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會對房價有影響麼?

快不快樂


疫情對房價的影響肯定有,對經濟的影響太大了,如果全球的疫情拖得更長的話,情況更不樂觀。調查結果大多數人認為會下跌等著抄底。但是答主認為房價並不會大幅度下跌,疫情後更是會上漲。原因在於政策措施,強有力的措施出臺幾乎是必然的結果,隨之而來的是大量的流動資金適放和通貨膨脹,資金最終都會流入房市場,刺激房價進一步上漲。當然房價平均值不值得過份看重,緊盯目標樓盤才是正道。如果是剛需,能買到優質房產就趕緊上車,不要想著抄最低點!


房產青秀大師兄


疫情爆發初期,售樓處關閉、市場觀望情緒濃厚,市場銷售量大幅下行,市場調整壓力大。

根據克而瑞數據,2020年2月1日至15日,40城新房銷售面積44.3萬平,同比下降86.6%。其中,一線4城銷售面積8.8萬平,同比下降74.6%;二線16城25.2萬平,同比下降86.2%;三四線20城10.4萬平,同比下降90.9%。

分區域看:

一線城市土地市場火熱,銷售回暖

土地市場未明顯受疫情影響。根據Wind數據,2020年春節後四周,一線城市成交土地佔地面積合計197.4萬平,較2019年春節後四周同比增加20.6%;四周的土地溢價率分別為24.0%、18.9%、10.7%、25.8%,為2019年7月份以來的高位水平。以北京為例,僅2020年2月11日至25日,北京市累計出讓10宗住宅類地塊,出讓金額達440億元,平均溢價率26.6%。

房地產銷售較快恢復。根據中指院數據,2020年2月17日至23日(北京上海春節假期復工後第二週),北京、上海商品房銷售套數分別為666、945套,較上一週的413、595套明顯回溫。復工後的第三週(2月24日至3月1日),北京商品房銷售套數為1792套,甚至高於去年同期(春節假期後第三週)的808套。

二線城市多數土地市場尚未重啟,銷售先抑後揚

多地暫停土地出讓。此次新冠疫情集中於中東部地區爆發,2月初,遼寧、四川、石家莊、西安、合肥、長沙、貴陽等省市宣佈暫停土地出讓。根據Wind數據,2020年春節後四周,二線城市成交土地佔地面積為624.5萬平,較2019年春節後四周同比減少67.2%;四周土地溢價率分別為7.6%、7.0%、10.4%、18.5%,處於2019年以來的較低水平。

房地產銷售遇冷。根據中指院數據,重點監測的21個樣本城市中,2020年2月24日至3月1日,二線代表城市成交面積環比增加49.7%,但同比減少58.6%。

受益於戶籍制度改革和人才新政,以及區域中心城市的吸引力,隨著疫情好轉,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在逐漸恢復。

典型如南京市,新增確診數自2月11日開始顯著下降,疫情影響不斷減弱,房地產市場迅速反彈。根據中指院數據,復工後(2月10日)的14天時間,南京市商品住宅成交1968套,相較於去年開工後(2月11日)14天的824套,同比大幅增加138.8%。

三四線城市土地市場冷清,銷售分化

土地市場明顯降溫。根據Wind數據,2020年春節假期後四周,三線城市成交土地佔地面積合計1071.5萬平方米,較去年春節後四周減少52.0%;四周的土地溢價率分別為0%、14.4%、5.4%、9.6%,處於歷史較低位水平。

總體來說,房地產銷售短期內承壓。根據中指院數據,重點監測的21個樣本城市中,2020年2月24日至3月1日,三四線代表城市成交面積同比減少54.3%。

具體看,房地產市場分化,都市圈內三四線城市銷售表現優於非都市圈內三四線城市。根據房管局數據,來自深莞惠、廣佛肇、南京等9個都市圈的14個樣本城市,2020年2月24日至3月1日,商品房合計成交6269套,同減46.9%、環增166.4%。同期,另外14個非都市圈樣本城市,商品房合計成交3279套,同減49.2%、環增155.8%。

在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下,都市圈內三四線城市產業協同創新能力更強,交通基礎條件更優,人口集聚潛力更大,疫情消退之後,房地產市場將較快回暖。典型如廣佛肇都市圈內的佛山,2020年2月24日至3月1日合計成交2332套,環比大增251.7%,市場回暖跡象明顯。而同處廣東省境內,但不在都市圈內的江門,2020年2月24日至3月1日合計成交107套,環比增幅僅為27.4%,市場恢復較緩慢。

總得來說:疫情結束之後,期間積壓的購房需求或將得到釋放,但從國家指導政策來看,未來的樓市仍將延續‘穩’的總基調。


濟南房產快報


新年的一場肺炎疫情,衝擊了我國的各行各業,當然對樓市造成的影響也不會太小。

雖然房地產行業從項目開始施工到樓盤交付,有時需要長達兩年多的時間,看似一兩個月的停工延期不會造成很大麻煩。

然而,銷售端的停滯使得各大房企前兩個月的回款大幅降低,而房企普遍以借貸維持日常運營,先拿別人的錢來蓋房子,後期用銷售回款來衝抵負債和期間利息,所以即便是短期銷售受阻,對開發商的資金壓力也會帶來顯著影響。

受疫情的持續影響,剛剛過去的2月全國樓市整體成交大幅下滑,其中一線城市環比下降70.9%,二、三線城市的降幅也超過50%。

廣州情況也同樣如此,據中指院統計數據顯示,2月全市住宅成交1340套,環比1月下降62.3%。

以下圖片可以看出,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復工後的廣州樓市也在逐步復甦,雖然市場成交遠未恢復到正常時期的規模水平,但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而從房價來看,窪地確實是越來越少了。

疫情過後房價必定會漲




廣州置業羅小姐


你好,作為從事地產開發工作多年的地產人,我來回答一下你的問題。

首先,首先我們來看是什麼原因會造成房價的漲跌?房價的漲跌從根本上由兩大機制共同決定的。一個是市場機制,一個是非市場機制。

(1)市場機制通過供需關係的平衡來決定房價漲跌。房產價格受供求關係影響,供大於求時,房價下跌,供不應求時,房價上漲。

(2)非市場機制,通常是政府通過行政手段對房價進行調控。當房價快速上漲或下跌時,政府通常會通過各種行政手段進行控制,比如實行在售房地產項目限價、限售等政策、對購房者實行限購、限貸等政策,人為控制房地產價格的漲跌。


回到問題,本次疫情對房價又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我們先說非市場機制,也就是政府調節機制。目前來看,此次疫情時期各級政府對於房價調控的行政手段整體保持不變,未有大規模調整,但仍有局部微調。比如有一些消息指貸款的首付成數可能會降低,有些城市對於二套房限購的要求有可能會降低。這些屬於刺激房價的手段,這些手段會使房價有上調的可能。另外有一些地方卻採取了更為嚴苛的限制政策,比如有消息指海南三亞要求所有安居房類型的住宅銷售必須滿足現房條件,而非之前一直滿足預售條件即可進行銷售,該政策打破了原有的供需關係,造成住宅供給量減少,是導致房價上漲的因素之一。

我們再從市場機制,也就是供求關係來分析一下疫情對於房價的影響。

從供應段來看,開發商正在開發銷售的項目會正常進行銷售,少數可能因為銷售不暢進行封盤,但整體在供應量上沒有受到太大影響。但是在疫情階段,開發商拿地多數處於停滯狀態,或者處於謹慎觀望的狀態,政府推地的節奏也受到疫情的影響往後推遲。以此,從供應角度來看,未來一段時間會存在供應量階段性減少的情況,這是造成房價上漲的一個因素。

在從需求端來分析。此次疫情,可能會使住宅需求產生以下變化,從而導致房價向不同走勢發展。

第一,部分租賃需求轉為購房需求。租戶在疫情中的生活和工作受到較大影響,疫情後將傾向於購買自有住房。一是部分小區拒絕外地租戶返回;二是合租的交叉感染風險較大,租戶先後返回導致隔離觀察時間延長。鏈家2019年樣本城市數據表明,租房的青年人中合租佔比達78.2%。這種需求變化會導致房價上漲。

第二,購買和持有第二居所意願提升。第一居所主要滿足居民日常生活和工作,多位於繁華區,交通便利、配套完善;第二居所主要滿足居民度假、休閒、養生等高品質生活需要,多位於城鎮郊區或風景名勝區附近,環境優美、空氣清新、人口密度低。疫情期間長期居家隔離,凸顯了二居所不僅居住品質更好、還可滿足特殊情況下居家隔離需求的優勢。這種需求變化也會導致房價上漲。

第三,以大戶型為代表的改善型需求將被進一步激發。2014至2019年,全國二三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套均面積持續快速增長,表明居民不斷追求居住空間尺度增加。疫情期間,這一需求進一步被激發。一是全家人連續多日共處,房屋面積小造成的活動空間不足、個人隱私無法保證等弊端非常凸顯;二是戶型太小則難以區分汙染區、半汙染區、清潔區,住房面積對居家衛生的重要性凸顯。這會導致以大戶型為代表的住宅產品房價上漲。

第四,對住房產品升級的需求更明確。不僅僅是面積,長時間居家隔離讓居民深刻體會到房屋戶型、朝向等因素對通風、日照等居住體驗的重要影響。疫情中,所有專家都在強調“每日按時通風”,長期居家,室內採光也尤其重要。理想的住房,戶型方正、動靜分離;通透上,南北通透最佳,開窗後空氣對流;採光上,全明格局、客廳臥室朝南最為理想;觀景功能上,客廳臥室帶有陽臺、飄窗或落地窗是重要加分項。因此,設計好,口碑好,品質好的產品會進一步得到市場認可,價格也會水漲船高。

第五,洋房、別墅等低密度產品將受關注。疫情會改變居民對住宅類型的偏好,2003年SARS過後,通透性能好、密度較低的板樓更暢銷。當前的商品房市場上板樓已經不再稀缺,開發商開始打造各類高品質低密住宅,出現了更多的小高層、花園洋房,別墅也進一步細分出疊拼、雙拼、聯排和獨棟等多類產品。疫情過後,部分需求將由高層轉向小高層、花園洋房和各類別墅,低密住宅產品溢價顯現。

第六,高品質物業服務的樓盤需求提升。社區防疫工作中,部分缺乏物業支持的老舊小區,僅能進行基本的出入管控和防疫宣傳工作。品牌房企的小區,擁有專業物管團隊和充足的財力物力支持,除了各種社區防疫舉措,還向業主居家隔離提供豐富的物資支持和生活保障服務。經此一“疫”,不同物業的服務水平差距凸顯,居民將意識到高品質的物業服務不僅關係平日居住體驗,在非常時期還和業主健康安全密切相關。

第七,園林綠化好、周邊商業醫療等基礎配套齊全的樓盤更受歡迎。疫情期間小區封閉式管理,活動空間有限,園林綠化和衛生環境將決定業主身心健康和居住體驗。疫情後將產生置換園林綠化充足、小區環境優美的商品住房需求。疫情期間,乘坐交通工具外出採購生活物資和就醫的暴露風險較高,周邊具有步行可達的基礎配套重要性凸顯。其中,商業配套主要包括大型商場、農貿市場和社區超市,醫療配套主要包括大型醫院、社區診所和藥店。具備上述完備配套的住房,主要是品牌開發商的品質大盤和地處核心城區優質地段的小區,疫情後配套溢價顯現。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對你的問題有所幫助。


歡迎點擊“關注”,留言互動交流!


達爾不文


大家好、我是小陸

疫情到底會不會對房價有影響呢?

我個人認為在疫情期間是有一點點影響的,然而疫情過後就不一樣了,為什麼呢,因為疫情期間人們都沒有正常的外出工作,雖然現在有大部分單位已經開始復工了,但是像餐飲、網吧、等人員進出密集的地方還是不能正常營業的。所以人們多多少少都會存在擔心自身現金流的情況。然而售樓部的生意自然也不會怎麼樣了,開發商的資金也不是那麼的充裕,所以會推出各種各樣的營銷方案。然而疫情過後房價肯定會大幅度的反彈,所以在此期間狠下心來買一套房還是比較划算的,你也會在此省下一筆小錢。據相關數據統計,房價下跌的幾率是非常非常小的。因為國家經濟要平穩有序的發展,如果房價下跌了,那麼虧損最大的就是銀行,因為一般情況下買房子的人都會選擇首付20% 所以只有20%風險,而銀行所承擔的風險就會在80%了。所以房價下跌的可能性是非常非常小的,這也是我國目前的基本現狀。下圖就是房產年銷售總額及價格走勢圖(僅供參考)






黔南布衣小陸


過去一個多月的時間,各地飽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目前仍在嚴控階段,境外感染人數進入了爆發期。照這個情況看,即便是中國也很難在四月恢復正常生活狀態。

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大家很大一部分人目前都沒有到公司上班,我司也只安排了少量員工返崗,大部分員工仍然實行居家在線辦公,這個的新冠肺炎傳染性十分強,不敢掉以輕心。工作即便在家大部分也如期完成,比過去也只不過是多了視頻會議。

倘若持續時間幾個月,大家都習慣了這樣的辦公方式,不再想起高樓大廈裡的寫字樓房價會怎樣,那些都是寸土寸金的高端寫字樓,你是老闆,在疫情影響下公司效益降低,比還會願意花費高昂租金在上面不?員工既然能線上完工任務,省去每天擠公交地鐵上班,老闆也能省去不少辦公室租金、交通補貼甚至水電的費用,豈不是雙贏了。

互聯網+辦公被疫情無形中推前了,在線工作在疫情過後或許會變得普遍了起來,這是對商業產權性質房子影響。

接著我說下對住宅性質房子的影響。前段時間我看了一個新聞,很是痛心,一名農村孩子因沒有手機選擇了自殺。

在這背後蘊藏著更為複雜的問題。對於農村孩子目前還有很多家庭不那麼富蘊,他們真的不像城裡還有對電子產品那麼習以為常。可是物質匱乏,一千幾百塊可以尚且買得到手機,但是試想想一千幾百塊能買來好的教育資源嗎?目前開看,不能。

這次疫情學生也不用上課了,在家遠程直播上課。這是大大推動了線上教學,暢想未來大家能用網線把北京四中、成都八中鏈接到農村的場景?農村的孩子不比別人差,農村孩子只是買不起房子去上好的學校。目前中國優質的教育資源都綁在房子上面,通過疫情影響大大推進線上教育的落地。在未來農村學校也能通過網絡享有優質的教育資源的話,城市中心房子的教育功能會有削弱不再是非有不可奢侈品互。聯網+教育也是發展的必然,只是疫情推了他一把,培訓領域更是如此,疫情之下兄弟連IT培訓已經倒下,下線培訓不再是主流,行業必然選擇更加先進的生產方式。

最後總結房子除去居住屬性,其他的屬性會逐漸減弱,也必定會有一天迴歸到:房子,是用來住的!


天津新房直銷團隊


房價還是漲的!!!

日前惠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惠州市房管局、惠州市發改局連發《惠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進一步加強我市房地產市場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關於進一步規範商品房銷售價格行為的通知》兩份文件,從嚴格規範商品房銷售行為、加強商品房銷售價格行為監管、加大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督力度、加強房地產中介市場整頓、加強廣告管理與宣傳引導等方面整頓惠州房地產市場。尤其《關於進一步規範商品房銷售價格行為的通知》更是遏制開發商通過虛高申報監製價格,在銷售過程中隨意提價或打折,擾亂房地產市場價格秩序的問題。《通知》明確表示商品房實際成交價格低於監製價格10%將被鎖盤。而發改委強調除了新開發銷售的樓盤外,正在銷售的樓盤,其擬銷售的商品房實際價格下浮大於現有監製價格10%的,都要重新進行明確監製,重新申報均價不得高於近3個月均價。


奔波在惠州新房的路上


有,但是影響不大!

1.收入影響購買力。在停工期間,不少人暫時失去工作,沒有收入來源,收入就會減少,有些企業現金儲備不足,扛風險能力不強,可能會倒閉(較少)。另外一些企業則受到資金壓力考驗會進行降薪和裁員,降薪人員收入下降。可能會導致不少炒房或者企業老闆拋售房產。那麼當居民的收入降低,購房意願和購房能力自然都會同步下降,那麼房子的購買力也會下降,需求下降,房價就會下降。

2.此次疫情,還會對房地產企業產生兩方面的影響:由於疫情影響,造成停工。不少房地產企業的建設項目暫時陷入停頓,必然會造成這些項目的施工進度減慢,延工時間推後。最終造成新項目銷售推遲,這方面會給房地產企業帶來較大的資金壓力,去年有超過400家中小房企因為資金鍊斷裂而破產,這是擺在眼前的問題,當售樓部恢復銷售之後,預計大型房企會主動降價促銷加快回購,給房價帶來一定的壓力。

沒有購買力、二手房產拋售、大型房企降價促銷。這對房價都是有影響的。當然國家以及政府都會出相關政策進行扶持,所以影響不大。


居家顧問程斌


本次疫情影響,不可謂不嚴重。目前來看,春節返鄉置業潮已經“涼涼”。因此有人認為疫情過後,房地產市場將受到巨大打擊,房價會出現大幅度下降。根本而言,房價到底是漲是跌,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無論是03年的非典,還是今年的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都要看長短期的政策變化以及供需關係變化。

房價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1、政策影響

隨著當地產市場的發展,政策對於房地產市場的影響也越來越明顯了,房產政策的約束也是為了使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的發展,各級政府的調控政策不會放鬆,每年都會有一些關於房地產市場的新政策。如果是長期關注房地產市場的朋友們就會發現,一旦有新的房產政策頒佈,這段時間的房價就會有一定的波動。

2、城市規劃影響

相信很多人都有聽說過買房要看城市規劃這句話吧,確實城市規劃對大家購買房子有一定的指導意義,每個時期城市規劃的重點都不一樣,一旦有新的城市規劃傳出的話,對當地的房價影響非常的大。比如說當某個區域被規劃成了新的重點發展區域,通常新的城市規劃中有規劃一些新的商圈或者是軌道交通,那麼軌道沿線以及商圈周邊的房價也會隨之上漲。

3、開發商品牌

通常大的比較致命的開發商所修建的樓盤價格會比小開發商修建的樓盤高一些,這主要是開發商品牌帶來的效應,所以大家在選擇房子的時候也可以根據開發商的品牌進行選擇。雖然大的開發商更可靠,當時房屋價格高,如果購房者手頭不是很寬裕的話,也可以考慮購買小開發商的樓盤,但要注意樓盤的合法性。

4、房屋品質

影響房價的因素有大有小,但從房子本身來看的話,房屋品質的好壞對於房子的價格影響也是非常明顯的,比如建築物式樣外觀、設計水平、設備狀況、施工質量等因素,如果房子的設計新穎更受購房者的喜歡,在購房者的哄抬之下,房屋的價格也會隨著上漲的。

5、其他因素

其實很多影響房價的因素都是由消費者的偏好帶出來的,比如現在大家都喜歡購買宜居小區的房子,所以良好的自然環境,市政設施和公共配套設施完善程度,都對房價會產生影響。良好的自然環境,有利於提高住宅的價格,而完善的市政設施和公共配套設施,能大大提高居民生活的質量,也有利於住宅價格的提高。

以上是小編介紹的2020疫情對房價的影響?對於房價的問題,我們已經瞭解,房價主要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本次的疫情只是其中因素之一。為了避免疫情延長,我們一定要做好防護的工作,在家儘量不要出門,這樣才能避免給一線的白衣天使帶來工作的負擔。


小雨來說事


疫情過後房價怎麼走?業內:穩是基調 別指望大漲大跌】從各地的政策來看,目前,地方政府主要是針對受疫情影響的開發企業給予一定的扶持,主要針對供給側,對於需求側,還沒有政策出來。而且如果長期觀察樓市,會看到一個非常有規律的現象,市場預感房價會因為現階段的調控放鬆而上漲的時候,各級政府和各個管理部門都會出面,重申樓市“房住不炒”以及“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這些都說明,大規模的房地產刺激或者救市是不會出現的,房價上漲過快的地方大概率是會被約談的。除此之外,還有一點是肯定的:房價大跌的可能性也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