沒人。女孩在哪?導遊在哪?想著走著我朝門口走去。出了門一看是馬路,心想不對,扭頭就往回走,這時門口穿制服的警察不讓我進,這下我懵了,操著蹩腳的英語解釋我要進去找人,還是不讓進,只能在外面等。這時我立馬打開手機,開通信號(信號卡是在飛機上裝好的的),微信裡立馬跳出女孩發來的多條詢息,我告知位置,幾分鐘後另外六個人和一印度導遊出現在門口。到此,我們八人全部匯合……

印度遊雖然過去已好長時間了,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有點小怕,但是也覺得一個人出去旅遊就自身來講也是蠻受鍛鍊的。


TW淡然


一個人跟團出境遊是什麼感覺?我曾經一個人跟團去埃及旅遊,下面就說說我一個人跟團出境遊的感覺吧。

首先,是興奮並小擔心

一個人沒有人陪也想要出國遊,那麼肯定是非常渴望這次旅行,並且非常渴望的那個目的地。比如說我從小就非常渴望著去埃及旅遊,想著到埃及去親身揭開那個神秘國度的面紗,所以即使是一個人沒有人陪伴,還是堅持要去。

可是埃及那邊的環境不是很安全,所以我選一個人報團去,想著跟團走的話就危險性小一點。

因為是國外的並且沒有去過的地方,所以肯定會有一些小擔心的,特別是埃及這種新聞上偶爾有點亂的國家,但是真的因為太渴望去了,所以我還是選擇了一個比較安全的跟團方式去,剛開始是興奮並小擔心。

途中非常快樂

跟團出境遊我覺得好的就是,即使到了陌生的環境,但你身邊依然是一群說著國語的國人,而且有中國導遊跟著,一路上有接送,這個就免了一個人在國外需要擔心的很多東西。

到達旅遊地後,擔心慢慢少了,更多的是興奮。旅途中見到一些從未見過或者在網絡上才見得到的新鮮事物,我感覺是快樂的,非常興奮的。

就比如說,我總在書本和電視上看到了金字塔獅身人面像等,但是這次我可以親身看到這些東西,感覺非常的興奮。

旅途結束時戀戀不捨

國內團和國外團,我覺得有些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國外團氣氛更好。國內團因為大家都是國內一個比較熟悉的地方,因此可能沒有在國外團那麼的團結。

國外一群人都是在相對陌生,語言不通,道路不熟悉,查網絡也沒有用的情況下,旅行團的氛圍會特別的好,也特別的團結友愛。

即使我一個人參團,但是旅行中認識到了一起玩的新朋友。在這趟旅程中,不僅能看到我心心念唸的埃及,還能認識到一群有趣的人,我覺得是非常開心的一件事情。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那麼快,在離開埃及之時我是戀戀不捨的,因為時間有限,去的景點也有限,而埃及充滿著非常多的神秘氣息的地方還沒有去看過,因此走時念念不忘,我相信我會再次來埃及旅遊的。

歡迎關注我旅樂音,和我一起看世界吧。


旅樂音


去年夏天,我自己參加了一個法國深度遊的旅行團,之前有可能一起同行的朋友都有各種原因去不了,我不想放棄這麼好的線路,就自己一個人去了。

在機場集合的時候,就和團裡一位熱情開朗的女孩(她和老公一起去的)熟識起來,一路上成了好朋友,現在我們還保持聯繫;和其他團友也相處的非常愉快,大家在10天的時間裡互相照顧,雖然路上出了一點小狀況,大家也齊心協力一起解決了,感覺非常好。

最值得一提的是一路上給我安排的都是單人間,沒有任何房差,報名的時候還以為至少要跟女導遊拼房呢,結果算上導遊,團裡3個單獨女性都是每人一個房間,簡直太棒了!


茉莉拿鐵


我來分享一個親身看到的感受吧!

有一年去新西蘭玩,因為線路比較長,就報了一個團,我們是一家三口去的;團裡就有兩個單身參團的,一男一女,年紀也差不多,三十幾歲;其他的要不像我們一樣小家庭,要不是大家庭六七個人;

感受1⃣️ 零交流

從上車到吃飯到玩,單身遊客都不跟任何人交流,一般來說,家庭之間會在導遊的帶領下慢慢熟起來,尤其是去吃海鮮啊 買東西啊 都會互相交流交流。

但是這兩位 在車上就坐在側邊和後面 離大家遠遠的 要不發呆 要不睡覺,下了車,自拍或不拍,吃飯看自己眼前的菜;所以大家也不太好意思上前

感受2⃣️ 古怪

不知道為啥 一個人的遊客有點古怪,比如我們去海灘,導遊提前說了 要穿拖鞋 方便一點,但男的單身遊客從頭到尾西裝 西褲 皮鞋,到了海灘 只能把鞋襪提手上 西裝褲褲腿都打溼了

到了新西蘭 我們都去買點保健品什麼的 但是我們去的時候 正好看到單身男遊客拎著一大包保健品 毛估估都要上萬,我不由問 您怎麼買這麼多啊?他看了我一樣,說我就是為這些才來新西蘭的

感受3⃣️ 不開心

比較起閨蜜和家庭組合 單身遊客總帶著股鬱氣,因為在別的人的歡聲笑語裡 他們的形單影隻總透著一股不合群的鬱悶 甚至連拍照時 也是自己和影子一起拍

在我不多的跟團經歷中 只有這次有單身遊客,絕大多數是結對的 從我個人的感受而言 我覺得一個人其實自由行更開心一點 想幹嘛幹嘛 不受他人影響

喜歡關注!


高端美妝專家


之前一直都是和男朋友一塊出去的,分手後有將近一年的時間沒有出去過。對於隔斷時間就需要出去透透氣的我來說那簡直要命呀,但是我一個人實在不敢出去,每次看著別人曬旅遊照都很羨慕。

一直很嚮往雲南,然後開始看各種攻略,終於鼓起勇氣要出去走走。去之前各種恐懼,回不來咋辦,遇到危險怎麼辦,但是心意已決就發誓一定要單獨出去一趟。然後先到昆明又到麗江和大理,看著一路的風景瞬間覺得一切都很值得。

有了第一次的出遊計劃,今年又單獨去了南京,濟南,大連,西安和普吉島。

第一次一個人出國旅遊,是去泰國普吉島。團裡大部分都是去度蜜月的,只有我自己一個人,略顯孤單。到機場集合後領隊點名時才知道也有一個單身小姐姐,所以我們就組成了臨時cp。一路上相互幫助,相互合作,聽著彼此的故事,更加懂得理解和包容。

哪怕是一個人,我也格外珍惜這一路的風景。旅行讓我明白最大的困難是自己給自己的設限,只有勇敢的邁出第一步,一切困難都不是困難。如果沒有第一次出遊,我也不知道原來自己可以這麼強大,也讓我明白旅行的意義是遇見更好的自己。


魚78230733


其實也沒有那麼糟糕。我第一次跟團是去泰國。然後團友、領隊,都是我們本地的。年齡20到50歲都有。

排隊過海關的時候,換了泰國電話卡連上網絡。後面的大叔大伯看見了,就拿出他們的手機,叫我幫忙換。

出了海關領隊就開始分組。拼房之類的安排。領隊就跟我拼房。遇到的地接,導遊也是二三十歲。 第二天吃飯。有兩個大幾歲的小姐姐,主動叫我跟她們一起,說接下來可以一起吃飯。後來就慢慢熟了。現在成了很好的朋友。😂回國後發現😅人家是我們市裡機關單位的人。

😂然後那導遊還特別喜歡我這種性格😭像個男孩子一樣!所以還挺照顧的。回國後一直有聯繫。

可以認識很多朋友,那邊的導遊不會強迫你購物,也不會擺臉色之類的!

所以覺得跟團也還好吧


魑魅魍魎90092


我除了出差,一個人出國玩只有兩次,是自由行。其他都是和老公兒子一起自駕遊,從未參過團。倒是做幾次郵輪,只停一兩天的情況,參過一二日遊的團。喜歡自己玩,不喜歡像趕集一樣的旅遊團。

附圖是我明年去歐洲的計劃路線圖,機票酒店和車都訂好了,四人16天一共7萬左右。每次還會用EXCEL做個詳細計劃表,旅行安排細化到小時,包括每天酒店地址電話,在哪裡停車,吃飯及其費用等等。雖然需要花一些時間做功課,但比參團遊了解當地情況多一些。



孟闌


我說點實話,想聽不?

本人於今年10月份遊覽了東歐四國,連頭帶尾十二天,風景當然是沒的說,可是心裡是萬馬奔騰啊。我們是熟人結伴出遊,還不是旅行社的,算是私人團吧,也是老年團,我是最小的,組員二十三位,單人的有好幾個,不過相互都認識,也沒什麼刺頭的,按說應該感覺不錯吧?No!

其中有兩件事我特別不痛快。一個是他們要購物,這個事先沒有安排,到了波蘭邊境,有人就說了,歐尚耶,奧萊耶,怎能不逛逛?好吧,停車。那裡頭不要歐元現金,我看看沒的買,就在咖啡屋磨蹭了一會兒。兩小時後他們大包小包的回來了,吃力地拎上車,我幫點忙不要緊哈,心想壞了。然後就往捷克趕,果不其然,到了地方,著名的人骨教堂,我沒理會,先上個廁所,出來一看,哭都來不及:關門了!不遠萬里就是這個結果?當初怎麼不安排好?導遊嘴甜哪,她一個勁道歉,對不起大家了,這裡平時是六點關門,可是明天有活動提前關門咱不知道,因為沒有英文的通知。這話哄得了別人能哄得了我嗎?撅著嘴到了布拉格,在旅館裡我說了,姑娘,你明天能不能給我單獨安排一下,起個大早,包個車就行?我不望彌撒,她說那也來不及,我說那就算了吧。

還有一個,是我們的行程特別緊,可是大姐們愛照相啊,你給我照我給你照,拉來拉去耽誤不少時間,就為發個朋友圈,還能看見啥?我婉轉地說了好幾回,我累了,她們就是聽不懂,還以為我客氣,這個給我抹個口紅,那個給我梳個小辮,再來條絲巾,還說發給老媽看多好,好好的心情就讓她們給biaji沒了。所以你們要問我歐洲長啥模樣,我真答不上來,記憶都成了碎片。

好容易熬到首都機場,航班已經晚點。她們又來事兒了:大懶貓妹妹,護照借用下——又在免稅店買了煙。我餓著呢,又不能單獨走,要搭車。這樣,我憋了泡尿,回到市區才解決的,他們把我放在半路上,又打車才到家。


冬天裡的大懶貓


這絕對是“白骨精”最愛啊……

一隻從業旅遊15年的旅遊大咖,一個萌寶的媽媽,專業為你剖析旅遊上的問題,喜歡請關注我喔!

“白骨精”:單人參團的主力

放在10年前,單人參團的總要被團里人覺得是個異類。我接待旅行團已經十多年了,在從前,參團的多是家庭組合;但是大概從2012年開始,這6年多時間裡,單人參團的比例卻是越來越高。那麼,究竟是哪些人會單人參團出行呢?他們又喜歡去哪些地方呢?

縱觀所有旅遊團隊,涵蓋出境遊、國內遊、周邊遊,就會發現這幾年間喜歡單人出遊的,很多是80後、90後的女性白領遊客,其中85後-95後這個年齡區間的比例最為突出。

接觸這些遊客多了,我發現她們身上有著共同的標籤:年輕,女性,白領/家境比較優越的大學生、研究生,來自一、二線城市,文化水平較高,旅遊經歷較多,多在黃金週出遊。其實,這個情況也是和現在城市裡的適齡女性情況相匹配的。另外由於出遊經歷多,她們更喜歡去一些小眾的出遊目的地,但又不會選擇有情侶出遊地標籤的海島遊,因此中東、非洲的團隊,其分佈最為密集。我接待過出現這種單人參團遊客比例最高的,是國慶期間到土耳其的一個23人團隊,裡面單身參團的遊客有5位,全部都具備上述標籤。

她們是被迫上梁山的“單身狗”,單身參團純屬無奈嗎?

看到這些標籤,很多人會出現下一個聯想,這些是不是都是“單身狗”,一個人參團是為了排解寂寞?為了豔遇?

好吧,不可否認,有這樣的,但不是多數。可以說,這個群體的單身遊客的確很多單身,但也有在戀愛期的,只是96%以上都是未婚。在團隊接待中,有時我是十幾天時間跟她們拼房,可謂一起玩、一起吃住,所以對於她們的想法也是比較清楚的。

先說說大部分人聯想到的排解寂寞、豔遇。出於這個原因的,可能不到1%,但是不能否認單身1個女生出遊,她們部分在旅遊路上會碰到這些事情。而她們最初出發的目的,更多確是為了好玩兒、自由。想想實際情況,一個女生單身去到一些小眾國家,甚至連英文也不通的國家,其實無論危險性、還是出行成本,都是相當高的。因此相較之下,她們寧願選擇品質較高的跟團遊,縱然這些團隊的報價相比其他大眾目的地的旅遊產品,一點也不便宜,但是單身參團的成本和風險,卻比自由行的少得多。

其次,她們所謂發生“豔遇”的地方,也不太可能發生在參加的旅行團。因為現在實際情況就是這些團隊裡的單身遊客一面倒,絕大多數是女性。但是在團隊行進過程中,卻是很多出現“可能”的地方。

就像我剛才提到的那個土耳其團,在土耳其當地,我就碰到了公司組織的另一個團隊,我團和那團基本是行程並進的,在很多景點、餐廳、酒店都會碰到。我團裡有1個單身女生,就和那個團隊的地接導遊——1個土耳其的帥哥小夥聊上了。據說在土耳其的12天行程裡,他們相約過一起去酒吧,並且留下了聯繫方式。而至於回程以後,這倆是否成事,我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和那個女生相處中,我知道她是趁著有國慶黃金週出來旅遊,但是也約不到能一起請假幾天的同事和朋友,就直接選擇單身參團了。也不是為了豔遇而出發的,因為土耳其一直是她心儀的出行目的地。不過這路上一切的變數都是驚喜,她也是非常樂於接受。而至於那個導遊小哥,她就說的確好帥所以就多聊了,能從他那裡知道很多土耳其的風俗和事情,能不能發展嘛,不太介懷。

豔遇以外,還有很多……

除了不期然的豔遇,我還遇到過很多其他原因單身參團的例子。

雲南團,一個22歲女生單身參團,瞭解後才知道她是和先生吵架才一個人參團旅遊的。她先生比她年長十多歲,她不用工作,真心“說走就走”。據說她先生非常痛愛她,但這次氣著她了,所以她立刻出行。一個人參團旅遊的目的,就是要氣氣她先生。

以色列團,一個30歲的女白領。她是春節黃金週跟團旅遊的,歐洲、美洲、澳洲的常規線路都走過了,才選擇以色列。她選擇春節黃金週出遊,目的更加明確,避開親戚聚會、避開三姑六婆的關心和追問……因為縱然事業有成,她也活得很好,但是她依然是單身,而且近年都沒有結婚的打算。

土耳其團,一個25歲的研究生。她是國慶假期跟團的,她次年就要畢業了,而國慶前已經在某醫院實習。據她說,她實習期間非常忙碌,這個國慶也許就是她工作以前最後的長假了,而一旦從醫,就更加不可能有空閒的時間,因此要在畢業以前來個單身旅行紀念。她也有男朋友,但是她就是要自己一個人出發。

其實,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出發目的,不必深究,享受旅程就好!

你會開啟一個人的旅行嗎?歡迎評論區跟我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